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及启示_在职学历论文

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及启示_在职学历论文

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启示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44(2001)02-0027-05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的以扩充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育活动。国外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时间较长,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色,并且积累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下面就其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论述如次,供广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一、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

1.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以实施继续教育来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识。美国政府不惜巨资组织有关协会和教育专家研讨师范教育改革和在职教师素质的提高问题,先后发表了《国家为21世纪的师资作准备》、《明天的教师》等研究报告。美国2000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就是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及其专业性技能开发,要求所有教师接受培训以更好地教育学生。在英国,詹姆斯关于改革师资训练的报告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加在职教育与在职训练。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在职教师培训立法的国家。自1972年起,法国政府将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正式纳入师资培养体系,实施“六年内全国小学教师再教育计划”。国家在教师预算项目中,增加3%用于支付教师带薪学习假期,并在继续教育立法中规定:中小学教师,每年有权享受学习进修假两周;在一生的服务中,可获取累计两年的全薪进修假。[1]日本远在1949年制定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中就设专章规定教师进修制度,实施继续教育,要求“教育公务员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必须不断的努力进修”。[2]文部省又于1997年进一步改善了教师进修制度,分别对不同水平和职务的教师加以培训。另外,原西德于1970年6月公布了联邦政府教育政策报告《1970年教育报告》,指出必须在此后的十年里逐步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使之在体系上组织化,即建立一种可以使教师在一切场合均可进行连续进修的体系,并在质量上谋求进一步的提高。[3]实际上,德国历来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每次重大的教育改革都把在职教师教育的改善与革新工作作为重要的课题。

国外政府在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给予法规政策支持的同时,还专门投入了大量资金。1991-1992年度,全瑞典的市教育委员会在在职培训方面所花去的经费达4.7亿瑞典克郎。1994-1995年度瑞典教育局获得了1.28亿瑞典克郎的经费,用以教师培训和推广义务教育等。[4]法国1998年度国民教育部预算比上年度增加3.2%,主要为充实多媒体教育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5]美国国会曾于1984年根据当时的国情颁布了一条法案,决定在两年内提供9.65亿美元用于资助数学和理科教师在职进修并为这些学科的师范生提供奖学金和贷款。1985年密歇根州立大学设立了“全国教师学习研究中心”,其主要目标是帮助教师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该中心得到了联邦政府高达680万美元的拨款。[6]

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从而使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这些法规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在大量资金作为强大的物质后盾下开展得如火如荼,卓有成效。

2.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是其一个主要目标

目前,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已达到了本科层次。然而,这些国家已经进一步认识到,要想迎接未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必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美国近年来各州相继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有些州己明文规定今后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硕士学位,其中华盛顿州于1992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在申请更新教师证书时须同时具有双硕士学位,即除持有文学、理学或者人文科学硕士学位外,还须持有教育硕士学位。这便为美国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职教师应通过不断的进修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

英国目前有30所大学的教育学院(系)开设有关师资培训课程,其对象主要是一些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其多科技术学院(地位和学术水平同大学接近)的教育系,也都设有在职进修高级课程。

号称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日本更是富有先见之明,早在70年代就成立了“教育研究生院大学”,以此形式来培训中小学教师,使其达到硕士水平。最近几年又采取一些措施以“尽可能多地为在职教师提供接受硕士水平教育的机会”。例如,1998年10月,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在“关于积极活用硕士课程的师资培养,推进现职教师的再教育”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建议创设新的休假制度,改善“专修许可证”取得者的待遇,设置不满两年也可取得硕士学位的课程。预计到2010年,中小学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和专修许可证的约占教师总数的15%-25%。[7]

3.合理采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国外大多数国家除通过立法、专项拨款等重大形式外,还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参加在职培训和进修,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①奖励和重视优秀教师和优秀学校,解雇不合格教师。英国根据《1993年教育法》正式开始对教师进行评价,注入竞争活力,解雇了7000多名不合格教师。[8]1997年7月7日提出为期五年的教育改革计划,授权于地方当局可以解雇不合格的教师和关闭不合格的学校。1998年12月3日又公布了“教师,面临变革的挑战”的文件,政府计划每年拿出四千万英镑的资金奖励取得优秀成果的学校,决定从1999年开始创设表彰优秀教师的“教师褒奖制度”,设立“最优秀新人教师奖”、“最优秀初等学校教师奖”等十五种奖项。[9]布莱尔首相也非常关心师资队伍建设,为表彰优秀教师,联合16名各界知名人士,亲自做了一则“好教师,谁都难忘”的广告。美国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能力实施了优秀教师全国性认定制度,现已授予500多名优秀教师证书。克林顿总统表示要给美国最好教师报酬并表彰他们,同时必须尽快解雇少数无能的教师,在宣布构建“21世纪学校”的设想中强调联邦政府每年把150亿美元以上的教育预算主要用于“支授效果好的学校,废除没有效果的学校”。[10]

