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机制研究_人力资本论文

企业组织、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机理的对策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论论文,经济增长论文,机理论文,关系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市场化道路坎坎坷坷的严酷现实和新古典经济学指导实践明显的力不从心,7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研究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实质性变化──离开贝克尔(G.Becker)的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开始普遍重视企业组织的作用。1993年诺内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D.North)在其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中一再强调“除非现有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就不会简单地发生”,则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但是,时至今日,对于企业组织为什么会存在,其演变趋势如何,由什么因素决定,它与市场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对于我国,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理论上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市场经济本质规律的把握,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本文尝试用对策论方法研究上述问题。本文分为三部分:(1)模型的经济理论基础:(2)模型及分析:(3)结论与讨论。

一、模型的经济理论基础

最早意识到对企业本质进行研究的人是罗纳德·科斯(Coase,R,H)。后来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科斯,30年代在福特公司实习后提交了一篇题为《企业的本质》的论文,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后经威廉森(Williamson,O.E)等人的发展,这一理论日渐羽翼丰满,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在科斯等看来:存在着使用市场机制必须付出的代价,其中包括信息成本,制定协议成本及监督协议执行的成本,统称之为交易费用(transaetion cost)。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有些商品到市场去买不如自己制造时,就出现了企业;企业扩大规模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以增加利润,当然同时也增加了管理费用;当节省交易费用的边际好处被管理成本上升的边际坏处抵消时,企业组织规模不再改变。

交易费用学派这种思路是我们构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对于任何一种商品,如果买比制造更合算,理性的经济人肯定会选择前者,因而企业的出现必与交易费用有关。我们将这一观点等价成:只有当企业产出比交易费用大时企业才有真正收益,才有利可图。

如果用上述思想去分析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应该说已经意味着问题的全部。但既然企业是利润的追逐者,若面对的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交易费用就绝非唯一考虑的因素,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便是市场结构──当企业处于垄断地位时,就可以获得远比交易费用的节省大得多的垄断利润。而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此时,垄断利润往往是企业出现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动因。

企业追逐利润一向被视为无需检验的公理,但为什么企业的出现就会有利润产生呢?总括起来,我们认为:企业较之个人更能享受到专业化分工的好处,这种好处就是递增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令我们叹服的是,早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就在其不朽名著《国富论》中用缝衣针工厂的例子分析了专业化分工问题。指出分工是生产率进步的源泉。遗憾的是,20世纪新古典经济学不断把理论推向精细化、公理化的同时,丢弃了这一宝贵思想。

重提亚当·斯密这一思想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兰·杨(Allen·young)。早在20年代,杨就敏锐地注意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否定规模报酬存在这一致命弱点,指出递增规模报酬是经济学的中心话题,是普遍存在的。1979年诺贝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进一步深化了杨的思想。在充分肯定递增规模报酬普遍存在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了专业化分工不仅仅是亚当·斯密的工人技能的专业化,工序的专业化,更包括专业化的管理,专业化教育,科研、服务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指出通过企业组织的协调,可以使递增规模报酬与市场竞争相容。在为1985年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年会提交的论文中,舒尔茨高呼“万岁,阿兰·杨!”并再度阐述递增规模报酬的来源就是人力资本投入的学术思想。

至此,我们再回过头来仔细拜读《西方世界的兴起》,会明显地感受到经济学大师之间有着多么令人折服的异曲同工之处。

二、模型及分析

用模型研究企业理论,市场理论及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均已较多,但综合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文献尚非常之少。杨[5]及所附参考文献对这类问题开始涉及,但杨的文章不是从企业组织出现和演变与市场关系的角度追溯经济增长的根源,其它如Arther[1],Barzel[2],Romer[4]等也发表一系列文章,同样均未从打开企业组织这一新古典理论中的黑箱出发探讨经济增长问题。Kimsunwoong[3]是我们所见的一篇从企业组织出发探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章。我们的文章的数学处理参考了此文,与之不同的是,我们较之多考虑了交易费用,市场结构等因素,因此,我们对企业理论的研究可弥补该文不能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对企业演变趋势的解释欠全面、以及不能最终得出如何获得社会财富的增长途径等方面的不足。

我们从人力资本入手。人力资本的投入有深度,广度之分。深度衡量专业化分工“专”的程度,而广度则衡量“分”的程度与灵活性与适应性问题,理论上讲深度和广度方向上的投入均能引起递增规模报酬,而深度方向的投资更明显些。但如考虑进资本投入总量的有限性,针对深度方向投入所产生的生产率提高而言,无疑广度方向的投入是负效果的。但随着深度方向投入的增加,适应性就变差。如深度方向投入人力资本后找不到发挥功能的地方,则一方面生产率提高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投入的人力资本也无法回收了。因而,在事实上,在人力资本的深度与广度投入上必存在某种折衷。既能使得风险小些,又能保证有足够高的生产率。

