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诺竞争模型的下游质量差异纵向兼并效应研究_纵向一体化论文

下游存在质量差异的纵向兼并效应研究——基于古诺竞争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纵向论文,下游论文,效应论文,模型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纵向兼并是一种上、下游企业一体化行为,可以降低一体化企业交易成本,使其他非一体化竞争企业处于竞争劣势。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不仅对企业的生产性活动产生影响,也会对企业的非生产性行为、消费者剩余及社会总福利产生影响。纵向兼并的效应研究一直是产业组织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

现实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是上游市场的两家垄断电信骨干网运营商,其他网络运营商需通过接入骨干网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同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在下游市场向消费者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下游其他网络服务运营商形成竞争关系。在电信市场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纵向一体化企业通过对下游竞争企业制定高接入价格或向消费者收取低价格来对竞争企业实施价格压榨产生一定程度的反竞争效应,也因此成为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例涉及反垄断调查案件。因此,纵向结构如何影响下游企业的创新激励,特别是纵向结构对下游竞争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以及消费者福利变化的分析,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

关于纵向一体化的福利效果,理论界尚没有一致的观点。一方面,纵向一体化会产生反竞争效应,增大一体化企业的市场势力,降低社会福利。另一方面,纵向一体化可以消除双重加价造成的市场价格扭曲,降低最终产品价格,提高社会福利。Tirole & Hart(1990)指出,纵向兼并会对竞争企业产生市场排斥,提高最终产品价格,使消费者受损。Fontenay & Gans(2004)指出垄断买方的后向一体化会影响上游市场的竞争,降低消费者福利。Salinger(1991)分析了差异化垄断厂商的后向一体化,指出纵向兼并消除了产品的双重加价,但垄断者的势力和双重加价幅度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消费者福利变化不确定。Chipty(2001)在有线电视产业的实证分析中发现纵向一体化导致企业效率提高使消费者福利上升。张地生、陈宏民(2001)有关纵向一体化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表明,参与兼并的下游企业效率越高,纵向兼并促进社会福利上升的可能性越大。钟永光(2005)指出不同产业链环节的利益主体受到纵向兼并的影响不同,上游和下游未兼并厂商在纵向兼并中受损,消费者福利得到改善,而兼并厂商的利润变化取决于产业链中厂商的数量结构。

已有研究从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两方面讨论了纵向一体化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Brocas(2003)指出内生的纵向一体化提高了上游创新中研发投资的激励。Buehelr & Schmutzler(2005)指出在非对称的纵向结构中,一体化能促进下游企业的工艺创新。Chen & Sappington(2010)在Buehelr & Schmutzler(2005)的基础上进行互补性研究,讨论了下游企业不同竞争形式、不同纵向结构对上游企业工艺创新的激励。指出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下游企业进行古诺竞争会促进创新,但在伯川德竞争时会减少创新。吴刚等(2010)在一个上游垄断下游双寡头所组成的纵向关系中考虑产品存在横向差异,指出一体化对竞争企业产生市场排斥时,竞争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创新来应对这种威胁。以上研究是在同质产品假设下考察纵向一体化对企业工艺创新的影响。在关于产品创新的研究中,Economides(1999)考虑了双边垄断以及纵向质量差异的情况,指出一体化导致了更高的创新激励,但并未考虑纵向一体化对下游竞争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Farrell & Katz(2000)考虑上游为垄断厂商下游为竞争厂商的纵向结构。指出一体化企业有更多的激励进行产品创新,但该研究关注上游企业的创新行为。Heeb(2003)研究了一个必需品垄断生产商与下游互补品市场的纵向一体化,消费者效用由上下游两种商品的质量共同决定。研究指出一体化提高了一体化企业的创新激励,抑制了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该研究考虑了互补品市场的创新行为,但与投入—产出关系的市场结构仍存在差别。张福利、施建军等(2010)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分析了纵向一体化结构,指出下游双寡头企业都有提高或降低各自产品质量的动机,这取决于双方现有的质量水平。

