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热电厂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论文_韩志雨

浅谈热电厂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论文_韩志雨

华能西宁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能源消耗及资源浪费现象越发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热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方针、落实技术手段节能减排,在城市大力推行集中供热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集中供热发展面临的问题,通过西宁热电公司近年来的一些做法,对热电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热电企业 技术创新 节能减排

0引言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在改革开放40年来呈现加速发展势头,特别是近些年来伴随着西宁市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城市容量增大、规模升级,中心城区不断向城乡结合部外扩,集中供热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百姓生活质量改进、环境质量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响应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能减排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要手段。西宁热电公司作为专业化的热电企业,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如何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方针,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是热电企业不断努力的方向。只有坚持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才能实现热电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西宁热电公司成立于2011年,装机规模2×350MW燃煤热电机组,设计供热能力1560万平方米,是西宁市乃至青海省最大的集中供热企业。主要负责西钢片区、海湖新区及多巴新城以东等近800万平方米居民及公建单位的集中供热生产管理及运营工作。截至上个供热季实际运行热力站63 座,另有5×29MW及2×6兆瓦调峰燃气锅炉,热力主管线超过80公里。一次网设计供回水温度130/70℃,热源侧由汽轮机组抽汽至首站完成一次网换热,经由首站热网循环泵送至各换热站。目前热网控制方式为各换热站独立PLC自动控制控制,通过通讯接口将流量、压力、温度、阀门开度等信号传输至热网集控室,可实现远程在线监控。换热站采用板式换热机组,一二次供水管道装设电动调节阀,通过就地PLC 控制开度用于调节一次网流量;二次网循环泵采用变频器就地控制,通过设置供回水压差设定值,可实现循环泵的定压变频运行;补水泵采用变频器控制,PLC通过采集二次网回水压力数值,实现补水泵的变频自动补水功能。水箱补水控制采用电动调节阀与补水箱水位传感器联锁,同时配置机械式浮球阀双重控制的方式给水箱补水。

二、影响城市供热的主要问题

1.居民缺乏对集中供热的认识和了解,由于对大型集中供热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热用户对于”热”是一种商品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对其优点缺乏了解。区域内尚存在燃气壁挂锅炉及小区燃气锅炉等供热形式,使得在开展城市大型集中供热工作时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2.相当一部分地产开发商建设的小区二级管网设施质量不高、管理水平较差、小区二级供热系统无人管护,缺乏维护保养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城市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部分老旧小区因管网水力失调、用户系统堵塞、管径设计不到位、阀门关闭不严、保温脱落严重等问题使得供热质量达不到设计温度而拒绝缴纳热费,物业及业主方对老旧管网改造推进毫无进度,造成供热质量无法保证,收费困难。

4.城区部分小区入住率不高,个别换热站设计供热面积和小区实际供热面积存在偏差,在进行动态统计实际供热面积之前,站内一次供水流量无法准确调节,循环泵变频器运行频率设定无明确目标,易造成“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模式,使换热站运行能耗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部分换热站生水来水压力过高,远超软水器允许压力要求,造成软水器故障率偏高,对软化水制水造成严重影响,易造成换热器及管网结垢,运行阻力增大,能耗加大。

6.供热管网部分节点阀门采用蝶阀形式,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阀门关闭不严现象普遍,供热管网运行中无法进行隔离和调整,对一次网水力平衡调整工作增加难度。

7.部分老旧热力站内阻力过大、循环泵选型不当、阻流件设置过多、管道工艺布置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致使热水循环不畅,造成热能浪费严重。

三、加大技术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一些做法

面对上述困难和不利因素,近年来西宁热电公司依靠自身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先进技术的试点,成熟技术的应用,使得供热设备的安全性得以提高,供热运营水平得以增强。

(一)燃料采购及储备。“节能减排”重点在节能上,作为燃煤热电企业,煤炭是热能的来源,更是供热生产的第一大成本,对煤炭标煤单价和运输储存环节的控制,是节能减排和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西宁热电公司通过近年来不断加强市场调研力度,及时调整燃料采购方案,不断压低市场现货煤价,通过以市场煤价引导长协煤价逐步下调的策略,截止2019年5月底,累计标煤单价较年初预算低4.42元/吨,连续五个月保持标煤采购单价区域对标第一。为了杜绝在运输环节出问题,组成工作小组,从火车煤到厂、过磅、煤场卸煤等环节采取全程监督的方式,严格控制火车煤接卸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火车延时费用,在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和环保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二)老旧热力站系统优化改造。通过对老旧热力站实施优化改造,重点从管道工艺的重新优化敷设着手,除必要设置的阀门、表计、补偿器以外,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管线上多余阀门等管件,对必须设置的阀门更换为通径的球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水循环的阻力,通过认真对比,供热系统综合能耗大幅下降的同时供热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三)供热运行方案优化。采用大温差、小流量供热调节方式,根据本地区室外温度变化特点制定温度曲线,严格按照供热温度曲线紧贴下线运行。遇有极端天气提前进行升降温调节,使得运行参数与用户实际热负荷相匹配,不仅使运行能耗和排放大大降低,而且在提高供热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保证了供热质量。在减少供热成本支出的同时提高了经营效益,并树立了西宁热电良好的企业形象 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四)软化水处理新技术应用。按照国家供热行业规范,水处理普遍采用钠离子交换和加盐还原的方式。钠离子交换受到原水硬度影响,容易出现水质波动不达标。整套软水系统运行维护成本较高,针对这一技术难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论证,采用具有阻垢、除垢、除锈、育保护膜、抑制细菌藻类繁殖、除生物粘泥等功能的防腐阻垢剂在二次管网系统内添加,能有效降低换热器结构程度,受热效果得到很大改善。

(五)科学合理开展热力站设计工作,整合管网

对于每年度新增扩容的供热负荷,在热力站及支线管网路由设计阶段要充分进行现场踏勘,反复论证。对于热用户接入比较集中的区域在设计热力站及管网时考虑对原有供热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和管网适当整合,避免出现主管网同一区域开口分支管线比较密集的现象,避免给后期水力平衡调整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从而使区域性热负荷需求相对均匀,使热能分配更为趋于合理,有效保障了供热期的安全经济运行。

(六)提高供热设备日常维护及检修质量。随着供热面积的逐年扩大,热力站的数量不断增多,各类泵、电机、阀门、管道等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工作量与日俱增。如果不制定详细的滚动检修计划并严格执行,单纯靠拼设备寿命周期,不出三年,各类供热设备设施就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缺陷及问题。因此,必须系统的详细的制定整个供热系统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设备利用率,这才是节能减排、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

论文作者:韩志雨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浅谈热电厂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论文_韩志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