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吴晓朋

浅谈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吴晓朋

广州金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的交通压力成了我国目前一个显著的问题,虽然交通事业的压力一方面显示了我国的飞速发展,但在另一反面,也要求着我们对于基础工程的建设也应该有所提高,以适应当代的发展和缓解交通压力。而要想使市政路桥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融入现代化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一大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并对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市政路桥;混凝土;工程建设;施工技术

一、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现阶段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用战略目标,我国长期处于一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东部地区以及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了西部地区和远海地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西部和远海地区交通运输不便,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首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要想发展国民经济,必须搞好交通运输。地位日趋重要的交通运输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跟着时代的脚步,积极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持续、稳定地开展各省市地区公路、铁路及路桥的建设。混凝土作为市政路桥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原料之一,自然而然成为路桥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混凝土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交通运输业随之跟着发展,越来越蓬勃,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同样,混凝土技术一旦滞后不前,必然会影响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使整个交通运输业难以向前,甚至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混凝土技术不仅价格低廉,取材广泛,而且有良好的抗压性,只需要少量的养护费用,这些优点让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的建设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市政路桥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之负载的影响,必然要求材料有较强的保持应力的能力,而混凝土就符合这样的要求,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质量稳定。但随着环境因素诸如温度、水位等因素的变化,其耐久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混凝土技术广泛地应用在路桥建设中,是路桥施工的关键,决定着施工质量的高低。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完善了交通运输网络,快速打通各省市间的资源运输脉络,不仅确保了路桥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速度,而且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区域甚至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的作用显而易见,要想搞好路桥施工,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必须将混凝土技术重视起来,并且充分应用起来。

二、市政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问题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路桥。路桥建造是个大工程,但是细节也不容小觑,哪怕一条裂缝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路桥坍塌造成特大事故。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也经常困扰着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现在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一般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抗拉力不强。普通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材料,通常是由水泥、碎石或卵石、砂和水拌合,经硬化以后形成。砂、碎石是混凝土的骨架,可以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起到一个硬化前的润滑作用,通常渗透在粗细骨料的表面填充骨料的空隙,保证混凝土混合物的工作性能良好。硬化后可以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但是,由于石子、水泥和砂石的易脆性,混凝土的抗拉力就不会很强,当其受拉或者受弯时,只要一个很小的拉应力,混凝土就会裂开。

2、弹性不好。普通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很高,这是它的固有特性,最高可以达到60mpa,掺入高效减水剂或者掺合料时,甚至可以达到100mpa以上,但其弹性却很差。不能收缩自如,刚则易断,混凝土的易脆性决定了它不能有足够好的弹性。因此,当其载荷量很大或者受力不均时,不能快速将载荷力驱散分匀,导致局部受压过大,最终不堪重负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收缩易变形。普通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无论是其周围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或是其内部温度产生变化,都将导致混凝土发生收缩,收缩必然导致变形,普通混凝土容易结硬,结硬之后水分子快速蒸干,湿度很快降低,体积随之变小,因此,混凝土的变形是比较大的。同时,变形必然会得到约束,这样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这个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力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三、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1.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首先从原料方面要确保计量精度。配料系统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部分,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砂、水、石子等原料的选择要细心恰当,计算好各部分比例,有条件的工程尽量采用计算机实现精准自动控制,做一份数据库,针对不同的工程设置相应的配合比,每次施工前都应将混凝土配合比或混凝土配合比编号输入计算机,电子称对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进行精确计量,保证混凝土能够按照标准严格配料,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定期进行计量动(静)校验,以确保达到GB14902《预拌混凝土》规定的计量要求。

其次确定合理的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应该根据不同的工程,不同的搅拌机型,现场搅拌效果、环境条件、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

最后还要加强过程检测。任何一项工程都离不开管理,一个优秀的工程一定有着出色的管理,管理必然涉及到检测,检测应该落实到各阶段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定时定点检查重点施工过程,还应该随机不定时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事故的细节,严格谨慎,一旦发生异常及时查明原因有效处理,对于不合格混凝土坚决不准出站。

2.混凝土浇灌技术。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灌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3.混凝土施工过后的养护和修补。

养护:混凝土最常见问题就是表面失水而导致的色差和微裂缝,从而影响耐久性和质量,因此在早期硬化阶段加强混凝土养护异常重要。混凝土各部位构件侧模需根据混凝土强度和气候条件情况而定,预留混凝土的试压试块当强度达到要求时才能拆除。当模板拆除过后,其表面用来养护遮盖物要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养护覆盖,不可使用草包或草垫,以免产生长久性黄色污染。

修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问题的发生,但是由于混凝土泌水性和模板漏浆等特性,使得混凝土表面仍旧会产生砂带和小孔眼等缺陷,因此需要修补。修补方法是在拆模后立即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砂子和浮浆,并用相同强度和品种的水泥制作成水泥浆体来修补缺陷。

四、总结

要想成功出色地完成一项混凝土工程,质量好的混凝土商品必不可少。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中,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保证尤其突出。对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根据不同的厂家、不同工程项目、不同的环境条件,针对性采用恰当的技术措施。一种高质量的混凝土,不仅仅需要周到全面的设计,安全有效的生产过程,还需要一套严格有效的管理方案,只有科学地制定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准则,才能有效施工。

参考文献:

[1]姜华.市政路桥施工的管理及混凝土技术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5(11)

[2]姚雪萍.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J].中国房地产业.2015(08)

[3]信小龙.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12)

论文作者:吴晓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吴晓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