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对成都大众体育的影响研究论文

成都大运会对成都大众体育的影响研究论文

成都大运会对成都大众体育的影响研究

□ 向欣悦 李晨曦 郑文婧(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雅安 625000)

摘要: 自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众多研究者发现大众体育对城市经济、文化、城市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各地区纷纷承办起大型体育赛事,如南京青奥会、深圳大运会,北京冬奥会。大型运动会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对举办城市大众体育的发展又会有何影响?本文通过对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进行分析,研究其在举办过程中对大众体育的影响,旨在对城市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建议,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借鉴性的意见。

关键词: 成都大运会 大众体育 城市发展

大众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相对应的概念,是社会大众自愿参与的,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兼有娱乐性、社交性、教育性等社会性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身体运动促进身心发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我国,大众体育的分类标准比较复杂,如“社会体育”、“群众体育”等也可称作大众体育。其目的都是为了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陶冶情操,交流感情等。大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体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准。据调查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大众体育人口达到该国家的80%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产值将占到10%以上,同时本国或地区的医疗、医药的产值将会大大降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大型运动会的举办规模越办越大,其社会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一场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牵连整个城市的物力、财力,对极大的推动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旅游等方面会带来发展,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的影响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2021年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举办(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这是成都乃至西南地区首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对成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成都大运会举办过程中将会对成都大众体育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探讨成都大运会对大众体育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以期为成都市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建议。

⑧如《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陌上弓刀拥寓公”,《何元立示九日诗卧病累日乃能次韵》“寓公那得称遨头”《嘉州守宅旧无后圃因农事之隙为种花筑亭观甫成而归戏作长句》云“寓公虽作一月留,梅发东湖归思乱”。《试院春晩》“远客愁多易断魂”,《秋思》“白头羁客恨依依”,《九月三十日登城门东望凄然有感》“经年作客向夔州”,《醉中到白崖而归》“行路八千常是客”等。

1、成都大运会的对大众体育基础设施的影响

1.1、成都大运会的举办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会加快城市进程的步伐,政府会投以大量资金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地铁,交通,信息工程,绿化设施会极大的推动城市的硬件设施的。以北京奥运会为例,为筹办奥运会北京市政府投入180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建设。在这期间,北京还修建了93km的五环线,同时还有35km的城市快速路联络线和扩建了105km的城市主要道路。此外,北京还投入300亿元专门用于信息化建设。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振砸教授说:“交通和环境是北京与国际大都市差距最明显的地方,而举办奥运会极大地改善北京的交通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快北京进入国际大都市的进程。”

2021年将有来自约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在成都聚集参赛,为筹办好此次大运会,迎接世界各地人群的到来,成都市政府颁布了《成都市财政预算2019年预算草案报告》,2019年成都市政府预计投入1732.7亿用于城市建设,主要用于城市生态建设、城市交通、城市国际枢纽,其中47.2亿元将用于生态建设,重点用于“铁腕治霾”、“治水十条”、“治土十条”、龙门山龙泉山生态修复提升等;120亿元用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简州新城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建设,预计到2020年,国际(地区)航线总数突破120条;170.5亿主要用于保障轨道交通建设、城市道路和市域快速路建设等;49亿元主要用于“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打造、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深化自贸区建设等,成都大运会的举办使得政府投以巨大资金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而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将持续性、长期性地影响市民大众体育健身活动,使其健身更加方便快捷、健身环境更加舒适,健身氛围更加浓郁。

所以举办大运动会,能够使成都的基础建设尤其是城市交通和道路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很好的改善,为成都市大众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2、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为成都市大众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体育赛事举办不仅在筹办前能对体育场馆造成影响还赛后场馆利用有巨大的影响,给当地人民带来一笔巨大的 “遗产”,建成后的皇冠湖体育中心还将会是集文化、商业、体育和旅游为一体的城市功能综合体,更有力的促进城市大众体育的发展。