现在我们建立一个两阶段模型。出于重点考察组织、专业化与市场关系的需要及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意义,我们主要考虑劳动力市场。

假定劳动力与厂商均采用非合作对策中的纳什策略。在第一阶段由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的投入,在第二阶段,企业被组建生产,劳动力市场形成,劳动力获得工资而厂商获得利润。

假定劳动力在未进行人力资本投入之前只有天赋特征的差别而无能力差别。比如有些人适合当医生,有些人适合做程序员,或有些人适合管理医院,有些人适合管理钢铁厂等。劳动力可以选择人力资本的投入,但不能选择天赋特征,其能力的差别均源于人力资本投入组合不同。我们不考虑劳动力会在天赋特征以外的领域投入人力资本,比如一个自知本该做医生的人误打误撞向程序员方向发展并投入人力资本,则理性的厂商必雇佣那些天赋特征为程序员的人力资本投入者,而这个误打误撞者一方面无程序员方面的雇主,另一方面由于对医务方面投入的人力资本少,又面临失去医生职位的危险,这与劳动力理性假设相违。

假定经济环境中有N个劳动者,专业化是他们唯一选择,他们只生产一种商品,价格为1,然后到市场上竞争。

为了分析问题方便,我们假定劳动者处在周长为1的单位圆上,具有相同天赋特征的劳动者,在同一弧段上,可以用标号弧段的方法区分开不同天赋特征的群体,而不同弧段的排列顺序以天赋特征相似为原则。

设在第一阶段劳动力专业化深度方向人力资本投入为Iint,广度方向人力资本投入为Iext,由于深度与广度之间的投入存在着交叉效果,总的人力资本投入一般不等于两者之和,而是两者的函数I(Iint,Iext)。在风险中性的前提下,劳动力追求其预期工资与人力资本投入差值即净工资额的最大化。

假定人力资本的总投入与深度及广度方向的投入均正相关,边际总投入也与深度及广度方向人力资本投入正相关,且I(·,·)海森(Hessian)阵为正定。以上说明I(·,·)为凸函数,其经济学意义上是指人力资本的深度与广度方向投入的凸组合亦在可能的投资范围内。

在第二阶段中,如果厂商雇佣的劳动者与其要求有差距,企业就要进行在职培训,投入人力资本。由于厂商所需的劳动力与那些不需在职培训的劳动力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我们同样可以设想各个厂商也处在与其需要的、不必在职培训的劳动力相对应的单位圆弧段上。

当一个劳动力被特定厂商雇佣以后,其生产率取决于他的天赋特征与厂商需要的差别δ,及人力资本投入,令其生产率为:

由于厂商与劳动力分布在同一单位圆上,δ值只能是半圆或劣弧段,否则厂商就可以另外雇佣到生产率更高的劳动力。

因此,当厂商雇佣到弧段S上的劳动力时,这些劳动力总的生产率应为:

即存在递增规模报酬。

厂商在组建企业之前,必定先将其组建企业的预期产出与购买欲生产商品的交易费用进行比较,如果产出小于交易费用,意味着厂商雇佣劳动力组建企业生产产品肯定不如直接到市场上去买。设交易费用为T[,c],令Y为企业产出,则可将上述思想用公式写成,当X<T[,c]时Y=0,当X>[,c]时,Y=X-T[,c],即交易费用是一笔不可回避的支出,必须扣除,才会有产出。

我们再进一步简化以便分析,引入对称性条件:考察一种特殊情况,设所有劳动力投入的人力资本结构相同,所有企业占据单位圆上相等的圆弧段。

这样,在第二阶段。劳动力的生产率取决于他被哪家企业雇佣,即取决于厂商工作要求与劳动力天赋特性的差别。比如妇科医生被饭店雇佣,其产出率就低,被口腔医院雇佣就高些,被妇科医院雇佣产出率最高。我们已经知道,单位圆上,两个弧段的距离表征了他们之间天赋特征差别的大小,现在考虑第二阶段有固定数目的企业并各有其对劳动力天赋特征的确定需求,则在劳动力市场上,厂商与劳动力进行讨价还价,厂商与劳动力均采用纳什策略,劳动力选择使其净工资(工资收入减去人力资本投入)最大化的企业工作,厂商雇佣净产出(产出扣除在职人力资本培训支出)最大的劳动力。设第二阶段有足够多的企业,使得每个劳动力至少有两个企业进行选择,又假定企业所能接受的最大天赋特征差别为d,我们称之为企业的市场域,取一典型企业,若讨价还价后劳动力工资为W(δ),则企业利润为:

