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畏惧数学应用题的原因与对策论文_孙海霞

中学生畏惧数学应用题的原因与对策论文_孙海霞

甘肃省永登县大同镇第一初级中学 730303

应用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难度由七、八、九年级呈螺旋上升趋势。

一、在教学中,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应用题存在畏惧感,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

1.审题不够仔细

应用题的文字叙述大都比较严谨,细致,字数比较多,学生在审题时没有养成认真、仔细读题的习惯,也没有耐心多读几遍题目,敷衍了事地看几眼题目后,连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没弄清楚,就断然下结论认为没有做题的思路,就懒得再去思考了,干脆放弃不做了,对应用题有很强的畏惧感。

2.没有掌握做题的方法

正确求解应用题的方法就是准确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运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这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列出方程以后,题目的难度一下子降底了,大多数学生对解方程应该没有困难了。但实事告诉我们,学生在遇到应用题时,不会找等量关系,特别是隐含的等量关系就更难找到了。比如,在七年级时,学习“打折销售”问题时,其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让学生感觉很难分清,不容易理解,其实,理清思路后题目就会变得很容易,其中的“进价”就是“成本价”,“定价”就是“原价”、“标价”,给定价打折后就是“售价”,“利润”就是“售价”与“进价”的差值,而“利润率”就是“利润”占“进价”的百分比。搞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变得迎刃而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再比如九年级学习的“冰箱问题”,其中的等量关系不是很明显,需要做题者自己挖掘,读懂题目后,不难发现,“销售总利润=单个利润x数量”是这一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学生在熟读题目的基础上,找不到等量关系,就会觉得做应用题太难了,也就放弃不做了,对应用题产生了畏惧感。

3.基础薄弱,练习量偏少,对应用题的思维得不到及时的发展

一些学生在上小学时,对“路程问题”、“工程问题”、“销售问题”、“存款问题”等问题中的数量间的关系理解得不够透彻,或压根就没弄懂,在高年级的学习中再次遇到这些知识点时,感到无从下手,有难度,当学习的应用题难度加大时,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但不能够给现有的知识做基础,还会因原有知识的空缺,导致现有应用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学生的应用题的思维得不到发展,更得不到发散,没有信心,再加上不多加练习,久而久之,就会对应用题产生畏惧感。

4.缺乏做应用题的兴趣

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比较繁多,首先要审题,其次要找出准确的等量关系,然后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最后检验,做答。学生往往会因忽略某一步骤,或思考不到位,导致题目做不出来或解答错误,从而失去对应用题的兴趣。全班七、八成的学生表示应用题很难,也与对应用题不感兴趣。

二、鉴于学生因以上原因对应用题产生畏惧感,作为教师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学生存在的这一困惑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方法指导

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消除应用题特别难的念头

教师要明确表示,其实应用题没有学生想像得那么难,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会逐步形成应用题并不难的印象,从而敢于去做应用题,同时对自己也能做应用题有了足够的信心,敢做比不做要强得多。

其次,教师应激发学生做应用题的兴趣

教师在每遇到一个应用题专题时,都用最通俗,最形象的语言,配合一些情景、教具等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参与到应用题的整个解答过程中,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应用题的有趣,也会认同〝应用题并不难〞的说法,从而敢做应用题,喜欢做应用题。

最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每个数学知识点的学习,都会有其数学思想和办法的渗透,学习应用题也不例外。初中阶段应用题的解答大都利用“方程”的思想,其方法主要利用“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掌握这些方法之后,应用题将会迎刃而解。

以上是学生遇到应用题时的畏惧心理,与解决的对策,希望对学生学习解答应用题有所帮助。

论文作者:孙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  ;  ;  ;  ;  ;  ;  ;  

中学生畏惧数学应用题的原因与对策论文_孙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