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留置针操作法对留置针利用率的影响对比论文_李小燕,连治琼,黄香恒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与正规留置针操作法对留置针利用率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留置针操作法,观察组应用改进后的正规留置针操作法,观察两组留置针利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平均封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留置针再通率为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68.85%的再通率(P<0.05)。结论:按留置针正规操作,能够显著提高留置针利用率。

【关键词】留置针;操作法;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259-01

留置针在临床中已经使用了几十年,该方法的使用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帮助[1]。在留置针的操作上,本院针对临床中常规的操作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将改进后的留置针操作法作为本院正规操作法,在全院范围进行推广[2]。为了评价改进后正规留置针操作法应用效果,本研究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来源与本院呼吸内科、普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均为需要留置针的患者,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男37例,女24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5.6±3.5)岁。对照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4.9±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留置针操作方法,具体如下:(1)操作前按规定消毒双手、戴好口罩;(2)准备好留置针所需的材料,检查材料性能,对液体有效期、澄清度等其情况进行检查;(3)按照医嘱准备用药,液体加药后需要在瓶签空白的位置贴上输液卡,在上面标注患者姓名、药品剂量、加药时间等,同时询问患者是否需大小便,为患者讲解留置针的注意事项;(4)准备胶布放在治疗盘的旁边,选择合适穿刺血管,使用碘酒为患者皮肤消毒,消毒面积需小于8cm,等待消毒部位干透;(5)再次查对药液、挂瓶,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期,挤压外包检查是否存在渗漏情况;(6)固定管道与头皮针连接处,将止血带扎于穿刺部位上面10cm的位置,对皮肤再次使用酒精进行消毒,面积依旧小于8cm,局部待干;(7)将头皮针夹持于左手指缝,查看留置针有效期并同时将包装打开,保留留置针的外包装以备用,将头皮针斜面插入到肝素帽中,排进肝素帽中的空气后将头皮针全部插入,排气一次成功;(8)将保护套拔去,松动外套管,绷紧皮肤,于消毒范围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的地方进针;(9)快速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后进针0.1~0.2cm,见回血时将针芯迅速拔出,同时降低角度后继续进针;(10)将止血带松开并打开调节器,将针芯拔出并使用无菌透明敷贴进行封闭式的固定,应用U型来固定延长管,以穿刺点作为中心将透明敷贴固定,并使用胶布固定延长管。调整滴速,依据用药情况为患者及家属交代相关注意事项;(11)封管。使用5~10ml的生理盐水推入进行冲管,将头皮针拔出,剩针尖在肝素帽中,推肝素液5ml,先拔针后用小卡子卡住延长管。

观察组使用改进后的正规操作,与常操作不同的为以下几点:

第(4)点,碘酒消毒的面积大于8cm。

第(9)点,进针的速度应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后再进针0.1~0.2cm。见回血时不能立即拔出针芯,这样避免拔出针芯时穿刺失败。

第(11)点,封管采用5~10ml生理盐水脉式冲管,将头皮针拔剩针尖在肝素帽中,推肝素液2~5ml剩0.1ml。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留置针通管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留置时间

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平均封管时间均比对照组长(P<0.05),见表1。

表1 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x-±s,h)

3.讨论

留置针是临床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操作方法,但是受操作规范中部分细节的影响,常常会对留置针的利用率产生巨大影响,比如穿刺过程中穿刺速度过快常常容易引起皮下血肿,血管选择不当容易引起液体渗漏,酒精消毒未干容易引起静脉炎等,以上问题是常规留置针操作中经常存在的问题[3]。针对这一问题,临床中不断优化留置针操作,当前广泛应用的正规操作更加重视操作中的部分细节,比如操作过程中特别注意酒精是否干透、在酒精消毒时增加消毒面积、留置针缓慢穿刺等,这些细节操作均旨在避免穿刺失败情况,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正规操作与常规操作对留置针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应用正规操作的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同时观察组留置针再通关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正规的操作是提高留置针利用率高低的关键,所以临床中规范留置针操作需值得护理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冯蔚, 俞红丽, 罗文梅. 两种留置针退针芯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 34(6):73-74.

[2]杨辉, 孙和萍, 葛蕾. 浅谈静脉留置针两种置管方法在儿科应用中的比较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s1).

[3]李雅丽, 吴超, LiYa-li,等. 两种不同类型静脉留置针在CT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11).

论文作者:李小燕,连治琼,黄香恒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两种留置针操作法对留置针利用率的影响对比论文_李小燕,连治琼,黄香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