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感染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_马立宗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红河州 661199)

【摘要】目的:了解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1年1月至16年11月住院病房送检胆汁标本中分离的192株病原菌,用DL-96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92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37株(占19.3%),革兰阴性杆菌155株(占80.7%)。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93株(占48.4%)、粪肠球菌18株(占9.4%)、屎肠球菌14株(占7.3%)、肺炎克雷伯菌11株(占5.7%)。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43.0%;结论:胆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粪肠球菌,应根据两种不同细菌的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胆道感染;胆汁;病原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19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onghe Prefecture of bile from patients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pathogens and drug resistance,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37 strains of gram positive bacteria (19.3%), 155 strains of gram negative bacilli (80.7%).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Escherichia coli (48.4%), 18 strains (9.4%), 14 strains (7.3%), and 11 (93). Escherichia coli producing 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s (ESBLs) detection rate was 43%; according to two different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Key words】Biliary tract infection; Bile; Pathogenic bacteria; Drug resistance

胆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胆汁培养是首选培养的方法。本研究对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病房送检胆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胆道疾患抗感染医治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科收治住院胆道感染病人送检的胆汁穿刺液中剥离培养的192株病原菌,同一病人多次送检取第一次分离株。质控菌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都从我省检验中心购买。

1.2 试剂和仪器

由珠海迪尔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DL-96型鉴定系统,Bactec/Alert 3D配套血培养瓶以及全自动血培养仪由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麦康凯平板、血平板。

1.3 细菌的鉴定、培养细菌的常规标本

分离培养依据(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为准则。胆汁的培养需要在无菌状态下采集,分别注入厌氧和需氧瓶,每瓶至少1ml以上,置Bactec/Alert 3D自动血培养仪来培养,细菌生长时仪器会自动进行报警。阳性标本涂片染色并转种麦康凯平板和血琼脂平板,35℃、5%CO2培养箱培养要过夜。

1.4 药敏试验

用微生物鉴定系统DL-96对分离菌株行药敏检验。革兰阴性菌药敏检验则选用DL-96E药敏板;革兰阳性菌则选取DL-96STAPH和DL-96STREP药敏板。真菌采用DL-96FUNGUS鉴定板进行。

2.结果

2.1病原菌的分布 192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37株(19.3%),革兰阴性杆菌155株(80.7%),检出率前4位的细菌依次为粪肠球菌18株、大肠埃希菌93株、屎肠球菌14株、肺炎克雷伯菌11株。病原菌分布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构成比(%)

2.2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分离出的细菌中可以看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是主要的两种细菌,其药敏情况分别见下表2、3。

表2 大肠埃希菌药敏情况

3.讨论

正常情况下胆汁是无菌的。在胆汁内发现的细菌被认为是来自门静脉或直接从肠道经Oddi括约肌反流进入胆道,因此,肠道细菌易位被认为是胆道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1]。胆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对于胆道感染患者要常规进行胆汁和药敏实验,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和临床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2]。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最主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占所有培养出的细菌的48.4%,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为43.0%,这一点与上述观点相符,大肠埃希菌属于革兰阴性菌。从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统计结果来看,耐药率最高的分别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三者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其次是头孢呋辛、头孢曲松,两者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耐药率在60%以上的抗生素有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高耐药率可能与频繁使用该类药物有关,需注意的是,从统计上看,四代头孢比三代头孢耐药率更高一些,建议治疗选两者时可先考虑用头孢他啶。耐药率由高到低的抗生素还有庆大霉素、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别指出的是,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零,两者的敏感率均为100.0%,说明此类药物治疗效果非常好。约16%的医院尿路感染由肠球菌引起,肠球菌血症常与多器官转移性脓肿及高死亡率相关。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其他肠球菌则较少见[3]。从粪肠球菌的药敏结果来看,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其次是青霉素,而敏感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高浓度)、利奈唑胺,均达到100.0%,说明治疗粪肠球菌的可选择药物比较多。但在临床上治疗时,还需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尚红,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论文作者:马立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胆道感染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_马立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