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晓熠 (永州市中心医院 425000)
摘要:目的 从呼吸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对34例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34例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呼吸功能锻炼护理结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焦虑、抑郁症状等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优,且观察组的PEF、FEV1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阻肺的患者,采用呼吸功能锻炼结合饮食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其肺功能,该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功能锻炼;饮食干预;慢阻肺;生活质量
慢性的阻塞性肺疾病,俗称“慢阻肺”。其是指由于慢性的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所导致的一种进行性的加重的肺部疾病[1]。由于患者的支气管腔呈现扭曲的扩张或者过于狭窄,管腔与肺泡内容易滞留痰液,并不易排出,进而反复的出现感染。如患者的病情严重,则会对其呼吸的功能造成影响[2]。此类病症患往往劳动能力深受影响,稍微的活动患者即会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劳动[3]。而由于社会老龄化逐渐严重,老年的患者机体的功能也不断的出现退化现象,因此慢阻肺的发病率也开始逐渐提高[4]。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有效降低患者负担,本次研究对34例慢阻肺的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进行对比比实验,通过实施呼吸功能锻炼结合饮食护理,作相关报道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由本院收治的共34例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的患者均满足由中华医学会的呼吸病学分会所制定关于慢性的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标准[5]。同时,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神经性疾病,或存在心、肝、脑、肺等器官的其他病变。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1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的年龄在56~85岁,平均年龄(65.8±6.7)岁;病程在4~23年,平均病程(13.6±4.2)年;发病的主要原因有:慢性支气管炎5例,肺气肿5例,支气管哮喘4例,肺心病3例。17例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的年龄在55~87岁,平均年龄(64.4±7.1)岁;病程在4~25年,平均病程(13.1±4.8)年;发病的主要原因有:慢性支气管炎4例,肺气肿4例,支气管哮喘4例,肺心病5例。本研究中两组的患者在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病程上、病症的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的患者入院后,严格的遵照医嘱采取氧疗、运用抗生素、止咳化痰、并对症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1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实施常规的护理,包括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脉搏、体温、血压等指标进行持续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17例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呼吸功能锻炼护理结合饮食护理,具体的措施如下。
1.2.1 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1)缩唇式呼吸锻炼:指导患者闭口用鼻进行吸气,通过进行缩唇的动作,慢慢呼、吸。其中,吸气与呼气时间控制比为1∶2,训练全过程由护士进行跟踪指导,并进行每日4~5次的训练。(2)腹 式呼吸锻炼:使患者分别持卧位、立位与坐位,不同体位进行训练。训练内容为单手置压胸前,单手置压腹部。进行呼吸功能,则先对腹部进行用力按压。吸气时,患者对抗手压,压力下腹部稍有隆起,则用鼻进行呼吸;并通过配合缩唇的动作,缓慢进行呼气。每次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例为1∶3,控制一个循环为8s,并进行每日2~3次的训练。(3)立式呼吸:患者持站立并拢双腿,两臂上举,然后开始吸气,在双手放下时进行呼气,每日重复进行锻炼15~20次。(4)坐式呼吸:患者持坐姿并盘双腿,将其掌心置膝盖,开始缓慢的深吸气,直至最大的肺容量,后开始屏气,持续8~10s。缓慢开始呼气,每日重复进行训练15~30次。
1.2.2 饮食护理
慢阻肺的患者更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更加丰富的营养。为了有效的保障患者的内脏与其肌肉实现正常的工作,通常其要摄入到足够的热能、维生素及各类微量元素。与健康的人群相比,存在肺部疾病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时耗费的能量更多,因此,在其进食更需要充分的考虑考摄入能量。此外,慢阻肺患者在进食过程要确保时间充足,其不宜过快的进食,并且饮食控制八分饱,过量的饮食往往容易导致腹胀,进而影响的膈肌运动,导致呼吸功能出现障碍等。另外,营养专家也认为,慢阻肺患者要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则要摄入种类均衡的蔬果、肉类、豆类、淀粉类、乳制品及油类等。如患者在进食时没有食欲,则不能有效的获得均衡的饮食,这就需要患者补充更加充足的维生素食品及矿物质食品。如,对海草、菠菜、菌类、玉米、土豆、胡萝卜、番茄等蔬菜的摄入,对于食用水果则可选择哈密瓜、西瓜、草莓、橘子等。另外,注意对食盐的摄入控制,如果食盐摄入量过多,则容易导致慢阻肺患者体内存储了过多的水分,因此,慢阻肺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另外,也要限制其对食用味精及酱油等调味品的使用。
1.3观察指标
患者生存质量、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其中,生活质量评定应取QOL生活质量测评表,包括对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焦虑、抑郁症状情况等内容,其中各项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差。而肺功能指标主要评定包括,最大的肺活量(PEF)、1s的用力呼气量(FEV1)、1s 的用力呼气量和用力的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计量的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并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其中计数的资料以百分率(%)进行表示,并比较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存在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焦虑、抑郁症状表现等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比较的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呼吸功能锻炼结合饮食护理对于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的探讨,其中17例对照组的患者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的生命体征检测、正常用药护理等,对于观察组患者则主要结合呼吸功能的锻炼和饮食护理,而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焦虑、抑郁症状表现等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比较的差异较为显著。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如PEF、FEV1、FEV1/FVC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研究证明,通过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减少患者呼吸的频率,延长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有效改善了患者缺氧、胸闷、咳嗽等症状。而对患者的饮食干预护理,则可指导患者不断地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有助于患者病情更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综上所述,对于慢阻肺的患者,采用呼吸功能锻炼结合饮食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其肺功能,该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芳,于瑞英,李冰心,等.慢阻肺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8(38):116-117
[2]赵雪勤.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发作中医护理7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129-131
[3]王丽艳.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0(4):176-177.
[4]谢俊玲,郑东英,谢俊玢.品管圈对慢阻肺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依从性的效果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8):1102-1103.
[5]薛春兰,丁叶霞,季玲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护理指导[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619
论文作者:荆晓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呼吸论文; 饮食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