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青少年普通话推广的传播学思考论文

民族地区青少年普通话推广的传播学思考论文

民族地区青少年普通话推广的传播学思考

于烈鹰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云南 丽江 674199)

摘 要: 本文将从当前普通话推广概况出发,分析并探究以传播学视角对青少年推广普通话的途径,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推广普通话。

关键词: 普通话;青少年;传播学

以传播学视角来看,我国的普通话能够连接国内不同的文化与人群,是一种媒介符号。普通话作为交流、沟通信息的载体,得到了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大力推广,但是整体看来,推广普通话的效果并不理想,民族地区的一部分青少年仍无法正常用普通话沟通。因此,研究青少年推广普通话的途径意义重大。

一、当前普通话推广概况

普通话推广简称为推普,按照我国2005年推普领导办公室颁布的《中国通用汉字语言法》,普通话在中国是通用语言,其标准音是北京的语音,基础方言是北方话,语法规范则使用现代白话的典范文著。现阶段,中国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其青少年群体。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的栋梁,向其普及和推广普通话能够满足国内发展先进文化与先进生产力的需求,与中国不同民族人们最根本的利益息息相关,既坚持了以人为本,又贯彻了三个代表思想,让可持续、协调、全面的科学发展观得以落实,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行动。

二、以传播学视角对青少年推广普通话的途径

(一)学校统一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时,学校应作为主阵地,把普通话当成一中规范、统一的语言,让不同民族地区内的青少年可以在进行普通话的统一使用与学习,让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向着统一化与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进行普通话统一推广,让学生和教师都通过普通话展开日常交流、课堂教学,有利于向不同地区推广普通话。

(二)媒体按需推广普通话

对于民族地区来讲,媒体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推广过程中举足轻重。无论在电视节目中进行普通话的推广,还是在科普节目中举办知识讲座,都能在民族地区发挥较好的推广功能。与此同时,不但要求主持人、播音员、教师一律使用普通话,还应要求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开展各方面工作时一律使用普通话,对民族地区群众发挥表率的作用。

从现阶段普通话的推广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不同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不均衡,大部分依然是农业人口,因此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等进行普通话的推广工作时,应按照人民群众年龄结构、知识水平以及地域特点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普通话推广,这就是按需推广。从这里我们能够发现,若借助教材推广普通话无法与知识层次不同的民族地区受众需求相适应,可通过媒体等途径进行普通话按需推广。例如,某民族偏远地区有很多高龄老人,这些老人无法对普通话进行全面学习与记忆,因此,该地区向青少年进行普通话推广时使用了统一推广,向高龄老人进行简单的便于记忆的口语推广,让他们学习到日常用语中的简单普通话并展开基础性交流和沟通。

(三)意见领袖推广普通话

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属于两级传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传播信息时影响力与话语权较高的群体,又被叫作舆论领袖。对绝大多数民族地区来说,意见领袖一般是本地知识分子、新闻从业者、威信力较高政府人员、德高望重的老人等。众所周知,不同受众有着不同活跃度,其信息的接收频率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接受普通话时,民族地区的活跃受众因对大众媒体的接触较多,会借助浏览网页、观看电视、收听广播、阅读报纸等多种方法接收使用普通话的信息。以传播学视角看,普通话能够借助媒介向受众直接传播。

相比之下,不活跃受众因缺少信息主动接收意识、文化程度不高等多种原因,只有很少的机会接触各种媒介,那么这部分受众在学习普通话时,大众媒介不是直接的来源,需要借助两级传播来进行,也就是说,在传播普通话时由媒介向意见领袖传递,然后由意见领袖向该部分受众传递,特别是对民族地区中相对偏远、经济不够发达等地的受众而言,其接触大众媒介较少,并且没有高度认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此时,应由意见领袖(如民生、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人员)发挥推广普通话过程中的作用,借助其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与影响,二次传播普通话,让这些非活跃青少年受众加入普通话学习当中。

综上所述,变革中的大学面临诸多挑战,知识载体由古代结绳发展到现代数字化,知识传播形式由口口相传转变为网络交互,教师由传统训导者改变为现在的学习伙伴,课堂的物理空间被打破,人才评价标准也由单一的学者变为领导者,大学走出了象牙塔。为适应时代需求,跟上改革步伐,大学必须融入变革之中,顺应时代要求,解放思想,积极应对,在结构系统上不断优化,在方式上不断创新,才能够发挥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为国储才,为科教兴国、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注水系统是由注水站、配水间和注水管网相互联系的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基本流程为:水源—注水站—管网—配水间—注水井—地层,其中地面部分的流程为:水源—注水站—管网—配水间—注水井井口,地下部分的流程为:注水井—地层。从注水流程可以了解到注水系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规模庞大;系统变量多、参数多;系统具有相关性;系统结构多样;功能多。为了分析影响吐哈油田注水系统效率因素,挑选了9个注水系统进行测试,9个注水系统的评价数据如表1[2]。

(四)验收和测试普通话

在民族地区推广的普通话通常会经过一系列测试,当验收合格时才会正式推广,工作人员测试普通话的同时能够检测其推广的效果,是极为重要的普通话推广控制者,其任务主要是准确、客观地检测即将推广的普通话,让普通话得到科学化、规范化推广。按照青少年当前普通话测试情况来看,普通话测试工作人员仍没有得到完善管理,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因此,应设置普通话检测与验收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条例,通过普通话多级推广,增强其对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积极影响与控制,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孔老一失魂落魄地走出碉堡,每见一个弟兄就翻过来认认,奇怪的是,所有的弟兄脑袋都不见了,都露着齐刷刷,碗口粗的血脖子,翻一个是这样再翻一个还是这样。连他自己都觉得是不是得了幻觉,或者是在梦游,他仰起脖子,看到血红的朝阳升起,再看一眼堑壕外面,面向鬼子方向,他的弟兄,他五连所有的弟兄,脑袋挨着脑袋,整整齐齐码成一排……

总而言之,研究以传播学视角对青少年推广普通话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应对当前普通话推广概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借助学校统一推广普通话、通过媒体按需推广普通话、让意见领袖推广普通话,并验收和测试好普通话,从而提升向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慧.赣南客家方言使用现状及推广普通话情况研究——以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推普”调查为例[J].大众文艺,2018(24):182-183.

[2]刘艳,李作强.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实现自我超越——普通话测试项目在陕西电大的推广和运行构想[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9(04):30-31+55.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04-0175-01

作者简介: 于烈鹰,男,汉族,吉林吉林人。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

标签:;  ;  ;  ;  

民族地区青少年普通话推广的传播学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