又我们认为在第二阶段的竞争中,企业的进入没有固定壁垒,企业都在追求对市场结构的改变获得垄断利润,当垄断利润为π[,0]时,足以吸引其它企业进入,当垄断利润低于π[,0]时,将有现存企业退出或转产,则可以将π[,0]作为竞争均衡利润,这里π[,0]一般不会为0值,因为面对的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企业会以垄断利润为主要目标不断开拓新市场、新领域以谋求更大收益,而不会停留到0经济利润水平坐以待毙。则均衡利润方程为上式π(δ)被π[,0]替换。与之相应,生产函数亦调整为:当X<T[,c]+π[,0]时,Y=0;当X>T[,c]+π[,0]时,Y=X-T[,0]-π[,0]。

现在我们讨论劳动力工资的确定规则。

设一劳动力天赋特征与厂商要求相差δ,均衡态企业所占单位圆弧长均为H,则这个劳动力与相邻企业(即他不被特定企业雇佣时最可能雇佣他的企业)对天赋特征的需求差距为2H-δ,那么对于任一劳动力而言,与和他天赋特征相同的企业签约(或最相近企业),

根据纳什谈判公理,厂商与劳动力关于工资的谈判结果是使厂商雇佣与其工作要求相同(或最相近)的劳动力的净盈利与劳动力被相邻企业以同样工资雇佣的剩余,即使得:

由这些式子我们看到:随着劳动力市场规模的扩大,专业化水平(深度方向投资)提高,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垄断利润也具有同样效果。而且随着劳动力市场规模的扩大或交易费用减少,或垄断利润的降低同样会使得均衡态时企业数目增加,劳动力收入亦增加。

这些结论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比如,劳动力市场规模扩大,将导致择业竞争加剧,促进专业化水平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则企业净产出增加,劳动力谈判地位也改善,企业净产出的增加会吸引更多的厂商进入,劳动力谈判地位的改善则有利于其获得更高的工资。再比如交易费用降低,企业更容易进入获利,加速了对专业化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劳动力专业化水平提高,增加厂商获利、工人工资。又比如垄断利润水平降低,迫使企业不断开拓新领域,企业数目增加,垄断利润水平降低又迫使企业增加了对专业化技能高的劳动力需求,企业给高专业①化水平劳动力的优厚工资又会促进劳动力深度方向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

现在我们考察企业组织的演变趋势。

均衡时,企业雇工规模E为:

这说明随着劳动力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规模(包括对专业化劳动力的雇佣及产出)亦增加。

从E及Y的表达式中可见,企业规模由劳动力市场规模,交易费用、垄断利润及专业化水平决定,若令T[,0]+π[,0]=0,则有E=0,Y=0,此式说明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垄断利润与交易费用的综合作用。

再由E及Y的表达式,可知:

这说明,只有当垄断利润与交易费用之和小于某个由劳动力市场规模及专业化水平决定的临界值时,高的交易费用及垄断利润才有可能增加企业的实际产出,否则为负效果。

综合考虑,企业必以实际产出最大化为背景。对于一定市场规模及专业化水平,交易费用或垄断利润水平太高均无好处。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组织仅在近代才出现。传统社会里,专业化水平低,交易费用巨大,使企业产出异常小,因而无法存在。而科斯等人的理论对此问题却难以解释清楚,比如:传统社会的管理费用非常大吗?显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当然我们应进一步强调这里的专业化意味着管理、组织、生产等方方面面,其水平受人类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影响。

最后,我们考察全社会的总产出Y[,total],由于:

这与前面的一阶条件略有差别,后者的专业化水平比前者要求高。说明仅靠竞争并不能达到社会总产出最高速增长目标(即max Y[,tata]的一阶条件不能被满足)。因为在竞争的环境下,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劳动力不会把全部人力资本投入到深度方向上。而从社会总产出的角度看,采取措施提高专业化深度方向的投入,是促进社会总产出增长的又一有效途径。而所谓专业化深度方向的投资不过就是科学教育,岗位培训的投资。

三、结语

市场经济下,企业存在的原因在于市场运行存在交易费用和市场结构变动能为企业带来垄断利润;企业利润的源泉是递增规模报酬;企业规模由交易费用,市场结构及专业化分工水平,劳动力市场规模决定;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扩大,交易费用的降低及市场结构的改善(π[,0]减小),专业化水平会提高,劳动力收入增加,社会总产出亦增加。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渐渐意识到:运用对策论方法研究企业组织、市场及经济增长关系问题使我们进一步拓宽了视野,也说明了数理研究方法的独到之处。

组织,市场及专业化问题是经济学中的大问题,需要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对组织形式,动态化及学习效应,专业化的更精确地刻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对市场机制本质的认识,是我们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意义重大,不容忽视。作者不揣绠短汲深,意在抛砖引玉,相信在广大系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领域定会硕果累累。

注释:

①详细推导可参阅参考文献[6]。

标签:;  ;  ;  ;  ;  ;  ;  ;  ;  ;  ;  

企业组织、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机制研究_人力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