②进修和晋级加薪相联系。晋级意味着加薪,加薪又刺激进修。“没有进修就没有升薪”,这可以说是当今英国中小学教师的真实写照。为此,英国中小学教师参加进修的热情很高,参加在职进修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美国为了调动教师在职进修的积极性,建立了进修与获学位、加工资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已获学士学位的教师只要坚持进修,取得相应学分便能取得硕士乃至博士学位,工资也随之提高。

③积极实行带薪休假制。墨西哥政府十分重视教师在职培训与进修,决定从80年代开始,在职教师至少每三年要参加一次进修班的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澳大利亚政府规定,中小学教师每6-7年就有一个学期的带薪进修假期,每年至少有5天的脱产进修时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明文规定,中小学教师有权接受在职培训,在职教师连续工作5-7年,可享受一次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带薪休假学习。

4、高度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

信息网络化时代,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教师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日本文部省计划出资40亿日元,从1999年开始加强中小学教师计算机专业培训,保证每所学校要有会教计算机的专门教师,在制度上保证学校有效利用社会情报信息。英国政府认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应是具有一定的使用和传授新技术能力的人,不懂计算机的教师将无法胜任学校的课堂教学。1996年,教育与就业部实行了了提供给150名教师笔记本电脑的实验计划,随后在1998年实行了提供给一万名教师笔记本电脑的计划,首相布莱尔还于1998年月决定对信息技术培训投入六亿英镑,力图通过培训教师学会计算机和掌握因特网来改善教学工作。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国民呼吁,到2000年努力使网络连接所有的教室和图书馆”,又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强调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并许诺拨款1500万美元用以资助教育软件开发,主要对象是教师。[11]

5.突出新任教师的在职培训

在国外大多数国家,为了使新任教师更好地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政府非常重视对新任教师的在职培训。日本在《新任教师研修试行要项》中明确指出,小学新任教师研修制度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对小学新任教师来说是一种义务。日本规定,凡小学教师任职后必须研修一年。文部省于1986年5月向“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咨询有关实施新任教师进修一年的问题,根据该审议会的报告,决定从1989年起,按小学、初中、高中的顺序,分期分批的实施新任教师进修一年的制度。至此,从1989年起,新任教师研修制度开始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在澳大利亚,新教师工作的第一年里,学校会减少10%的常规工作量,有计划地安排新教师听优秀教师的课,在临近学校观摩教学,参加各种教研组织举办的活动,一年结束时对新任教师进行评估。美国考虑到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实施了新教师就职教育,年限为一年,承担者为新教师所在的学区或学校。在一年内,学区或学校会向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与培训。例如,许多学区在第一年内委派一名富有经验的老教师,负责向新教师提供各种帮助和辅导。新教师每天都应与辅导教师见面,回顾先前的工作,商讨备课、测验、评分等问题。

6.实现教师进修机构多元化

由于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为教师提供进修场所和机会的机构是多种多样的。在英国,向中小学教师提供进修活动的主要机构有: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这类机构一般都办有在职进修专业和中小学各学科业余进修班,或开设内容广泛、程度不同的教师进修课程,这种机构是英国举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阵地;高等教育学院;开放大学;教师中学;皇家督学团;教育部与地方当局。前联邦德国教师进修机构的种类也是相当繁多的。最重要的教师进修机构是州一级的教师进修中心机构,例如,黑森州设立在卡塞尔的莱茵哈尔茨瓦尔特进修学校、黑森教师进修学校;莱茵兰—法尔次州设在施佩耶尔的州立教师进修学院以及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州立学校和继续教育学院等等。各州的所有中小学教师都有到教师进修中心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除这种主要的进修机构外,还有民间团体建立的教师进修机构,各级社区组建和负责的进修机构,高等院校,遥授进修机构以及中小学校。国外这种全方位纵横交错的教师进修机构为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中小学教师进修提供了有利保障。

