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作文论文_赵洪海

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作文论文_赵洪海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怀周学校 256654

初中语文不仅是初中各基础学科的基础,更是人文教育的宽广舞台。目前“关怀人文,关注人性”的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逐渐深入人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受到普遍关注。中学生理应从语文一科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人文关怀,成为一个同时具有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我们看一个学生是否有一定的素质,不能光看他从别人那里学来多少东西,而应看他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学生作文的好或差,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尺度。因此,语文教师应把指导学生写好文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欲作文,先做人。这是我的作文原则,也是我要求学生的作文原则。我在作文教学中大力提倡同学说真话,舒真情,写作文以“我”为中心,即“以我眼看,以我脑思,以我手写,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决不人云亦云。

传统作文教学一般由“出题-写作-批改-评定”四个部分组成,结果导致学生不愿作文,怕作文。原因何在?一是对作文无兴趣;二是肚中无物,无东西可写;三是作文基本功没练好,不能把别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兴趣”尤为重要,有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觉作文,想办法把头脑中的材料组织起来,逐步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如果学生对作文无兴趣,甚至厌恶作文,那么,即使你硬逼他写,写出的东西也是不成东西的“东西”,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来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在思想上激励学生,引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在教学中,我首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明白作文的意义:向学生讲写文章与个人成才的关系,我举著名作家刘绍堂在读初中时,因写作《青枝绿叶》被评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后来被培养成新中国文学人才的事实,使学生明确作文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向学生讲写文章与人生的关系,我举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中国女强人张海迪两位身残志坚的青年如何以写作为党为人民做贡献,使人生显得灿烂辉煌的事实,使学生悟出作文对人生的价值;向学生讲写文章与现实的关系,我举一些在校学生写文章投给报刊,发表后取得稿费,既改善生活,又勉励自己继续努力学习以“更上一层楼”的事实,使学生懂得作文的效益;我举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偏重擅长作文的人的事实,使学生明确了作文的重要性。

经过对学生的这些教育后,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了作文的重要性,每名学生都积极希望自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盼望作文课的到来,以给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

二、在实践中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在提高学生对作文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在作文教学中,我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例如,在教学生进行记叙文的写作时,通过看录像引导学生总结出刻画人物形象需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等方面来描写,然后,通过看照片、观察人物模特来训练学生描写人物外貌的能力,通过看录像、小品来训练学生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能力。

有时,我还领着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去观察大自然,感受生活,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例如,说明文的写作,学生感到较为棘手,在写作《我们的学校》时,我领着学生在学校内转了一圈,每到一处,便启发他们的写作思路,结果,这次学生写的作文水平较之以前大有提高。

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学生组建文学社,出社报,组选学生优秀作文“出版”,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受到大家的欣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在写作文时,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组建自己的学期作品集,一学期下来进行优秀作品集评选,并在家长会上展示,这让学生在写作时更加细致,提高了对自己作文的要求。

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了作文课的乐趣,使学生不再怕作文,而是愿意作文,乐于作文。

三、在评改上激励学生,引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作文评改中,我利用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学期我对每一名学生的作文坚持面批1-2次,直接指出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明确了自己在作文上的努力方向;除面批外,我还组织学生互批,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我进行再一次的评改,使学生在评改别人的作文中发现作文中易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在面批、互批的基础上,我还组织学生集体批阅,即每次作文后找出一两篇典型的文章,或印发给学生,或通过投影显示,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然后进行修改,使学生提高了分析作文的能力。

多样式的作文评改,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为作文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激发起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作文的质量也随之提高了,至今我指导的学生作文已有数百篇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或在各种大赛中获奖,这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热情,促进了作文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在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只有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才能真正地有生命力。作文教学这棵大树只有扎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才能越长越茂盛,否则只会成为无土之木、无源之水。

论文作者:赵洪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  ;  ;  ;  ;  ;  ;  ;  

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作文论文_赵洪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