以往对纵向兼并效应的研究多关注纵向一体化结构对企业生产性行为的影响,而对企业的非生产性行为,特别是质量差异市场中对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关注较少。质量差异市场中纵向一体化结构对下游企业特别是下游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的影响关注不够。本研究从产品纵向创新的视角出发,借助古诺寡占模型,考察纵向一体化结构对下游企业特别是下游竞争企业产品质量创新及福利效果的影响。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基本模型设定;第三部为纵向兼并对下游产品质量创新激励的影响研究;第四部分为纵向兼并的福利效应分析;第五部分为数值模拟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含义。

二、基本模型设定

考虑上游为一个垄断的中间产品生产企业(企业U),下游为双寡头企业(企业)组成的纵向结构,下游企业的最终产品生产需要上游企业的中间投入品。假设下游厂商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恰好需要一单位中间产品,上、下游企业的边际成本均规范化为0。

将下游市场中的消费者规范化为1,每个消费者最多购买1单位的产品,则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表示为:

在上述假设基础上,本文分别考察了纵向分离与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福利效果,其中用上标S表示纵向分离结构,用上标I表示纵向一体化结构。

三、纵向兼并对下游产品质量创新激励的影响研究

由上可知,上游中间产品生产商将实行差别定价,即对低质量厂商收取较低的中间产品价格,对高质量厂商收取较高的中间产品价格,以保证下游不同产品质量企业的存在。

下游企业的均衡价格、均衡产量分别表示为:

由(11)式、(12)式可知:

命题1 不同的纵向结构影响中间产品定价与最终产品产量。纵向一体化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下游一体化企业与竞争企业的中间产品价格都下降,但一体化企业的中间产品价格比竞争企业下降程度大;纵向分离结构下,高质量产品产出高于低质量产品,而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一体化企业的产出高于竞争企业。

本文采用与Heeb相同的处理方法,用产品质量提高导致下游企业利润变动来表示下游企业的创新激励。为了考察不同纵向结构对下游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现将纵向一体化与纵向分离结构下下游企业的创新激励加以比较。

由以上对不同纵向结构下下游企业创新激励的比较结果得出:

命题2 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纵向一体化结构提高了一体化企业的创新激励,而抑制了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

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一体化企业具有成本优势且产出高于竞争企业,一体化有激励进行产品质量创新,吸引偏好高质量产品的消费者。而竞争企业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处于成本劣势,此时提高质量会进一步增加竞争企业的创新成本,削弱其优势。因此竞争企业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只需维持其质量,即可获得正利润,没有进一步提高其产品质量的创新激励。

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纵向结构对下游企业的创新激励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体化结构使下游竞争企业具有成本劣势,而竞争企业的质量提升会增加创新成本,因此纵向一体化结构抑制下游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为了不使本土竞争企业面对纵向一体化结构处于竞争劣势,应减少竞争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创新成本,以保证其有激励进行产品质量创新,而不至于被驱逐出市场。

四、纵向兼并的福利效应分析

纵向兼并的福利效应分析是实施反垄断措施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企业生产性行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利润及社会总福利的分析,应综合考虑纵向兼并的福利效应,以决定反垄断规制的程度。

具有不同质量偏好的消费者其剩余分别表示为:

在纵向分离结构下,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质量效应对消费者效用水平起到主要作用,消费者消费高质量产品会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为:

命题3纵向分离结构下,消费高质量产品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纵向一体化结构下,质量差异较大时,消费高质量产品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反之,质量差异较小时,消费低质量产品获得的消费者剩余更高。

