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水利规划建设管理探讨论文_李凯

贵阳市水利规划建设管理探讨论文_李凯

贵阳水务集团贵阳筑水水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重要性更上一个台阶,但是在具体规划建设管理存在很多不足,结合自己在同济大学学习及实际工作,讨论了一些水利规范的建议和想法,希望能为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规划 学习 规划实施 建议 探讨

一、认真学习规划

学习了上海2040总体规划解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功能布局-综合管廊、城市规划创新策略、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思维等课程。结合自身水务工程建设学习了贵阳市水务规划,该《规划》主要包括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与修复体系、水源涵养体系、智慧水务体系、水务体制机制体系等七大规划体系建设,总投资282.26亿元,建设内容为:38个河段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16座病险库除险加固工程、39条城市排水防涝主干道治理工程、46座中小型水库工程、284处引、提、调水工程、10处高效农业配套建设项目、182处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8座新(扩)建水厂及配套工程、2座再生水利用试点工程、14条河段河湖水环境治理工程、51座新(扩)建污水处理厂、12处水产业及水文化建设项目、27处水源地建设项目、10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及智慧水务系统平台建设等工程。工程建设后,贵阳市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将≥95%,乡镇防洪标准达标率≥80%,城区自来水普及率≥99%,供水管网漏损率≤12%,县城自来水普及率≥98%,供水管网漏损率≤15%,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5亩,重要江湖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1.8%,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9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二、高度重视规划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在规划实施中要认真贯彻党的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率先落实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围绕“一个目标、三个建成”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全面或超额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贵阳市编制完成了《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开阳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年)》、《修文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0年)》等规划,贵阳市“十三五”水务发展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筑府函〔2016〕145号),在规划过程中应协调处理好总规、专项规划、地方规划统筹协调,正确处理好上位规划、战略规划、实施之间关系协调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强化规划实施

我公司在水利建设方面主要的成就有:息烽鱼简河水库、乌当区鱼洞峡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开阳县那卡河已通过下闸蓄水验收并发挥效益、修文县桃源、花溪区红岩水库、清镇市戈家寨水库、孟关水厂已开工建设,清镇羊叉河水库、花溪区水场堡水库等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强化规划实施,增强规划的约束性。水务规划属资源环境约束性规划,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结合职能,将规划与有关建设计划、行动计划以及年度计划密切结合,使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实施规划评估。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管理措施,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并为动态调整和修订规划提供依据。

为考虑公司可持续发展,加强项目前期储备。按照“建设一批、推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要求,规范开展水务项目前期工作,组织专业部门、人员对接规划、国土、林业等前期工作,避免后期实施过程中规划、林业、国土冲突,影响项目前期推进,正在按照习总书记的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要求,提高效率和质量,促进水务建设的有序发展。

四、做好人才储备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人才流动、激励、使用和管理机制,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加强现代水务人才的继续教育和轮岗培训,注重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水务高级管理人才及后备队伍的培养和选拔。

强化水务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保证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水务建设领域整体技术水平。

发展水务信息化。加强水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在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基础上加强应用系统建设,形成双向沟通交流机制,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水务综合管理水平。

五、减少城市病变

在城市工程规划建设过程往往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系统性不足、地下空间开发不足、地下连通性不好、规划规划不如领导一句话、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等现象。例如在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规范2016年已经强制要求做好地下管廊建设,统筹协调好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管廊建设,避免再出现拉链式马路,在规划过程中就应统筹考虑地下管廊建设并监督实施。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把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务投融资体制、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农村水利发展机制、水价形成机制、水务工程产权管理体制、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交易等各项水务改革,不断破除制约水务发展的各种障碍,推进水务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促进水务事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城市病变,利用好海绵城市做好城市地下水利用、做好河道治理正在为生态文明城市做贡献。

以前在建设雨水管网时很少考虑到雨水的综合利用问题,缺少雨季雨水调蓄设施,造成暴雨时要想方设法将雨洪排泄,而旱季又严重缺水。一方面是使用庞大的雨水排放系统将雨水径流排出城市,另一方面却是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量。如果对雨洪资源实行“先利用,后排放”的方针,通过建设雨洪拦蓄工程、通过人工措施利用雨水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在居民小区建设地下蓄水池收集雨水,用于小区绿化和生活杂用水等雨水利用措施,不仅可以使暴雨径流得到利用,减少地表暴雨径流,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而且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因此,有必要去从雨水的地下渗透、贮存、净化处理与综合利用着手,积极探索新型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所以,建立和健全完善的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便成为减轻防洪压力、缓和贵阳市水资源短缺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贵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以后工作中更应该多在基层走走,多体会多思考,统筹站在群众的位置考虑问题做好建设,转变工作理念,少一些华丽,多一些实惠。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做好水务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殿和.现代水利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9)197.

[2]田永和。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198.

[作者简介]:李 凯(1988-)贵州贵阳人 水利水电工程师。

论文作者:李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贵阳市水利规划建设管理探讨论文_李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