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的电力信息化实现与发展论文_马腾 谢鹤

山西晋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文章首先对当前电力信息化状况加以分析,并且指出了存在于该环境之中的应用和发展不足。而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云技术体系框架,对于推动电力领域信息化的相关认识,和项目建设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关键字:云;电力;信息化

我国社会的发展,从客观上要求更为稳定的电力供给。这种状况不仅仅要求更大容量的电力生产能力,同时也对电力供给过程中,供需平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信息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信息系统在电力领域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近年,云技术的大量涌现,更加推动了电力信息化的蓬勃发展,这对于优化电力配送体系,平衡电力供需环境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价值。

一、现行电力信息化状况分析

新型电力需求环境的出现,从客观上成为了推动我国电力改革深化的重要动力。为了迎接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挑战,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通过实施国家电网“SG186”工程;而进入“十二五”阶段,更加提出了打造“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战略发展目标,直接指明了电力体系信息化建设这一重要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云计算也成为电力信息化实现的重要手段。电力体系本身受到需求的拉动作用,呈现出强劲的发展状态,而庞大的体系本身必然意味着在信息领域中映射为繁杂的数据环境。较以往更多的状态数据和相关信息涌入到电力信息化系统之中,想要对其展开有效的分析,获取其内涵价值,就必然要引入云计算技术。

通常认为,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其存在的价值,是将网络环境中的众多资源放置于资源池环境中,并且实现优化利用和配给,在此基础之上均衡网络环境中的安全运算能力,同时平衡数据传输需求和分析。

对于我国电力信息系统而言,当前的信息化水平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云技术领域仍然存在极大不足。具体而言,首先在数据的采集领域,电力信息化水平较高。相对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在二次设备的敷设领域有着良好表现。同时相关领域的设备技术成熟稳定,因此电力信息体系中的数据采集总体而言比较到位。但是进一步对这些数据的加工处理领域,就存在相对明显的不足。其一,标准的制定比较落后;其二,数据资源的深入利用程度有限。对于前者而言,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偏低,缺乏竞争和提升意识,成为造成标准化程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信息化领域之中,相应的标准建设落后导致信息系统管理能力、应用支撑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均有不足,各项指标体系甚至有闭门造车、照搬照抄的严重问题发生。标准体系作为驱动工作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指向依据,其自身的价值不言而喻,脱离实际发展环境和需求状况的标准制度,必然无法满足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于客户需求的契合也同样存在不利影响。而对于后者而言,虽然大量的电力网络设备工作信息,以及电力需求环境特征信息能够被有效地采集上来,但是想要通过这些数据实现对于电力供配网络乃至于电力供需环境的客观分析,从而形成进一步优化和推动其发展的依据,仍然需要更强大的力量。除此以外,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以及资源优化利用,也成为当前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重点。

二、电力信息化体系中的云技术应用与其价值

云计算的应用,除了能够有效面对当前海量数据环境,提供更为深入的数据分析,优化告警触发等,在实现全网各类资源的利用优化,缓解资金短缺等问题方面同样功不可没。引入云思想之后,能够有效地通过消耗相对较少的资金,来获取既有设备的最大化效用。

引入云技术,最为突出的价值就是可以通过云端的虚拟技术来实现对于电力资源池的构建,从而进一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这种资源不仅仅包括电力网络中的供配送容量,更加包括电力信息系统中相关计算资源的优化利用。而在信息系统之中,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包括对于网络环境中安全运算能力的重新分配与优化,以及对于电力设备等相关方面状态数据的分析,都应当包括到这一思路之中。而从安全的角度看,云技术还能够提供统一的镜像管理,提升镜像文件的存储效率,优化定位准确程度,为电力信息系统客户端的高效数据访问提供坚实基础。最后,云环境的快速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支持起更多面向客户端的应用,提供多样化和更为完善的服务。

在电力系统云环境结构中,IT基础设施层包含了各类小型机、服务器以及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形成硬件层面的云环境资源池。这些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在云资源环境中形成数据映射,从而实现进一步的控制与管理。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则负担着包括虚拟机管理、资源动态分配控制、智能控制、海量数据存储优化、资源发现与整合、资源监控以及镜像管理等。进一步,在整个云体系最上层,是面向用户的诸多应用,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方面,资源优化用于实现用户对于虚拟机以及存储资源的控制,镜像管理包括镜像存储、检索、备份、更新等,环境控制则包括集群弹性伸缩、服务度量引擎以及服务等级管理等,而最后的环境监控,则主要负责对云计算环境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控,发现不良状况的时候及时告警并且推送信息。

综合云环境逻辑框架,以及我国当前电力环境的发展特征,可以发现,标准化建设、云平台以及应用构建,是电力信息化需要重点关注的重点。标准化的建设,需要在切实了解电力系统自身发展方向,明确信息化系统建设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落实和确定,并且这一切都需要围绕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以电力事业的发展和更好地实现面向社会电力需求环境的服务为准则。而对于云平台的建设,当前基本已经实现了前期数据体系的完善,即云资源环境已经基本得到确立,当前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建立起基于资源数据的良好管理与控制。而这种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算法的实现,也必然要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电力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重点对待。最后,云环境中,上层应用的建设同样不容忽视。应用作为电力信息系统与工作人员之间的重要接口,发挥着客观反映电力系统工作状况,并且获取和执行来自于相关工作人员指令的重要作用。因此想要实现对于电力系统工作状况的更多了解,并且有效展开对其的控制,有必要积极推动上层环境中应用的建设。

三、结论

云技术作为当前信息环境中的新兴技术,其出现和应用必然会给电力信息化带来新的生命力,只有客观审视其价值,才能使其有效融入电力领域,才能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彪.电力信息化现状及发展.信息与电脑,2013,(2):66-67.

[2] 吕燕,刘椿枫,肖政,李泽钧.云计算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电力信息化,2012,10(7):80-83.

[3] 赵刚,谈学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实践.硅谷,2015,(3):4-5.

论文作者:马腾 谢鹤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云环境下的电力信息化实现与发展论文_马腾 谢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