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工作论文_孙新丽 郝守红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工作论文_孙新丽 郝守红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2)

摘要:学生管理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效果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高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加强自身学习,创新工作方法及思路,创造性开展地学生管理工作。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中的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教育;专业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的学生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管理作为一项兼具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辅导员从不同方面着手,积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播撒真善美的种子。

一、创新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方法的迫切性

(一)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价值观念养成受到冲击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增强,假如在此期间,不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就会导致社会热点中的消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观造成严重的冲击,使学生扭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甚至使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感产生影响。

理论的学习、学校的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念及其思想方式形成的主要手段,并且大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时候,他们也对理论应用、社会实践自觉鉴别,对于与社会现实相符合的的理论,他们就会对已学的政治信念和价值观念进行认可;反之,当理论与现实不相符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对已学的政治信仰及其价值观念予以否定。但是基于社会的复杂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价值标准与实际的现实社会不相符,甚至严重矛盾,这样就使得学生受社会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其拜金主义理念和思想的影响,进而养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

(二)对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明确,积极性下降

高校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后,就开始充当监护者的角色:军训陪练、宿舍管理、费用缴纳、日常考勤、活动开展等等,只要与学生挂钩的都由辅导员受理。这样一来,辅导员只能是全职保姆,而不能说一个管理者。繁杂与琐碎的工作内容,使得辅导员心力交瘁,只能疲于应付日常管理,无法谈人性化管理以及思想引领。

(三)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当前形势下,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90后思想的独立给我们辅导员工作带来极大地挑战。这里面也包括了我们辅导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政治觉悟偏低,缺乏榜样教育,不能以身示范,工作有推脱、散漫等现象;与学生交流流于形式,敷衍了事,不能了解学生所想所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只是挂在嘴皮上,真正在工作中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做完就不错了的思想等等。作为大学生成长与成才道路上的引导者,只有做正确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四)当代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教育问题比起以前更加复杂。首先是独生子女的问题,独生子女在大学学习期间开始住校,独占意识和自我意识强烈,处理其与其他同学及老师的关系是辅导员面对的难题;其次,在大学的自由环境下,很多学生自控能力薄弱,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让学生产生心浮气躁,消极攀比等毛病。加之家长认为学生已成年,就很少过问学生的学习、交友等情况,也助长了学生学不学好都无所谓的心态,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失去学习方向。最后是当下就业压力对在校大学生的冲击很大,很多学生产生迷茫,束手无措,社会需求多样化,很多大学生不会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也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创新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方向的相关措施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辅导员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坚决维护核心,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强化思想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觉肩负新时代赋予辅导员的责任和使命,全力以赴培养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不但要学专业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水平。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辅导员,才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才能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推动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中明确的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不应只是从事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变化,认清职业目标,利用自身优势形成特色,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梯度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为大学生提供日常教育管理服务,既包括关系大学生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心理健康等教育指导和咨询工作,也包括大量科学规范的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这些工作,表面上看来是琐碎的,但实质上要求辅导员必须要经过系统的、专业的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掌握具体工作的技能,坚持具体工作的原则,才能为大学生提供周到、高效的教育管理服务。

做好育德育心育人工作,需要辅导员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本领,要强化学习意识,在实践中注重总结,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全面提升开展思想引领、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和学业辅导等方面的能力,做一名专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三)要提高落实能力,以踏踏实实的精神抓实抓好各项工作

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开展和和谐校园的构建,学生这一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辅导员要在管理中:1、掌握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等,准确把握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一般需求;2、在普遍了解的基础上,对自己负责的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3、以学生个性出发,发挥其优点和特长,使其个性得到张扬;4、做学生的长辈、朋友和家人,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面对问题,并体谅学生的处境及时引导学生。

(四)要提高协同意识,共同打造团结和谐的学工家园

学生工作需要有大局意识,需要协同配合、团体辅导、共同发力,要弘扬学工、共青团系统的好传统、好风气,加强沟通、互帮互助、密切合作,有缺点错误及时指出,有困难矛盾共同化解,以宽广的胸怀、真诚的付出,共建团结和谐的学工家园,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一流人才培养作出学工系统的最大贡献。

(五)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辅助手段。对于高校管理来说,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更多的是要靠激励手段的推进。在日常管理中,常见的激励手段有:1、榜样宣传。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宣传栏、校报等常见的媒介来进行模范事迹的传播,在学生身边弘扬正能量;2、荣誉激励。荣誉是个人能力证明的最好方式,它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其努力拼搏、奋发向上。一定的荣誉,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的有力证明;3、竞争手段。无竞争不发展,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追我赶的状态已不足为奇。辅导员要通过竞争来评选出一批年轻有为的大学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

(六)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推动人性化管理

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受网络舆论力量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尤为突出,大学生的攀比成为一种时尚,给传统道德教育蒙上了阴影。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以上问题,多与学生谈心和沟通,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和其认识问题的态度,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转变和调整。加强相关教育法规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学习和研究,比如《教育法》、《学士学位管理条例》、《学生处分条例》、《学籍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能够随时解答学生相关问题的咨询,同时还要多学习学生相关问题的案例,分析研究,总结在学生管理中,依法治校所出现的瓶颈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需要创新传统的方式方法,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加强人性化管理,积极承担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重任,使辅导员工作不断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实施,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汪怿.不可忘却的领域:推进高校学生事务工作[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2]张洪敏.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其改进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2(06)

[3]贾秋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反思机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09):31

[4]温永强、江泉.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育研究学,2016(06):81-87

[5]罗炎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问题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01):106

[6]郝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7(05):153.

作者简介:孙新丽(1992.06-),女,河南洛阳人,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论文作者:孙新丽 郝守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工作论文_孙新丽 郝守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