消费者效用水平取决于产品质量与价格。纵向分离结构下,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消费者消费高质量产品会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一体化企业对竞争企业产生排斥效应,其产品价格低于竞争企业,消费一体化企业的产品使消费者效用提高。因此,当产品质量差异较大时,质量效应产生作用,消费竞争企业的高质量产品获得的效用会超过消费一体化企业产品获得的效用,消费者剩余提高。反之,产品质量差异较小时,价格效应产生作用,消费一体化企业的产品会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为了考察不同纵向结构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现将纵向分离与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产品价格、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利润分别进行比较。

将纵向分离与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两种产品的价格与需求进行比较,可以得到:

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一体化企业出售中间产品的利润为向竞争企业出售中间产品获得的收益,这部分收益低于纵向分离结构下上游企业同时向两个下游企业出售中间产品获得的收益,导致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中间产品利润降低。

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下游一体化企业利润提高,竞争企业利润降低。

将纵向分离与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生产者总利润进行比较,可得到:

由上可知:

命题4 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纵向一体化结构使下游不同质量产品的价格下降,中间产品企业利润降低,下游一体化企业利润提高,竞争企业利润降低,导致生产者总利润降低。

在下游企业进行古诺竞争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结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纵向一体化结构通过产品价格影响企业的边际利润。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两家企业的最终产品价格都降低,但是相对于竞争企业,一体化企业更具有成本优势,一体化企业的边际利润上升,竞争企业的边际利润下降。另一方面,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两家企业最终产品的产出都提高,但是一体化企业产出提高的程度更大。一体化企业边际利润与产出都提高,进而带来利润增加。竞争企业产出的提高程度小于其边际利润的降低程度,导致竞争企业利润减少。

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中间产品利润与竞争企业利润都降低,一体化企业利润提高,但利润降低程度高于利润提高程度,导致生产者总利润降低。

将纵向分离与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消费者总剩余进行比较得到:

命题5 当时,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高于纵向分离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当时,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低于纵向分离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

由命题5可知,只要产品间存在质量差异,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总是高于纵向分离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福利得到改善。这是因为,消费者效用是产品质量与价格的函数。在纵向分离结构下,高质量产品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消费高质量产品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产品的低价格与高产出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效用,产品间只需维持较低的质量差异即可达到与纵向分离结构下相同的消费者效用水平。因此,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产品间只要存在质量差异,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即高于纵向分离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

社会总福利为生产者总利润与消费者总剩余之和,现将纵向分离与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社会总福利加以比较,可知:

命题6 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社会总福利降低。

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在产品存在质量差异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消费者福利提高,生产者总利润降低,但生产者总利润降低的程度大于消费者福利的提高程度,导致社会总福利降低。

由上可知,在古诺竞争下纵向一体化结构对消费者剩余、生产者总利润以及社会总福利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于规制政策的制定者要考虑到下游存在质量差异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结构对不同的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不能采取过于强制的措施,而要综合考虑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

五、数值模拟分析

针对上文所得纵向一体化对下游企业产品质量创新激励影响的有关结论,分别对赋值,通过数值模拟对以上结论进行检验。

图1 =0.5时低质量企业纵向一体化前后利润变化情况

图1为取值为0.5时,低质量企业纵向一体化前后利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其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低质量企业的利润呈递增趋势。比较纵向分离与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低质量企业的利润会发现,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一体化企业的利润明显提高,且其利润曲线的斜率大于纵向分离结构下利润曲线的斜率,即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一体化企业的创新激励是提高的,纵向一体化结构促进了一体化企业的创新。

图2为取值为0.1时,低质量企业纵向一体化前后利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其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纵向分离结构下竞争企业的利润呈递增趋势,而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竞争企业的利润成下降趋势。比较纵向分离与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竞争企业的利润会发现,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竞争企业的利润降低。观察纵向一体化前后竞争企业利润曲线的变化会发现,纵向分离结构下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为正,而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为负,即竞争企业的质量创新激励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是降低的,纵向一体化结构抑制了竞争企业的创新。因此,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前面的基本结论。