7.加强与职前培养的沟通,谋求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教育改革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教师素质的高层次高水平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改革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便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例如,美、英、法、德、澳等国通过国家行政的法律政策和强有力的教育行政措施来推进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和专业化,即从终身教育的观念出发,在延长职前培养年限的同时,努力抓好在职教师的进修教育,保持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关联性和连续性。澳大利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把不断扩大师范教育改革、谋求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自1990年开始,与大学教育系合伙提供职前与在职教育教育的中小学数目就一直在增长。1992-1993年,当时的工党政府将承担师范教育的一部分责任转移到中小学,将职前师范教育的60%课程安排在中小学进行。

二、对我国的启示

1.深刻认识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我国是发展中大国,教育事业比较不发达,教师学历层次不高,综合素质较低。到1998年,我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才分别达到94.6%、83.4%、63.5%。小学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12.8%,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11.8%。[12]要想在21世纪里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以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从当今时代特征来看,还是国内现实情况来看,开展中小学教继续教育意义深远,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迫在眉睫。国外的经验启示了我们,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从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的战略高度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树立继续教育的正确观念

树立继续教育的正确观念,是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先决条件。没有对继续教育的正确认识,只会延缓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降低继续教育的质量。

①转变继续教育是学历补偿教育的观念,树立继续教育是提高在职教师综合素质的观念。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量大面广,职前培养学历层次低,教师学历达标率偏低,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更低。这便使得过去一段时间内,职后教育的重心放在学历补偿教育上,以至于目前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开展继续教育就是继续进行学历补偿教育,没有搞清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在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一定要防止其步入形式化和功利化的误区,切实把工作重心定位于提高教师质量,优化教师结构,促进教师发展。

②转变继续教育是一次性的在职培训的观念,树立继续教育是持续不断贯穿一生的观念。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知识的迅速更新,信息的层出不穷,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进行进修培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就是要不断交替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时间,促使其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③转变继续教育重在接受培训的观念,树立继续教育重在个人自觉学习的观念。目前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大部分都是依靠各级教育机关和学校来组织的,以至于有些教师误认为只要是参加了统一组织的进修活动就算是进行了继续教育,殊不知继续教育特别重视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的自学活动。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13]因此,没有教师个人自学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是难以有效提高教师素质的。

3.加强立法工作,确保经费投入

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从而实现依法施教、依法促教、依法治教。1998年12月,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跨世纪园丁工程”。该工程规定3年内,以不同方式对现有中小学校长和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此,不仅国家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规,而且各省市地区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法规,从而使继续教育走向法制化轨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8个省政府颁布了关于本省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法规;有7个省由教委和省人事厅联合下发了文件。[14]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制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继续教育法规的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投入足够的培训经费来保证继续教育的开展。同时,还要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参与教师的继续教育,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和多种服务。

4.引进激励机制,创设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

①取消教师终身制,实行教师聘任制。对中小学教师的任用一定要慎重,严把质量关,执行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优秀教师应优先考虑并给予优惠条件。对那些无真才实学、思想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的不合格教师应及时解雇。

②特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为了调动中小学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一方在要把教师的进修与进修后的加薪、晋级与岗位流动联系起来,从而使教师的进修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主要的一方面是要使教师意识到继续教育是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个人人格不断完善的内在需求。换句话说,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个人的发展,教师应接受继续教育。

③积极实行带薪休假制度。中小学教师带薪休假是教师的一项权利,各极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小学校应予以积极保障。进修期间,工资照发,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物质帮助与精神支持。

5.加强新教师的继续教育

通常情况下,刚毕业的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理论较为丰富而实践经验比较缺乏,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的责任感意识不强,对中小学校的现实状况了解不够不深,还有我国现行师范教育体系存在的一些弊端导致相当一部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一般、专业知识不扎实、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不坚定、人生价值趋向重个人利益等,这一系列状况都使得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小学新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以尽快使他们适应自己的工作需要。对新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师德教育并注重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形式可以是观摩优质课,组织老教师经验交流会和介绍优秀教师的教育事迹等。

6.重视教师计算机能力的培训

21世纪将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实际上就是传递信息。能否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将成为未来人们工作和生活所必须的基本能力,对于肩负培养面向21世纪现代化公民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帮助学生处理和利用信息显得尤为必要且刻不容缓。国家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利用计算机的能力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到2003年45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应用技术应达到“初级水平”,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应达到“中级水平”或“高级水平”,未达到以上要求的中小学教师(边缘地区除外),将被视为不合格教师。国外的成功经验也告诉了我们应重视教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因此,各级教育机关和学校应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构建一个有效的计算机培训体系,投入足够的资金,配备一支优良的计算机专家队伍,分批分重点的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

[收稿日期]2000-12-20

标签:;  ;  ;  ;  ;  ;  ;  

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及启示_在职学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