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论文_黄海鹏

中山市雅建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 中山市 5284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其次从改进招标方法、优化评标策略、强化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核、提高工程量清单质量、制定合理招标控制价、完善信用管控体系几方面,提出了在招投标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提高控制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程招投标阶;造价控制;招标方法

引言:建筑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设计、施工、理监期间会投入大量资金,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节约资金,控制造价。而招投标阶段作为控制造价的关键环节,要引起建筑企业的注意,相关人员需做好此项工作,避免单位蒙受损失。

一、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在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部分单位评标方法不合理,有失公平,尤其在贫困地区招投标时,部分人员进行无标底招标,甚至出现投标单位事先沟通,恶意抬价等行为,如此会对招标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第二,部分招标单位底价不合理,与预算金额差距较大,并不能真实反映工程总造价。第三,部分建筑单位在招投标阶段未遵循《招投标法》的相关原则,竞标过程不规范。例如,部分小企业为了提高中标机率,上报标价过低,甚至在施工成本以下,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采用不法手段降低造价,进而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隐患。此类竞标行为违反相关规定,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构建。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建筑企业需要采取科学手段予以处理,要提高管理力度,从招标、评标等各个环节入手,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图1为建筑工程建设步骤及其造价控制图,相关人员要遵循此程序开展项目决策、设计等各项工作,从而为招投标环节科学有序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1 建筑工程建设步骤及其造价控制

(一)改进招标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建筑单位采用的传统招标方法逐渐暴露缺陷,因此相关人员要进行方法优化,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招标方式完善工作环节。我国政府部门也可以提供政策引导,鼓励相关企业改善招标方法。例如,部分发达国家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招标,此方式要求建筑单位先遵循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量计算,根据结果制定标底总价,再对投标单位的报价文件详细复核,最终通过平均值评定标书。此招标方式优势显著,能够提高造价控制的科学准确性,因此值得学习借鉴。在具体招标阶段,企业可以不出示标底价,根据投标单位的报价进行分析与考量,进而算出内部底价与市场平均值的差距,最终在合理调整后公布标底价格。如此不仅可以降低投资误差,避免中标单位蒙受较大损失,也能够控制标书造假的行为,降低招投标环节的风险。

(二)优化评标方法

低价中标法是我国众多建筑单位应用较多的评标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根据价格最低原则选择标价低的投标单位,虽然能够节省资金,但有可能导致施工单位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与其相比,综合评标法更科学,该方法是全方位考量投标单位资质等级、报价、业绩等因素,并对不同指标进行占比加权计算,最终判定得分最高的单位中标[1]。虽然此方法科学性更高,但有可能致使投标单位提高成本,因此在国内应用较少。为了提高造价控制水平,我国招标企业在具体工作时,需要综合评定各类方法,结合工程情况与自身特点,选择更适宜的评标方案,提升评定的公正合理性。以常规招投标环节为例,在参与单位较多时,企业可剔除报价最高与最低的单位。在评标阶段,相关人员可以将低价中标法与综合评标法相结合,综合考量各项因素,之后按报价高低顺序依次扣分与加分,根据最终结果科学选择中标单位。如果出现报价低于成本价的单位,评标人员要理性分析,切记不可为经济利益承担风险。

(三)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以及审核

在建筑企业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文件贯穿始终,编制质量的高低会对造价控制结果带来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应提高对于招标文件编制的重视程度,制定时应考虑评标方法、合同条款、投标规则等问题,在法律角度上对约束自身。在编制文件后,可以将其送至监管部门进行备案,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三位以上的人员进行科学审核。因为评审专家专业与资历有所不同,代理机构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可靠的人员参与审核工作。另外,审核专家也要秉承公平正义的原则,按国家标准详细核对各项内容,对审核结果提出合理性建议,从而为招标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四)合理设置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

工程量清单是标价的重要依据,在进行招投标控制前,相关单位要根据施工图纸准确编制清单,提高清单内容的正确性,切忌不可出现漏项、错项等问题,并且要保证清单各项与实际工程完全符合,从而提升造价控制的准确率,为造价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现如今,我国建筑市场机制不完善,为了有效控制造价,相关单位需要注重招标控制价设置问题。如果控制价设置过低,可能致使投标单位提高价格,提升工程造价。如果控制价格过高,会提高门槛,降低优秀投标方的竞争动力。因此建筑企业需要设立招标上限,合理控制价格。另外,企业还要完善项目审批流程,一旦发现出现漏项、错项等问题,要合理进行调整,科学控制造价。

(五)完善信用管控体系

目前,我国招投标市场依然出现串标、围标等不良现象,为了营造科学公正的招投标环境,国家应当建立投标人信用管控体系。如果发现非诚信投标行为,需要记录在案,并在行业内进行通报。对于多次失信的投标人,可以将其列入失信名单,收回其参与招标的权利,甚至吊销相关资质,从而通过惩罚警戒他人,降低招投标环节中出现不诚信现象的机率[2]。另外,国家与相关企业还应该制定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制度,建立控制机构,明确员工职责,使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配合,提高预算控制的准确性。

结束语: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而逐年增多,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促进行业发展,相关单位要提高要求,加大力度,管控招投标过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的施工方。而投标单位也需约束自身行为,合理制定投标文件,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惠斌.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山西建筑,2019,45(06):226-227.

[2]卢红民,于俊波.浅议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招标人造价控制[J].中国市场,2018(24):105-106.

论文作者:黄海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论文_黄海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