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_段立华

浅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_段立华

(资中县特殊教育实验学校 资中 641200)

数学问题意识就是指人们在数学认知活动(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学命题学习、技能形成与问题解决)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越强,他对数学的理解就越深刻。相应的,他也就能较好的领会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将这些思想融入到他的日常生活和言行中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越强,他越能看透那些隐藏在表面上看来没什么关系的问题之间的联系。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它对于学生创新意识、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活动主要是指学生从问题和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自主探究活动,经过同化、组合、探索,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探究性学习始于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意识到问题存在、产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应该是学生,即是说,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不应该是他人给予问题,而应是自己发现问题。问题意识更是学生探究性学习必备的一种品质。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每位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当从中低年级开始。现就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做法和经验谈谈培养中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体会。

中低年级的学生正是求知欲和好奇心极度膨胀的时期,他们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究心理急切地进入小学的大门,想在这扇门里体验求知的成功和愉悦。好奇心是问题的源泉,是问题意识的典型表现。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从而发现问题,并驱使学生积极思考,追根寻源,引起探究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极其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想问”的兴趣

问题意识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这是什么?为什么呀?怎么做呢?”等等问题常在成人的耳畔回响,可到了学校,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孩子的问题意识为什么慢慢丢失了呢?究其原因,首先是老师对“问”关注不够,对孩子“问”的兴趣培养不够。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问”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生生关系,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有“敢问”而不怕受批评的心理安全感。首先教师用亲切的笑容、和蔼的态度、鼓励性的语言、赞许的目光等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过失,多引导、少批评;对待落后的学生有耐心、少暴躁;对说错的学生少训斥,及时肯定。其次多关注不善于发言的学生,多鼓励、多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并做好这些学生的个案跟踪记录。另外我要求学生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发言、认真倾听,不要无理取闹或取笑;听后要做补充或修正发言的要有礼貌,会用“我对××同学的发言有补充(或有意见),我想……”这样的语言。

2、欣赏孩子的问题,耐心倾听孩子的问题,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持久的信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随时都充满兴趣。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回答对一个问题、发言很精彩、发言有进步、从不发言的发了言、评价他人有礼节、专心倾听他人发言等等情况教师都要用学生感兴趣的看得见的小卡片激励学生、记录学生的成功。

二、提供给学生“可问”的条件和资源

数学问题意识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学习的内部动机。学生有了“想问”的兴趣和冲动,我们不能凭空去捏造问题,我们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条件和资源,使他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提问”。因此,课前要加强教学设计,多创造提问机会,力争每一节数学课上都有学生提问的环节。同时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利用教学材料营造良好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可问”的资源。例如我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人教版教材是从新学期开始老师发书的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问题。我根据孩子们喜欢故事,我就从小猫钓鱼的情境中,让孩子们根据老师提示猜两只小猫钓鱼的条数(整十数),再让他们提出整十数的加减问题,引导孩子们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引导探索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三、引导“问”的方向,培养“问”的习惯

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方向提出具体的 要求,低年级学生从敢问到会问需要经历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为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教师在学生提问环节遇到方向上的困惑时,要及时给予指导,明确提出具体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习惯。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分类和整理这一节时,练习中统计某班最喜欢哪种的题目,其中要求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开始时学生之根据数据提出“谁最多(最少)?”这样的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刚才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那你们能不能在提出通过加法或减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呢。在老师启发下,同学们活跃起来了,提出了两个量相加,相减的问题,还有的提出了三个量相加及求全班有多少个学生的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能得到培养和增强。

论文作者:段立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_段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