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作用论文_宋雪

浅谈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作用论文_宋雪

(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本文将着重分析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作用,计划生育作为我国长期以来的基本国策在控制人口增长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计划生育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是对处于育龄阶段的女性进行引产、人工流产、结扎以及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这一过程对于女性来说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情绪,通过心理护理能逐步提升人们对计划生育手术的认知,一定程度减轻患者对计划生育手术的抗拒心理,从而有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术后的恢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计划生育手术;作用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113-01

前言

计划生育手术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由于近些年这一手术逐渐出现低龄化趋势,更有一些患者多次反复进行节育手术,这就容易使育龄女性对计划生育手术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我们将心理护理这一方法应用到计划生育手术前,希望通过心理干预与沟通,能够让计划生育手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心理护理概述

心理护理是一种以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护理过程,它强调用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并促进其康复或者保持健康。

无论是传统护理还是新兴的心理护理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心理护理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和具有反馈功能的过程,通过心理护理不但能够建立信任安全感,还能营造支持性气氛。医护人员在心理沟通中起主导作用,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获取患者的完整、真实的心理信息资料,还可以通过沟通使患者体验到友好、尊重、融洽的情感,有助于使患者减轻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其保持着稳定的情绪,让患者可以坦率、真实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人是一个有意识、有思维活动的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个体,患病后其面临的环境和社会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内心承受着恐惧以及病痛的折磨等心理与生理的压力,从而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需求和反应,这些需求和反应与患者的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等都有很大关系,护理工作的完成与患者的有效配合密不可分。通过正确有效的沟通和心理疏导,护患双方各自履行自身职责与义务,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随着社会医学模式和心理护理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范围将逐步扩展到对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的护理。医护人员应该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从心理与生理两个整体的角度去观察病情的变化情况。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给患者以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去影响患者的感受认知,促使其尽快的适应其新的角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术前心理护理的作用

计划生育手术术前的传统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饮食以及作息等进行指导,而术前的心理指导则会从患者的心理环境出发进行护理。术前,大部分女性都由于缺乏对计划生育手术的全面深刻了解,很容易在术前出现担忧、焦虑、恐惧等心理,作为医护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将解释工作做到全面细致,让患者明确系统的了解手术的要点以及手术会用到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对患者提出的关于手术的疑问要耐心亲切的予以回复,用轻松的方式去开导引导患者,打消患者的各种顾虑,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更强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对于一些对计划生育手术存在抵触情绪的患者来说,心理辅导尤为重要,医护人员要尽量从患者的立场出发,并告知其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性,也要同时告诉患者消极负面情绪对手术质量的不良影响,让患者从内心深处发生根本的改变,也可以辅导患者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从而更自觉的接受手术。

三.术中心理护理的作用

大部分的患者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尤其是育龄期的女性,一但进入手术室面对手术床、各种医疗器械以及问到手术室内的气味,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恐惧心理,临床表现常是心率加快、面色苍白、言语增多等。在患者家属无法陪伴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便是最好的心理导师,面对患者的恐惧情绪一定要以诚恳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给予患者安慰和解释,让患者保持深呼吸。手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尽量减少患者的裸露面积,让其有更多的安全感和依赖感.

四.术后心理护理的作用

划生育手术后大部分患者的身心都处于最脆弱的阶段,尤其是术后的疼痛感很容易使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要从专业的角度告诉患者此次手术非常的成功,并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使其能够安心的进行静养,也要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状态和不同的性格进行不同的疏导,可以让患者通过看电视、听音乐、散步以及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防止身心疾病的恶性循环,而且有助于协调各种复杂的关系,使患者能够更快的适应医院的环境,并且也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整个就医过程中都处于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中,不仅有助于患者的检查和诊断,也促进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发挥药物和手术的疗效。通过心理护理有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自我护理工作,不仅能促使其病体的康复还能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因此,心理护理工作是整体护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整体护理的特色可以通过心理护理来体现,心理护理也已经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不仅是一种突破更是一种人性的关怀。从医院方面讲,应该不断的强化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护理方面的培训,建立一套心理护理评价模式,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辅导,使计划生育心理护理工作更科学、更全面。

参考文献:

[1]刘春玉,陈雪芹,王俊芳等。心理沟通与干预在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4):272-273

[2]李永霞.心理干预对门诊妇科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2(5):1101-1103

[3]李洁.探讨心理干预对计划生育患者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6,(3):357-358

论文作者:宋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浅谈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作用论文_宋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