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母乳喂养宣教的临床路径及效果评价论文_董艳红

产前母乳喂养宣教的临床路径及效果评价论文_董艳红

(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研究母乳喂养宣教的临床方法,分析母乳喂养宣教对产妇有什么样的效果。方法:实验组的采用新的母乳喂养宣教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母乳喂养宣教。将两组孕妇通过宣教后母乳喂养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临床上如何对孕妇进行宣教有利于孕妇对母乳喂养的知晓和掌握,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当前母乳喂养宣教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宣教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改进,从而给孕妇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宣教服务。

【关键词】母乳喂养;宣教;产妇;泌乳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284-02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WTO推荐的喂养方式,对新生儿来说是最理想的营养来源,从获得方式来说也是最容易、最原始的,从医院研究的角度上来说使用母乳喂养新生儿是目前研究中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喂养方式,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可以促进新生儿消化吸收的功能,还可以降低新生儿贫血症状的发生率。因此为了提高新生儿的身体素质水平,我们需要对孕妇做好对应的研究母乳喂养宣教工作,用最科学的方法指导孕妇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结果报告如下:

1.实验内容

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母乳喂养宣教的临床方法,分析母乳喂养宣教对产妇有什么样的效果。当宣教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宣教方式对于孕妇使用母乳喂养情况有着不同的影响的时候,将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宣教方式,从而给孕妇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母乳喂养宣教服务。

2.实验对象

本实验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做孕期检查的260名孕妇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孕妇都同意接受跟踪调查,并且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宣教,实验选取的患者均为初产妇,无其它影响实验结果的的疾病,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实验研究的患者的年龄段在22岁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6岁,将观察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共260名患者,其中130名患者采用新的母乳喂养宣教模式,其为实验组。另外的130名患者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宣教方式进行宣教,作为实验的对照组。

3.实验方法

3.1 宣教方式

本研究拟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由护理人员对产妇及家长进行母乳喂养宣教,让他们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孕产期如何做乳房的保健、产后母婴早接触和早吸吮的时间及好处以及生产后母婴同室的重要性和产后母婴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及应对方法,并针对孕妇在母乳喂养期间的各个问题给予专业的指导,从而打消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疑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婴儿出生以后,医护人员开始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方式的教导并在产妇出院的时候向其发放母乳喂养的相关教育资料,使得孕妇在出院以后可以继续按照标准的哺乳方法对新生儿进行科学的喂养。而对照组则进行传统的母乳喂养宣教方式,当婴儿出生后即进行母乳喂养采用统一观看宣教视频的方式让孕妇学习喂养知识不额外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必要时对新生儿使用代乳品进行营养的补充。

3.2 效果判定

实验结果采用跟踪调查查看孕妇以及新生儿情况的方式以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产妇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宣教流程的满意度以及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认知水平测试和母乳喂养技能的测试,分别对各项考核内容赋予 3~1分,问卷的总分为1O~30分。产妇获得的分数越高说明产妇母乳喂养操作技能水平越高。两组实验对象在做问卷之前均由产科的护士采用统一说明后,根据产妇答题的准确性以及产妇对母乳喂养的实际操作情况情况进行现场评分,考核完成后当场回收实验问卷。试验期间共发放问卷100份,现场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3.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对所收集的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技术”简化实验获得的定性资料,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统计差异。

4.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新的母乳喂养宣教模式的孕妇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为98.1%而采用传统母乳喂养宣教方法的孕妇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为86.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采用新的母乳喂养宣教模式的孕妇在母乳喂养知识认知水平测试测试中的平均分数为25.8分而采用传统母乳喂养宣教方法的孕妇平均分数为21.7分,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新的母乳喂养宣教模式的孕妇在母乳喂养技能的测试中的平均分数为24.6分而采用传统母乳喂养宣教方法的孕妇平均分数为16.9分,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从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采用新的母乳喂养宣教模式的孕妇在产后 3天内对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100%,而采用传统母乳喂养宣教方法的孕妇仅为76%,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5.实验结论

母乳中含有新生儿必须的营养物质对新生儿来说是代乳品无法代替的。现在许多人仍是采用传统的喂养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喂养,也就是新生儿出生后家人对其先喂奶粉,等到产妇产奶以后再使用母乳喂养。这样对于产妇以及新生儿来说都有者不好的影响,新生儿在母乳喂养之前先采用奶瓶喂养的方式,会使得新生儿习惯了吸吮橡胶奶嘴的感觉从而不能对母乳进行有效的吸吮,同时有些产妇在喂养之前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得她们在对新生儿进行喂养时的姿势不正确导致了乳房胀痛的后果,这样很容易让产妇丧失了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错过母乳喂养的最佳时间。要知道在生产后的前三天里面,产妇是极其疲劳的而新生儿一般会哭闹不止使得产妇身心俱疲,不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若是对产妇进行科学的喂养宣教,让产妇尽可能的对母乳喂养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以及掌握母乳喂养技能可以让产妇能更快的适应照顾新生儿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让新生儿更快的吃上母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从新生儿的角度上来说,新生儿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会出现哭闹、消瘦、体重下降等不良情况。从产妇的恢复情况上面来看,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在新生儿吮吸母乳的时候刺激产妇的身体分泌释放缩官素从而促进产妇子宫的收缩,使得产妇能更好的恢复身体机能,同时降低了产后出血的概率,对子宫的自我修复非常有帮助。不仅如此,还有研究表明在对孕妇进行必要的母乳喂养宣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增加产妇的泌乳量,同时还可以缩短产妇的恶露消失时间。综上所述,母乳喂养宣教新模式在临床上面的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对所有的孕妇都具有确切的实际意义,值得进行临床上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邱海燕.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工作中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6,6(8).

[2]李小妮,刘小红.专人宣教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6(5):667-667.

[3]李静.母乳喂养的好处及120例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3).

[4]赖立,范微.多途径健康教育对提高初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5).

[5]应素霞,陆连芬.母乳喂养咨询对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6,15(1):23-24.

论文作者:董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产前母乳喂养宣教的临床路径及效果评价论文_董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