刍议“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网络的经济效应论文_李宇阳,米笑丽,栗丛瑞

刍议“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网络的经济效应论文_李宇阳,米笑丽,栗丛瑞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730050)

摘要:近年来,全球化自由贸易和各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加剧了能源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使得能源资源问题成了国家之间经济、政治的重要博弈点。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应抓住机遇,通过加强与大国的沟通合作、优化战略布局和推进“大周边外交”等策略,破解“能资”合作难题,促进“能资”合作的有效开展,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能源资源基础。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网络;经济效应

一、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网络的新经济空间效应

1.1“一带一路”的地区结构调整效应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与推进,我国过去长期处于开放格局大后方的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新的对外开放前沿。东部沿海地区占主导的开放格局,将逐步向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并行的双向开放格局转变,为地区结构调整优化带来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地骨架,即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蒙俄、中巴、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走廊,将对承载东西部要素流通、促进东北及中西部发展起重要作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即陇海兰新经济带,是国内一条重要的东西向经济发展轴线,其东端由连云港、日照出发,向西经河南,然后穿过陕西、宁夏、甘肃,西端到新疆,新疆与8个国家相邻,有中巴、中吉乌、中哈、中俄等多条国际大通道,可将由中国内陆出境的运输物品直接运达欧洲。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承担重要的能源物资运输功能,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连接起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这些经济走廊的规划与建设,将为中国内陆地区结构优化提供持久动力。东北三省一直未摆脱改革开放后结构调整的阵痛,经济发展态势疲弱,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聚焦或将是其经济重振的重要动力之源,国际经济走廊特别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将为提高该地区的开放合作水平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重要机遇。中部地区衔接了新亚欧大陆桥国内的部分陆桥运输通道,陆桥经济带建设将有利于带动该地区系列开放平台如出口加工区、物流保税园区等的建设,加上正在推进的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中部地区交通与物流枢纽的战略地位有望得以提升,并在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为连接东部与西部的战略支点。西部地区的关中、成渝、兰白西、环北部湾城市群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南亚大通道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利好政策,将很可能会推动这些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群获得更大发展,并成为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带一路”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赋予了沿海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极大的地缘优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若干沿路港口经济区作为支撑,东部地区在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基础上,港口经济和自由贸易园(港)区建设会迎来新一轮高潮,并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及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区域协同取得实质性进展。

1.2“一带一路”的对外投资拉动效应

2014年中国内地实际对外投资金额达到1400亿美元,比利用外资高出200亿美元,若将香港的对外投资包括在内,中国对外投资额达到266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和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国。但是,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比重较低,投资区位分布不均衡,跨国公司还远没有形成资源高效配置的全球战略,海外投资收益率不高。中国应在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尽快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对于提高中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和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将起到积极作用,不同领域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都将有机会将价值链放到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和调整,并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率和投资收益。

“一带一路”沿线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基础设施等公共品不足,“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国扩大对外投资规模提供广阔空间。实际上,“一带一路”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已取得早期收获,根据商务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的数据统计,中国对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规模由2003年的2亿美元大幅升至2013年的13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相应由7.1%攀升至12.4%,年均增长率高达61.1%,明显快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期的年均增长率;201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7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2020年前亚洲地区每年的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油气管道、电力通道、通讯等的建设投资需求将达7300亿美元,若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占比从目前的13%提高至30%,则未来十年中国对外总投资可能达1.6万亿美元,再加上逐步推进的产业领域跨境投资合作,“一带一路”将创造巨大的投资空间。