2018年,伴随着世界大学生的申办成功,舆论媒体的大力宣传,直接影响了成都市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自大运会申办成功以来,各种与大运会有关的信息扑面而来,大街小巷、学校、工厂等处处张贴着大运会的字样。成都市政府、体育局及各体育组织,也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迎接大运会的到来。举办各类形式多样、趣味性的全民健身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参与到了体育锻炼中,一些不爱运动的市民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投入到体育锻炼上来,曾对体育锻炼反感的人,也开始赞扬并投入其中,这就是大运会所带给人们的认识,通过宣传,更多人深入的了解了体育锻炼的好处、价值,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激发了市民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可供群众自由健身的公共体育设施极为有限,不能满足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据调查统计。体育场馆设施不足(尤其是社区体育场馆设施不足)是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通过举办大型运动会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举办城新的体育场馆建设。

2、成都大运会对大众体育参与者的影响

2.1、成都大运会营造的城市文化能够培养大众体育品德

一场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会影响市民对科学健身知识的认识。成都筹办第三十一届大运会,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场馆和赛事体系、扎实推进皇冠湖体育中心、天府奥体城、凤凰山体育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成都大力弘扬体育健身知识,开展趣味体育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宪法和科学健身知识,开展各类健身与健康指导专题讲座,使得大众体育对科学健身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让人们了解运动处方、运动保健、运动损伤等知识。

当前,成都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世界文化名城为目标,全力打造集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于一体的“三城三都”城市品牌。而大运会的成功申办,对于成都而言意义深远。

大运会承办以“成都,与青春拥抱”的口号与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巴蜀文化、熊猫文化、饮食文化相融合贯穿于大运会的整个筹办过程,各文化之间相互渗透,有效的促进了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大运会中所蕴含的竞争精神与城市竞争和发展的理念相契合。体育赛事中体现出的 “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超越自我”等精神不仅有利于城市体育文化的塑造,同时能够促进市民良好的体育道德、培养市民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从而提升城市魅力,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大运会在承办过程中它所宣传的城市文化体育对大众体育精神、体育品德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当地人民更好的参与和发展大众体育。

2.2、大运会营造的氛围,激发大众的体育参与积极性

大型体育赛事会以其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以及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影响市民的体育活动内容。长期以来,成都市民的体育活动内容主要以一些门槛低、风险系数小的体育项目为主,缺乏体育活动内容的创新性、趣味性。经调查,在筹办大运会期间,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游泳 、武术、等传统群众体育项目依然有其较大的群众基础,而随着大运会的筹办,大众体育逐渐倾向选择技能性、有难度的运动项目,如太极剑、健身操、柔力球、秧歌舞、有氧操、瑜伽等体育项目,此外也有许多市民选择参与具有挑战性、技术要求高的体育项目中去,如自行车、划船、登山、户外拓展,成都大运会的筹办丰富了成都市大众育的活动内容,大众选择体育健身参与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试验分组:取小鼠24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一组的日粮中预消化蛋白添加量为2.5%,试验二组的日粮中预消化蛋白添加量为5%,试验设计见表1。

2021年世界大运会计划举办18个大项的比赛15个必选项目和3个成都自选项目)预计参赛运动员达8000-10000人共计划使用体育场馆38个。目前成都待建和已建的体育场馆包括:天府奥体城、皇冠湖体育中心、中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凤凰山体育中心。据相关文件显示,现成都市政府已明确确定龙泉驿区皇冠湖体育中心为成都大运会的开闭幕式场地,将龙泉驿区成都大学设为大运会村。其中,皇冠湖体育中心占地约占地面积约368亩,皇冠湖城市中心的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包括了多功能体育馆建筑面积约8万m2,包含可容纳1.8万人的特大型甲级主体育馆(1.5万座固定坐席+3000座活动坐席)和多功能训练馆;多功能展馆建筑面积约1.5万m2,可用于承接生活消费类型展会、大型会议、新品发布会等;综合运动馆建筑面积约6万m2,包含650座小型游泳馆、全民健身馆和运动服务空间等。同时,皇冠湖体育中心周边还将配套1200余亩公园绿地、6万平米公建配套、620余亩周边社区和高标准商业。所以成都大运会的举办能够为大众体育活动开展提供必备条件。

