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朝阳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王德杰[1]2002年在《朝阳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应用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和战略管理思想方法,结合欠发达地区开发的理论与模式,针对朝阳市的基本市情,对朝阳市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文中对影响朝阳市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朝阳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和经济发展目标,即分阶段非均衡发展战略。本文还对朝阳市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文章具体阐述了朝阳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与措施。

彭沛[2]2012年在《朝阳市人才储备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朝阳市地处辽宁省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10年朝阳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54.5亿元,仅占辽宁省GDP比重的3.55%,朝阳市人口为344万,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仅有86479名,制约朝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很多,而人才资源匮乏已经成为朝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经验证明,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人才储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保证。当前,朝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实施人才储备战略,既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又能解决人才资源匮乏问题,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当前,如何实施朝阳市人才储备战略,为朝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是朝阳市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朝阳市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系统学习研究当前的人才储备理念、方法和研究成果,结合朝阳市的具体情况,通过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朝阳市人才办的一些相关资料,对朝阳市内外环境、人才资源现状、人才储备现状、人才储备存在的问题、朝阳市实施人才储备战略的目标、原则和任务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阐述了人才储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为人才需求提供智力保证作用,以人才储备战略为中心,介绍了当前人才储备研究一些主要方法和技术。结合朝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实施朝阳市人才储备战略应把建立朝阳市人才储备库、创新引进储备人才机制和构建储备人才良好发展环境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提出了实施朝阳市人才储备战略的实施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两大战略”、构建实现人才储备战略的制度和机制、实施朝阳市人才储备战略的保障措施等主要措施。

付广[3]2012年在《朝阳市专利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重视知识产权早已成为国家或地区间核心竞争力的着眼点、着力点,而由知识产权引发的竞争更多是来自于专利的竞争,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正是为了激发自主创新意识,提升专利数量和质量,优化专利保护环境,加快专利转化速度。本文站在作者所工作的地区辽宁省朝阳市专利工作的层面,通过对比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首先对于国内外开展专利战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对我国近年来的专利数据进行了分析,再通过朝阳市现有专利制度的实际状况,从政府角度出发,利用近五年来专利申请数据进行分析,归结出朝阳市专利战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朝阳市专利工作的现状,提出建议和对策,即唯有政府的积极介入、政策引导,不断完善专利制度、强化专利的核心地位,才能更好的实施专利战略,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徐进[4]2007年在《朝阳市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朝阳市是辽宁省最西部的城市,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建国以来为辽宁省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各方面变化,以及东南沿海地带新兴工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与辽宁省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情况相似,近些年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朝阳市在新形势下的顺利发展。目前,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改组国有企业、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等措施对加快朝阳市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一员的改组是十分必要的。朝阳市在辽宁省内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专门针对朝阳市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目前还极为少见。本文为将以此为创新点、突破点,就当前朝阳市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问题,采用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出发,全方面地分析了朝阳市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本文在充分地肯定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朝阳市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朝阳市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对辽宁省各个地级市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业绩进行比较与分析,显示出朝阳市在省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劣势地位,但是却说明了朝阳市进一步利用外资的发展空间很大。本文分析比较朝阳市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适度规模”与“实际规模”,对朝阳市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宏观环境、区域竞争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评估,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朝阳市以及东北境内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的解决有所借鉴。

修颖[5]2011年在《朝阳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旅游由于具有较强的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服务价格低廉等特点,成为城市居民喜欢的热点旅游项目。辽宁省城市化水平高,拥有旺盛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繁荣辽宁乡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树立辽宁旅游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朝阳市作为辽宁西部的一个地级市,乡村旅游也有所发展,诸如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牛河梁红山文化、努鲁尔虎山自然保护区、桃花山风景区、凤凰山风景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但是与我国其他乡村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十分落后。本文以“朝阳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为题,根据大量实地调研数据,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增权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文化营销理论对朝阳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剖析了朝阳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孙轶[6]2016年在《朝阳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农产品安全。随着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也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种观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朝阳是一座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发展中农业型城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较早,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对朝阳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研究,对加快朝阳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发展,以及夯实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的理论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相关理论基础做了文献综述;第叁章结合公共管理知识,运用SWOT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朝阳市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优势、劣势,指出朝阳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劣势在于缺乏现代流通体系的观念及技术,进而与周边城市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朝阳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并希望能为朝阳市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建议。

