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卢士勇

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卢士勇

卢士勇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 , 山东 2500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中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0例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传统型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痊愈8例(40.0%),有效11例(55.0%),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均无复发;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P<0.05),且2例电解质紊乱、尿崩症患者在给药治疗后得到缓解。结论 在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治疗中应用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方法具有视野清晰、直观方便的优势,肿瘤切除的效果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经额底纵裂入路

垂体瘤是由垂体前叶、后叶、颅咽管上皮参与细胞增生所导致的肿瘤,其中前叶腺瘤所占的比例最高。垂体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伴发多种垂体激素分泌亢进[1]。通常较小的垂体瘤可采取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而在肿瘤较大的情况下则需通过手术切除处理。垂体瘤经颅切除的入路方式有经翼点、经额下、经额一侧脑室和经纵裂等,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广的为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方式[2]。为研究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方式在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我院对20例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患者采取了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经MRI检查确诊为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患者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0-61岁,平均(38.6±3.5)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5.6±1.2)年。对照组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1-60岁,平均(39.1±3.2)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5.9±1.1)年。所有患者均存在脑积水、视物障碍、颅内压升高等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采取临床传统型入路手术方法,观察组则采取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开颅时经过患者双侧额骨游离骨瓣、额头右侧进行;于靠近颅底的弧形部位进行硬脑膜切开;双侧开颅者切开靠近颅底结扎上矢状窦部位的鸡冠上侧大脑镰;使用自动牵开器在明胶海绵保护下对患者额级进行侧方位牵开;仔细解剖额定纵裂至鞍上部位,在颅压过高时可刺穿侧脑室以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压;分离纵裂,在明确鞍上解剖结构以及可直视交叉前间隙的前提下对鞍上、鞍内部肿瘤进行切除,做好囊内的减压措施;在切开终板后将第三脑室底垂体瘤压向鞍区并于可直视交叉前间隙当中做出切除。

1.3 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检查肿瘤彻底切除,生命体征稳定;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检查发现切除大部分肿瘤,生命体征偶尔出现波动;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肿瘤仅切除小部分,生命体征波动大[3]。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使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痊愈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痊愈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均无复发。

2.2 两组患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出现电解质紊乱、尿崩症等不良反应的患者2例(10.0%),在给药治疗后得到缓解。对照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例(2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治疗中手术治疗应用得较为广泛。临床中翼点入路、经额下入路等传统型入路手术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翼点入路手术在生长于颞叶鞍旁的垂体瘤治疗中比较适用,而在应用于第三脑室底垂体瘤切除时因无法直视止血,给手术带来了困难;经额下入路的曝露视野较小,难以对脑内自然间隙做出充分的分离,极易对患者脑内重要神经造成损伤,并且很难完成肿瘤的全切[4]。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方法利用单侧、双侧额发际中的冠状切口行额部骨瓣成形,可对患者中线部位的前颅窝底进行曝露,对嗅沟、鸡冠、蝶骨平台等的损伤小,同时可有效防止损伤组织或血管[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较接受临床传统型入路手术方法的对照组患者,行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方法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高(95.0%),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治疗中应用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方法具有视野清晰、直观方便的优势,肿瘤切除的效果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奇勇,任林强,胡永光,等. 额底纵裂入路手术对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疗效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1:6152-6154+6013.

[2]蔡俊杰. 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09:61-62.

[3]娄永利,郭永坤,张辉,等. 经额底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解剖研究[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06:344-346.

[4]母传利. 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4:115-116.

[5]梁庆华,史锡文,张佳栋,等. 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J]. 山东医药,2012,14:79-80.

论文作者:卢士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卢士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