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参与探究论文_张辉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参与探究论文_张辉利

(重庆市长寿区晏家实验小学校,401221)

摘要: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课程教育时,应该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营造,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至课程学习中。这样促使学生更好的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究,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对课程知识开展学习,则应该让学生对课程知识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应该对提升学生课程主体性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更好的引导学生参与至课程知识的传输过程中。为此,本文提出几点提升学生课程主体性的措施,让语文教育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探究学习;学习兴趣

前言:

教师在课程教育中应该努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对课程知识产生学习的动力,更好的实施课程教育。学生是课程知识讲解的主体,教师对其开展学科教育时候,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对课程教育进行创新,促使学生可以实现主体性的展示,让课程教育更加具有效果性。教师只有让学生处于课程中心,才会让学生更好的对学科知识进行探究,拓展其语文视野。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对课程教育方式开展创新,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的动力。

一、让学生参与课程创建的积极性得到最充分的调动

(一)构建和谐度较高的师生关系

课程教学最为基本的因素是学科教师和班级学生,这也是实施课程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为此,教师应该构建和谐度较高的师生关系,改善传统教学中比较僵硬的关系,让学生对语文教师产生较高的信任感和喜爱情绪。在课程知识讲解中,教师应该让自己融入学生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授课耐心[1]。以此让师生关系能够实现和谐的创建,二者实现情感的有效沟通,进而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二)创建轻松和平等的授课氛围

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对课程知识开展学习,则应该努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对课程知识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想让学生参与课程创建的积极性得到最充分的调动,则应该创建轻松和平等的授课氛围,让学生可以对学科知识进行自我看法的表述,能够和教师进行语文知识的交流。要想做好此项工作,语文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时刻认知到学生是课程教育的主体,所实施的课程教育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第二,教师应该平等对待班级学生,不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如何,教师都应该用温和态度对其开展知识教育。

二、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提升学生参课程创建的广泛性

(一)以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性的探索

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至课程学习中,语文教师则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提升学生参课程创建的广泛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该种授课方式,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性的探索,让课程教育更加具有效果性。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课程知识传输时候,可以向学生设置探究学习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的研究和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师可以提出“文章中描写白杨哪些方面的特点?”“爸爸是如何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文章仅仅是对白杨的描写吗?如果不是,那么文章还具有哪些深意?”这样能够能让学生感受到白杨的“正直”和“高大”, 更好的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开展拓展学习提升学生课程参与度

教师要想让学生参与课程创建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也应该开展拓展学习,提升学生课程参与度。通过对学生开展拓展性的课程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开展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此让课程教育更加具有科学性。同时,通过对学生开展拓展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同时,对相关知识进行讨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丝绸之路》讲解时,可以开展引导学生开展拓展性的学习,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拓展学习,让学生掌握当前国家借助丝绸之路所制定的经济运行政策,拓展学生的时政知识[2]。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校内资源,对此知识进行搜索和整理,丰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知。通过这样教学方式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对关联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重视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情况,强化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是小学阶段课程知识讲解的主体,教师对其开展学科教育时候,要尊重其主体。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对课程教育进行创新和丰富,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保障,以此让课程教育更加具有科学性。教师在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时候,也应该重视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情况,强化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该项工作。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在课程教育中大胆质疑,可以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让学生可以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性的思考和探究,促使学生思能够实现多向性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对一些事物有着自己的看待角度和思考方式,教师不能限制学生想象思维的发挥。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这种想象思维进行保护和引导,让学生可以实现语文思维的良好培养。

最后,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语文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多种的,创新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课程教育,可以让班级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得到培养,强化最终学科教学的效果。

结论:

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对课程知识开展学习,提升学生课程主体性,应该让学生参与课程创建的积极性得到最充分的调动。同时,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至课程学习中,语文教师则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提升学生参课程创建的广泛性。此外,教师在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时候,也应该重视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情况,强化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建霞.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学周刊,2017,(05):138-139.

[2]宋立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125.

[3]邢学治.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之我见[J].赤子(上中旬),2014,(09):183.

论文作者:张辉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参与探究论文_张辉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