2.3、成都大运会的举办会加深大众对体育健身知识的了解

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居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 市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型体育赛事所需的体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物质形态,它往往以特有的造型和艺术形式诠释着竞技精神和社会文化心理,成为城市文化的物质注解和重要载体,是城市积极向上的形象代表。

3、成都大运会对体育活动内容以及人力资源的影响

3.1、成都大运会丰富大众体育活动内容

大型体育赛事的筹办在加快城市体育场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中,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市民们的体育行为,体育意识。该地区会通过电视、网络、声讯等大力度的宣传赛事情况,因此,市民将会体会到各种赛事信息扑面而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不知不觉的被这种氛围所影响。

同一个繁体字,在不同的简化字排印版古籍中,形体不固定,或繁或简,甚至在同一书中繁简二体往往互见。在《三国演义》中,这种现象时有出现,举要胪列如下:

3.2、成都大运会促进大众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

体育人力资源指体育系统内外能够推动体育发展的一切智力和脑力劳动能力的总和。毋庸置疑,大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城市背后大量的体育人力资源,在筹办成都大运会的过程中,政府投以了大量资金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如进行大运会志愿者培训,相关科学健身知识、运动康复培训,在此期间极大的促进城市大众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大学密集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基地之一,拥有64所高校,91万在校大学生为大众体育人才建设提供更加有利的帮助。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剂主要有18O、15N、13C等。与放射性同位素相比,稳定性同位素具有用量少、对环境和人员无伤害、操作方便和检出精度高等优点。但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剂的检测只能在专业的原子能机构进行,测试程序复杂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规模。

3.3、成都大运会促使体育组织的完善

随着大运会筹备工程的不断推进,大众体育活动的组织逐渐活跃,政府的大众体育活动组织行为正由主导作用慢慢演变成引导作用,更多的群众体育活动已由街道、社区、厂矿、企业、体育协会、学校等单位来组织,经常参与大众体育活动的特定人群也自发组织一些大众体育活动。大运会的筹办期间,成都市各类体育组织不断完善,逐渐繁荣。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信息化的办公平台,通过办公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有无,提高信息的使用率和高效性,所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内容。同时,企业中要建立内部信息系统,为企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条件,方便各个部门能够进行信息的互通,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节省了许多运行成本,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4、结论

成都大运会的成功申办极大的促进城市大众体育的发展,从物质层面看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大众体育健身条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城市体育场馆的建设为市民健身休闲提供场地和条件,从精神层面大运会通过与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打造独特的体育文化,促进大众体育的认知水平、体育参与意识、体育积极性。此外成都大运会的承办极大的丰富大众体育文化内容,促进了城市大众体育人才的建设,促进体育组织的不断完善。相信,在成都大运会后,城市大众体育又将会得到飞速的发展。成都大运会是成都首次筹办大型体育赛事,对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好大运会承办的契机促使大众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利霞.2014年青奥会对南京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张黎平,颜慧.大型运动会对举办城市群众体育影响效应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

[3]李仪.对城市体育建筑的文化阅读[J].体育文化导刊,2006(8).

[4]杨天舒.浅析我国大众体育社区的发展前景[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6.

[5]李婷.2014年青奥会对南京大众体育的影响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6.

[6]赵超超.重庆市四运会对万州区大众体育的影响研究[J].体育观察,2014(14).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06-187-2-ZQ

作者简介: 向欣悦(1998-),女,汉族,四川省遂宁市人,本科,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标签:;  ;  ;  ;  

成都大运会对成都大众体育的影响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