“一带一路”也将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对外投资结构。2013年末,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为574.17亿美元,占沿线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1.3%,这反映中国当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比例还较低,随着未来对这些国家的投资潜力不断被挖掘,中国对外投资区位过度集中于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失衡状况有望获得明显改观。对外投资产业结构方面,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3个行业,以初级产品产业、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制造业为主,利润空间很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会首先推动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如钢铁、建材、海运、电力、建筑、铁路运输等行业扩大境外投资合作规模,随后,资源和能源相关产业、设备制造业、金融、电信等领域,也会陆续获得对外投资拉动效应,并由此带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及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开展和扩大对外投资,单一、低赢利的投资产业结构将得以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一带一路”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已快速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但大多数产业开展两头在外的加工组装生产,处于分工产业链的末端,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也导致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乏力,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近些年,劳动力成本、环境保护成本、土地成本和能源资源使用成本迅速上升,东部沿海地区要素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在产业链低端开展产品加工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而技术创新形势还远未形成,导致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在短期还存在诸多困难,中国产业发展进入严重的瓶颈期。“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网络架构,特别是其中的设施联通和贸易联通,将为中国的产业转移或者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机遇“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一带一路”周边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合作潜力巨大,但沿线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连不通或通而不畅成为制约沿线国家深化合作的薄弱环节。国家近期出台的“一带一路”相关规划已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建设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将带动铁路、高铁、通信、建材、航海、航空、金融等行业的发展,并通过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服务、机械装备、配套设备制造、整机制造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领域的过剩产能消化、产业技术研发突破等将会有明显改善。相对成熟的工业如核电、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产业也将有条件到国外投资设厂,并将劳务及先进的装备、技术、管理等以项目承包等系统化的形式输出,带动低端制成品出口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转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双边技术贸易、高技术产业合作方面的空间将更广阔,进而带动中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重塑。

“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联通拓展了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可利用空间,有助于为产业发展提供有稳定保障的能源供应和跨境的低成本劳动力,并推进中国优势产业和富裕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一带一路”辐射新亚欧大陆桥等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各国具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随着高铁、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形成,沿线国家的物理空间距离缩短,长期困扰中国的能源安全与资源制约问题有望得以缓解,这将极大促进国内的能源、核电、化工、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同时,中国的一些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将有条件向“一带一路”周边资源更丰富的国家转移,既服务沿线国家,又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4“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效应

金融业是“一带一路”的引擎,起着引导资源配置和优化投资效果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当前,中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价格市场化、展业准入自由化、服务受众普惠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态势趋好,但中国金融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强,投资便利化和风险管理功能比较薄弱,亟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创新带来广阔空间。

“一带一路”首先会带动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推进阶段后,需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而扩展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合作,这些战略布局和项目推进背后是庞大的融资需求,仅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估算,从2010年到2020年,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资8万亿美元才能维持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还另需3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巨大的融资规模为开发金融提供了宏大的发展背景,也为金融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业务机会。国内政策性银行和专项基金管理机构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中非发展基金等,将承担起“一带一路”前期开发阶段融资主力功能,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将发挥“一带一路”沿线路段前期市场开发的先导作用,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和债券承销团,甚至包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等金融市场,也将在前期开发中发挥必要的补充作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将得以创新和完善,推动中国金融业构建起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投融资体系。

“一带一路”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后,将会推动金融企业的境外融资渠道得以拓展,并促进金融服务方式创新。“一带一路”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的过程,随着“一带一路”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中国企业会加速跨国布局,更多金融服务机构跟随企业客户进入海外市场,建立新的营业网点,开发新的海外业务和客户关系,拓宽金融合作领域,重构全球竞争格局。在产业境外扩张进程中,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合作关系更紧密,将推动产业金融、贸易金融、跨境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服务模式加快创新,这不仅有利于金融业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也有利于金融业重新布局全球价值链。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势必将推动沿线各国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方面,开展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为沿线国家发展带去福祉,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战略也将产生积极的新经济空间效应。

参考文献

[1]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05).

[2]周长林.“一带一路”战略与多尺度空间规划对应访谈录[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01).

作者简介:

李宇阳(1983.8­_),男,籍贯:江苏常州,中南大学地质工程学士,工程师,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一带一路”中暑西部的能源市场开发。

论文作者:李宇阳,米笑丽,栗丛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刍议“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网络的经济效应论文_李宇阳,米笑丽,栗丛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