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3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诸多城市都纷纷开始地铁工程建设,以解决人流量较大引发的交通堵塞问题。因为其交通方式的便捷性较强、运输量大、速度快等的优势,促使地铁建设工程飞速发展。但是因为地铁工程施工中,需要设计地下工程,诸多城市原本的地下管线被无端的收到干扰、毁坏,严重的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就结合作者实际的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地铁土建施工对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
关键词:地铁工程;土建施工;地下管线;保护
前言:本文主要针对一些城市地铁地下管线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改进与防护方法,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部分参考意见。
1 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地下管线受损的原因
1.1 由于设计规划中存在不合理性。造成城市地铁线损坏的原因从侧面分析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城市规划不够超前化,只为了解决目前的困难而未设想未来的需求从而更加合理的设计建设,很多的豆腐渣工程甚至是一边设计一边规划一边建设,这种不严谨的做法使得地下管线设计杂乱,没有层次性可言。 第二,许多之前设计的地下管道管路已经跟不上时代所规划的新标准和新要求。这样的设计安全性极低,不仅是给施工单位带来了风险性,同时也给消费者埋下了安全隐患。三是因为对于现存的地下管道没有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录入系统,这样导致了当有新的工程项目需要介入之时,查询不到相应准确的数据可供参考,使得这些工程只能根据印象或者经验进行盲目施工,从而大大增加了对于现存管道管线的损坏可能性。
1.2 对于现存的地下管道缺乏规范的管理。城市地下的管路线设置由于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且数量庞多,种类复杂,并且分由许多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因此在整合现有资源信息方面十分的不容易,给地铁施工设计时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在工期建设时间紧急的条件下,只能粗略的进行统计和规划,许多未能统计的管道线路则很容易被损坏。
1.3 不明管线,施工之前未迁移或施工中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致使管线损坏发生这样的情况可以有以下的几个方面:管线铺设的时间太过长了,没有任何材料表明管线的存在,实际上它还在被使用,但因为考虑到保密等问题,就被施工人员误认为是废弃的管线。另外就是一般图纸上并没有清楚地标明规划设计管线的位置,与工作人员的竣工图有很大的出入。或者是原来的管线工程并没有得到验收,没有相关的竣工图,导致这些管线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实际的管理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施工中规划设计图并没有标明,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以上的这几种情况,都会发生因未对管线进行事先搬迁或保护而导致管线损坏的事故,而且这些事故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2 地铁土建施工中的管线保护方法
2.1 临时改移法
如果碰到的管道线路不复杂的情况,可以考虑临时改道,在这个过程中,应当严格注意保证管道线路的完整性和接头处的方式问题,并临时安装一些有利于保护管道受压的装置,比如设置一些伸缩节等等,并且在施工完成之后再完好无误的将其位置恢复。但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合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线路,并且对于迁移加固的费用不大的工程方可实施。否则应该酌情考虑其他更为合适的方法。
2.2 卸载保护法
在施工的过程中,如若遇到地下管线,应当先将其挖出,并将一切线路上的重力物移除,降低其受力,从而保护管道不受挤压。
2.3 悬吊法
遇到那些不利于迁改和不易于协调的地下线路,在经过准确的风险评估之后,确定其可实施性,可以考虑采用悬吊的方法,悬吊梁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这种方法必须注意要全程监测吊索的因变形而伸长的情况,确保吊索对土体形体的不造成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隔离法
如果遇到地下管线深度较大的情况,可以在施工之前,借助旋喷桩、搅拌桩和树桩等等形成隔离体系,达到固定土体的目的,从而阻断水力干扰。对于那些浅位置的管线,则可以借助简单的隔离槽装置,使管线与施工过程相隔离,不受其干扰。
3 加强地铁管线施工质量控制
3.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地铁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区域的地下管线进行复查,复查方式为超声波结合坑探、物探,复查内容包括地下管线的所属单位、运行情况、种类、修建年代、口径、接口、材质、标高、位置和情况。同时,要注意与地下管线产权单位进行协调。众所周知,地下管线改移过程中涉及燃气、电力、石油、市政、电信、自来水等众多产权(管理)单位,报批与协调手续复杂,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来与这些地下管线产权(管理)单位进行协调,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办理相关报批手续,保证满足各方要求。
3.2 地下管线改移
地下管线改移工作务必要委托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基于不同种类管线的施工要求、设计施工要求,采取顶管法施工、暗挖法施工、明挖法施工。要基于交通影响最小的原则来设计管线改移方案,必须跨越道路施工的,则采取夜间施工或者顶管法施工;若夜间施工不能完成,那么在天亮前务必要将钢板铺设在沟槽上,同时要做好交通导行,以便确保车辆能够正常通行。地下管线改移工作完成前,严禁围护桩施工、土方开挖等作业,将明显警示标志设置在管线区域。地下管线改移工作完成后,要将原有管线予以拆除后,再行下道工序作业。
3.3 地下管线原位保护措施
(1)围护桩施工阶段。围护桩施工前,要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管线的实际位置予以确定。
(2)结构施工和土方开挖阶段。土方开挖时,先将管线两侧土方及管线上方土方挖出,在开挖至管底时,要基于悬吊方向来进行间隔掏洞。
(3)土方回填阶段。土方回填时,若管线下方空间可以通行压路机,那么可行压路机压实,但留有安全距离,特别要注意避免填土机械(如推土机、压路机等)对地下管线进行刮碰。若管线下方空间不能通行压路机,那么必须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人工平整土方。
3.4 改移后的管线保护措施
(1)围护桩施工阶段
①为了保证地下管线安全,在围护桩施工前,要详细勘察基坑范围内地下管线的埋深、位置等,并编制详细的管线勘察报告。②开钻前,务必要行管线探挖,施工方法可采用人工挖孔方式,每个孔的孔深≥5 m。同时,要将警示牌、警示锥设置在孔口周围,牌上标明管线的方向、深度、类型。
(2)土方开挖影响范围内管线保护措施
主要采取监控保护措施,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汇总;预测地下管线的位移、沉降趋势;一旦发现数据与警戒值较为接近时,那么应该及时报警,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地下管线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地下管线允许沉降控制值和地下管线允许位移控制值,也可对管线轴向应变、接头转角、管线曲率、地层变形与管线变形之差、最外层纤维的挠应变、弯矩等设置控制指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铁工程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涉及的内容广,情况复杂。地下管线的有效保护要依靠市政规划设计、管理和施工等多方面的综合方法才能有效进行。目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管探技术和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为建立从设计管理到施工的综合的管线保护措施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孙雍容,李凤菊.地铁施工应急预案编制及坍塌事故预案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24(01):111-114.
[2]习永立.地铁施工中防水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3(03):65-68.
论文作者:徐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管线论文; 地下论文; 土方论文; 地铁论文; 情况论文; 土建论文; 压路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