图2 =0.1时竞争企业纵向一体化前后利润变化情况

六、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构建了上游垄断和下游双寡头的纵向结构,从企业纵向创新的视角出发,借助古诺寡占竞争模型分析下游为质量差异市场时,纵向兼并的创新效应与福利效果。研究表明:纵向一体化结构促进了一体化企业的创新,而抑制了竞争企业的创新。在福利效应方面,下游产品间的质量差异并未削弱纵向一体化对下游竞争企业的市场排斥效应。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生产者总利润降低,虽然消费者剩余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是降低的。

本文考虑上下游企业间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双层市场结构,在下游企业进行古诺竞争下,纵向一体化结构的改变主要通过两种效应对下游企业的创新激励产生影响:一方面,纵向一体化结构使一体化企业与竞争企业相比成本较低,产出较高,这直接影响了下游企业的创新激励,使一体化企业有质量创新激励,吸引高质量偏好的消费者,而竞争企业则没有创新激励。另一方面,纵向一体化结构通过企业间创新激励的相互作用间接地影响了下游企业创新。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一体化企业质量提高会增加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但纵向一体化结构对竞争企业创新激励的第一种效应要大于第二种效应。综合以上两种效应,纵向一体化结构促进了一体化企业的创新激励,抑制了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

与既有研究不同,Riordan & Salop(1995)在下游生产同质产品的假定下,指出上游垄断企业的前向一体化总是导致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价格上升,而本文在下游产品具有纵向差异且进行古诺竞争的假定下,得出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中间产品价格下降的结论。Ordover et al.(1990)在同质产品假设下指出,在古诺竞争下纵向一体化不会出现市场排斥效应。但本文在下游产品存在质量差异且进行古诺竞争的假设下,产品质量差异并未削弱这一效应,纵向一体化对竞争企业产生了市场排斥效应。

研究不同的纵向结构对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实施纵向并购时,由于竞争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以及创新成本,纵向一体化将对下游竞争企业产生市场排斥效应,甚至威胁竞争企业的存在。随着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将对本土企业形成竞争压力。因此从政策层面上,政府应加大对本土高质量竞争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或提供创新基金等方式降低高质量竞争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创新成本,鼓励高质量竞争企业进行质量创新,以保证高质量企业始终保持质量优势,维持质量差异化竞争。2011年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的电信行业反垄断调查,是2008年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反垄断案例,其意义深远。中国电信在宽带接入市场中处于垄断支配地位,占据90%以上的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一方面其制定远高于市场价格的结算标准,以增加下游竞争企业的带宽接入成本,遏制竞争对手的宽带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则对其下属企业给予价格优惠,造成下游宽带市场中服务质量的差异,对竞争对手实施价格压榨。本研究表明,纵向一体化结构不仅会使竞争企业产出减少,成本增加,同时会抑制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不利于整个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但在存在质量差异的情况下,与生产者总利润和社会总福利呈现下降趋势不同,消费者剩余有可能上升。因此,反垄断机构在对电信行业中的纵向并购行为实施管制时,需综合考虑纵向一体化的福利效应与创新效应,特别是反垄断机构进行纵向拆分决策时,要考虑质量创新形成的纵向差异使得纵向一体化结构对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总福利产生的不同影响,对纵向并购实行适当管制,以保证社会福利的提高。

注释:

①此处采用与吴刚等(2010)相同的假定,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下游市场由一个纵向一体化企业和一个独立企业组成,此时,纵向一体化企业以价格w向独立企业出售中间产品。

②纵向一体化与纵向分离结构下企业间的博弈主要体现在市场结构的不同。在纵向分离结构下,市场由一个上游垄断企业U和两个下游企业组成,两家下游企业进行古诺竞争。而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上游企业选择对低质量产品生产企业实行前向一体化,一体化企业U-和竞争企业进行古诺竞争。

标签:;  ;  ;  ;  ;  ;  ;  

基于古诺竞争模型的下游质量差异纵向兼并效应研究_纵向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