李卫东[7]2016年在《朝阳市建平县工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到后期的冲刺阶段。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聚集型转变,世界产业分工的不断变化和转移,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深入发展,都使得中国工业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变得破朔迷离,前景尚不明朗。建平县工业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不断发展,虽然得到了阶段性的进展,但是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建平县的工业产业发展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将面临诸多挑战。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变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建平县工业产业化进程,完成国家中国制造2025、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要求,实现建平县经济发展再度崛起,逆流而上,己势在必行。建平县工业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立足现有基础,以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若干意见为指导,以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为契机,坚持以产业机构的调整和升级为主线,坚持环境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发展,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引导相结合,深刻吸取世界发达经济体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阶段性的经济发展。为了研究制定符合当前实际的建平县工业产业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对产业发展、产业聚集、工业产业循环化发展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其次对建平县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做了调查分析、建平县工业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及建平县周边发展环境进行了调研,并根据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再次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分析了建平县工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以及现实的优势和劣势。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确定了工业产业的发展愿景和长期目标,研究制定了工业产业的发展战略。最后,为确保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出了政府及主导部门应提供的相应措施和保障。

秦剑[8]2017年在《朝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社会发展中能源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的物质基础,能源对人类的发展和生存意义深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能源的研发和使用是推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新能源具有较高的清洁度和辐射能力,且资源消耗较低。近几年,新能源的市场发展空间逐渐扩大,呈现出的优势日益明显,对经济、生态和能源安全等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综合效益不容忽视。总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推动和扶持,政府在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环保消费方面应当有所作为。为此,本文首先阅读了大量的汽车产业政策文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了朝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相关数据,对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其次,以朝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了朝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现状,找到了朝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比如政策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要求不吻合、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落实不到位、自主核心技术创新扶持政策力度不足等。接着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如:积极改革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落实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政府职能转变、重点完善并落实财税补贴政策体系、完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等。通过这一系列分析研究可知,朝阳市政府应该要重点发展本市自主汽车品牌,推出新能源汽车,制定并实施倾向性的扶持政策,财政部门应该明确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逐步减少补贴,以慢慢降低财政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同时还应当在金融政策方面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完善金融工具,加大力度建立市场培育机制,并且要理顺价格机制。同时,本文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赵永军[9]2013年在《朝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流业自产生以来经历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都对国民经济产生推动作用。现代物流业作为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同时,由于现代物流业的综合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业已成为一国经济的重要产业。辽宁省朝阳市,是一座资源丰富、产业完整、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大力发展朝阳市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推动朝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因此发展完善现代物流业对朝阳市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朝阳市现代物流业的背景和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朝阳市的重要意义,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物流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分析国内国外现代物流业发展进程,以及朝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第叁部分中,本文着重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得出朝阳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在于政策环境以及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劣势在于缺乏现代物流观念及现代物流技术,第叁方物流发展仍处低级阶段。根据朝阳市自身优势劣势及政府政策,本文最后重点提出完善产业物流体系建设和发展城市物流节点建设等建议。笔者真诚希望本文能为朝阳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言献策。

郑小会[10]2017年在《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产业因其具有其“绿色、无烟”等特点,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朝阳支柱性产业。中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已将文化产业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战略布局写入到“十叁五”规划中,更是说明文化产业将在中国迎来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朝阳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域分布着众多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朝阳市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与朝阳市拥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相比,发展历史文化产业并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政府如何高效管理历史文化产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文化产业与历史文化产业概念及其两者关系的分析,通过对国内外文化产业研究现状的综述研究,构建了地方政府历史文化产业管理理论。在分析了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分别从政府管理主体、客体、内容和手段四个基本要素上提出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和借鉴纽约市、伦敦市、巴黎市以及北京市、杭州市、苏州市政府历史文化产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最后得出完善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的对策是: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加快历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建立一套完备的历史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和提升历史文化产业软硬大环境的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 朝阳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王德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2

[2]. 朝阳市人才储备战略研究[D]. 彭沛.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3]. 朝阳市专利战略研究[D]. 付广.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4]. 朝阳市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研究[D]. 徐进.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5]. 朝阳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修颖. 吉林大学. 2011

[6]. 朝阳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对策研究[D]. 孙轶.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7]. 朝阳市建平县工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李卫东.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8]. 朝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研究[D]. 秦剑.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9]. 朝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D]. 赵永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10]. 朝阳市历史文化产业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郑小会. 沈阳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朝阳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