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究论文_邹婷1,沈付兰2

温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究论文_邹婷1,沈付兰2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江西高安 330800

摘要:目的:探究温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接诊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电针治疗,观察组行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平均值为(2.75±1.24)对照组患者VAS平均值为(4.15±1.36),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腰椎间疼痛感,对人体伤害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温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纤维环破裂,髓腰部在运动时就会有痛感【1】。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手段多采用针刺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但效果不太明显,会随时间而丧失作用。因此,寻求一种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选取近一年来本院行接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对患者行电针疗法和温针灸疗法,探讨温针灸疗法的治疗效果,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接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5.21±6.12)岁,病程1.3~15.4年,平均病程(9.4±2.5)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54.68±6.35)岁,病程1.2~17.2年,平均病程(10.1±2.1)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照比较观察。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为腰间盘突出,且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腰椎间盘突出明显,椎板及黄韧带肥厚、椎管变窄;②近一个月腰椎间盘反复疼痛,小便难以排除;③运动时腰部痛感增强,腰椎有明显凸出现象【2】。

1.3 排除标准

排除对治疗药物过敏者,以及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患者,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3】。

1.4 诊断标准

采用WOMAC膝关节自评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析。轻度疼痛VAS平均值为(2.57±1.04)分;中度疼痛VAS平均值为(5.18±1.41)分;重度疼痛VAS平均值为(8.41±1.35)分。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电针疗法,每日一次。让患者平躺,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的尾端处通入电流(接近人体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从小到大逐步增加),直至患者出现酸胀或肌肉明显有收缩现象时停止通电,一般为15~20分钟,电量降至0时才可将针缓慢拔出。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电流强度,严防电流过高对人体神经及其他组织器官造成不可挽救的伤害【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患者行温针灸疗法,每日一次。让患者平躺,全身选取大肠俞、脾俞、穴肾俞等穴位共11处,局部选取血海、足三里等主穴共4处,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28号2寸毫针直刺直至患者有酸麻沉胀的感觉,再将约2厘米的艾卷将尾针包裹,点火加温,15~20分钟后将针缓慢抽出。在针灸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皮肤烫伤【5】。

以上治疗方法疗程均为8周,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止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止抽烟喝酒,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和重体力活。

1.6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值,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间盘突出症状有无改善。

1.7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各项记录数据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对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年的随访中发现,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值均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平均值为(2.75±1.24),疼痛感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VAS平均值为(4.15±1.3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45 8.54±1.312.75±1.24

对照组45 8.38±1.544.15±1.36

T---0.535.10

P--->0.05<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从事重体力活、白领等长期保持一种姿态的人群,容易致使腰部局部压力过大,血管流动受阻,使脊髓神经受压造成的腰部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大小便失控、下肢瘫痪等不良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电针疗法利用针和电刺激腧穴,准确的测定人体的电流强度,促使肌肉收缩,使其张力提升,进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强免疫能力,消除炎症,达到止痛的目的。此外,电针疗法不需要人为操作,通过控制电流的强度来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但电针疗法需要准确把握人体电流,过高会对患者神经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人体内部器官发生反应,严重情况下会发生机械性的病变,更甚者会造成触电伤亡的现象。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减少不良后果的产生,显得尤为重要。

温针灸疗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用,备受人们的关注。该疗法主要是借艾灸点火时的热量通过针传递到骨髓深处,以疏通经络,祛除体内湿气寒气,打通人体血脉,让血液循环流动,使体内淤血逐渐消散。此外,温针灸疗法用针刺使脊神经和周围血管产生应激反应,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出的K+、Ca2+等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生一定的变化,组织神经信息传导,使局部气血顺畅运行,进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发现,一年的随访中发现,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值均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平均值为(2.75±1.24),疼痛感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VAS平均值为(4.15±1.3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腰椎间疼痛感,可将降低会人体造成的伤害,艾灸相比于其他化学物质来说,安全性更高,作用于人体后的副作用小,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霞.温针灸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8(6):641,658.

[2]海鹏,卢添娇,上官洁琼等.温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2):189-191.

[3]秦玉革.温针脊神经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26(2):35-37.

[4]吴雪梅.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2(2):239.

[5]易建良,杨帆,冯新国等.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及对血IL-1a、CGRP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7):662-664.

论文作者:邹婷1,沈付兰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温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究论文_邹婷1,沈付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