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患者气道排痰及呼吸功能康复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韩丽群

(江西省赣州市梅关大道18号赣州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8楼心胸外科)

摘要:目的 对心胸外科患者开展气道排痰和呼吸功能康复治疗时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心胸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患者,A组人数55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B组55例,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等。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对比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分析A组和B组患者的训练前后呼吸频率以及通气量等参数,B组 患者要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胸管滞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数据,B组患者同A组相比要更加优化,P<0.05。结论  对于心胸外科患者,其在开展临床气道排痰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减少治疗期间 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心胸外科;呼吸功能康复;综合护理干预

对于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其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患者自身疾病的干扰,使得患者恢复期间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但由于胸腔引流管等的影响,使得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排痰功能,造成患者恢复期间较容易出现呼吸道并发症感染,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而为了帮助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正常的呼吸道功能,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增强其气道排痰功能。我院引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心胸外科患者康复期间的气道排痰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提供帮助。

1 临床基本资料和护理方法

1.1临床基本资料研究

对于本次研究中的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其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样本进行随机分组,A组55例,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模式,患者中男:女为22:33,患者年龄分布区间12岁~73岁,平均年龄(35.5±2.5)岁;B组患者55例,其中男:女为28:27,患者年龄分布为14岁~71岁,平均年龄达到了(32.8±3.5)岁。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不满足当前的临床统计学,即P>0.05。

1.2临床护理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中的A组患者,其在临床康复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内容,而B组则是在此基础上添加多媒体设备录像和面对面指导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缩唇呼吸和咳嗽训练等,具体护理措施为:第一,护理人员自行录制训练视频,护理人员结合训练内容录制具体的健康教育和呼吸训练视频,在视频中将训练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将视频发放给所有的患者和家属,并定期组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集中讲解,面对面指导患者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与有效的指导措施。第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每一位患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其心理状态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帮助患者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康复训练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全面性讲解,包括术前术后配合训练内容等,通过和患者良好的沟通,帮助其消除内心的疑虑,增强患者的术后恢复训练效果。第三,呼吸功能训练措施,患者在手术治疗完成后,其首先需要进行口呼吸时的缩唇呼吸训练,训练期间患者保持全身放松,用鼻进行深吸气,然后用口进行呼气。然后是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全身辅助呼吸肌群放松,呼气时腹部下沉,同时通过双手对上腹部进行加压,吸气时,患者双手压力减小,使腹部隆起,通过哦反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等。第四,咳嗽排痰训练,患者在手术治疗前需要进行咳嗽排痰训练,通过紧闭声门,然后抬高患者膈肌和收缩肋间肌,用力进行咳嗽,帮助患者排除气道痰液。手术治疗完成之后,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排痰训练,若患者咳痰较为困难,可以通过一些刺激性措施帮助患者进行排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心胸外科患者的康复训练数据进行统计,数据计量模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当P<0.05时,表明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对比A组和B组患者临床康复期间的咳嗽排痰以及胸管滞留时间等数据统计,B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要明显优于A组,且P<0.05。此外,B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效果也要远优于A组,P<0.05。表1、2是具体的数据统计:

表 1 两组患者咳嗽排痰等数据统计

3 讨论

对于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其由于手术治疗期间开胸时间较长,造成外部环境对患者的肺部影响较大,加上患者膈肌 活动受到影响,造成患者器官分泌物数量增加,且患者在术后排痰过程中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等。为了帮助术后患者更好的进行气道排痰,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训练,帮助患者培养正确的排痰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视频观看以及面对面讲解,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功能恢复训练和气道排痰,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此外,针对不同的患者,针对性的开展护理措施,包括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以及咳嗽排痰等,刺激患者的呼吸功能。在进行深呼吸的过程中,患者的膈肌活动量增加,从而使患者的所有呼吸肌参与到气道排痰中,增强患者的膈肌能力。患者通过术前训练,使其在手术治疗完成后能够快速掌握正确的气道排痰方法,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效果。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知,对于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其机体内的血氧含量,增强患者的气道排痰功能,降低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此外,综合护理干预差错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肺通气量,促进患者肺部扩张,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霞,唐玉.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果和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86-88.

[2]黄维明.心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护理干预[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12):1443-1446.

[3]张海燕,朱希燕,张荣泽,李晓峰,付立萍.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6):1489-1490+1493.

论文作者:韩丽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心胸外科患者气道排痰及呼吸功能康复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韩丽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