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语文教育的复兴--兼论15年的中国教育改革_教育论文

邓小平与语文教育的复兴--兼论15年的中国教育改革_教育论文

邓小平与中国教育的振兴——兼论中国教育改革15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中国教育论文,中国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过去的遗产:问题或矛盾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注重发展教育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时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教育都较为开放和自由;……可是后来由于过分强调形式主义和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而使这种教育体系变得死板和僵化了”。①19世纪下半叶,“西学东渐”之风日盛,1898年清政府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宣布“废科举,兴学堂”,遂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土壤上开始了缓慢发展的历程。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未能加速这一变化。这一时期的教育体系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照西方模式兴办的高等和中等教育基本上只是为社会上层阶级设立的,广大劳苦民众可望不可及,而存在于民众之间的基础教育却多半依旧是封建式的或者半封建式的。且绝大多数的民众子女始终与学校教育无缘。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的教育体系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人民共和国选择了一条苏联式的发展道路。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一个按照苏联模式构建的教育体系刍型基本形成。这种教育体制模式的主要特色是“集中统一”: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高度集中这样一种特点,对于新兴的社会主义教育来说,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有它的合理性。从建国初直到“文革”前夕,新中国教育有了相当快的发展,为日益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奠定了一个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弱点:束缚创造力和活力,钳制发展。后来的事实证实了这一点。

由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在一种极其落后的经济基础之上和过于强大的人口压力之下建立起来的,这就意味着脆弱的经济必须承担起超负荷人口的教育。这种“穷”与“大”的矛盾及由此派生的“教育普及与提高”、“加快速度”与“提高质量”的矛盾,始终是困绕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势力并存的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怎样处理好“红与专”的关系。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矛盾的牵掣,在照搬苏联模式的同时,新中国在教育发展方面也借鉴了延安时期的经验;另一方面,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在积极探索着另一种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办法。探索的目的,旨在加速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使它尽快适应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些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功。但是,不可否认,有些探索却是极具破坏性的,并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后果:由于‘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的影响,教育事业不但长期没有放到应有的重要地位,而且受到‘左’的政治运动的频繁冲击。‘文化大革命’更使这种‘左’的错误走到否定知识、取消教育的极端,从而使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广大教育工作者遭受严重摧残,耽误了整整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并且使我国教育事业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在许多方面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又拉大起来。

二、邓小平与1977年后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恢复了领导职位,他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说“我们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②“教育要狠狠地抓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③这显示了小平同志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对民族、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战略远见和卓识。

在小平同志的领导和关心下,被“四人帮”搞垮了的在50年代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很快得到恢复,但基本体制并未有所改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体制的落后与现实需求冲突与脱节的矛盾。

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小平同志向全党郑重宣告:如果我们现在不改革,四个现代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葬送。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④“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⑤“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⑥因此,在率先开始的经济改革的浪潮袭来时,对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高度计划、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教育体系的改革也就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了。1987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谈到了这个问题,并从理论和政策上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他说“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⑦这个“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当然也包括了教育体制的改革。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要搞好教育改革首先必须解决认识问题。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⑧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对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给予了特别的关注。1977年,他出来主持工作后,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⑨此后,小平同志就教育工作连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号召“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⑩为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铺垫。他指出:“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二十年翻两番。……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11)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2)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战略方向。

1985年,党中央主持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十稿)。在这次会议上,小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是个好文件”。他说:“现在,纲领有了,蓝图有了,关键是要真正重视,扎扎实实地抓,组织好施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上的。……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13)他严厉批评了那些“对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的“忽视教育的领导者”,说他们“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14)强调指出“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吗?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15)他号召“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16)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17)

会后第8天,《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这是一个很及时的重要文件,它总结了过去几年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错误思想仍然存在,教育工作方面的‘左’的思想影响还没有完全克服,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特别是面对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体制全面展开的形势,面对着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的形势,我国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就更加突出了。”(18)文件分析了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部门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活力;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职业和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等教育内部的科系、层次比例失调;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培养能力不够,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忽视实践环节,专业设置狭窄,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教育改革的指导纲领,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9)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针。

此后,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有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距离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仍然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小平同志1989年3月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20)此后,他又几次重复了这一观点。1992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这些“谈话要点”为中国改革在各个领域继续深化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其中谈到“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21)为落实好小平同志这一指示精神,加强对教育改革的宏观指导,把教育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经过近五年的酝酿、反复论证之后,数易其稿,于1993年2月终于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个文件在总结了前一段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及战略方针,提出了全方位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指导纲领,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绘就了一幅精美的蓝图,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为了组织落实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今年六月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是继1985年之后由中央主持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在这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批评了当前还存在着的那种认为“经济要上,教育要让”,“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发展教育”,甚至挤占、挪用教育经费上经济项目、盖楼堂馆所、拖欠教师工资的错误认识和现象。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如果我们现在不这样认识教育问题,就会丧失时机,贻误大事,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研究制订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时要保证先发展教育事业。中央要求,凡是教育战略地位落实得不好的地区和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下决心调整本地区本部门的建设布局和投资结构,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要把重视人才培养、保证教育投入、为教育办实事,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和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22)

有了全党全社会对把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提到战略高度的正确认识,有了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和关心,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有了动力、有了保障。15年来,正是在小平同志的正确指导和关心下,党和人民对于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从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到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到十四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识逐步深化。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改革才得以不断地向深层推进,步伐不断地加快,教育事业也因之不断地有新的发展。

(二)15年教育改革的简单回顾

“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23)教育改革则是要扫除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陋习、陈规等多种弊端。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和协调好前文所述的“穷”与“大”、“红与专”等矛盾和关系。

1.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协调好“统与分”的关系。管理是一门艺术。过于集中,过于统一就会钳制活力、束缚创造力和积极性,完全分散、分而治之则不合国情。这项改革基本上是从1985年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开始的。《决定》指出:“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24)对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把基础教育的管理权交给地方,以后进一步扩大到对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在学校内部推行校长负责制(高校则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则是努力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收计划外自费生三结合的招生办法和国家分配与学校推荐就业和学生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分配办法。有的学校还搞了“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改革。到1993年,国家任务计划招生数占整个高校招生数的比例已降到60.7%,而委托培养和自费生所占比例则上升到39%。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就这项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强调了“政事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的原则。

2.改革办学体制,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的矛盾。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增加投入的问题。小平同志指出:“科教投资的使用要改进,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25)“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26)15年来,各级政府在保证增加教育投入方面作了很大努力。1985年中央提出要保证教育经费“两个增长”,现在又提出“三个增长”。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底子薄,仅靠政府的努力来增加投入,是不可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的。因此,必须继续借鉴过去的“两条腿走路”的经验。邓小平说:“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27)这是过去的“两条腿走路”。现在的“两条腿走路”,在方法上有所改进,有所发展。这就是: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办学体制,积极提倡集资办学,发展民办学校,允许私人办学,调动社会和个人办学的积极性。使国家办学变为一条腿,集体办、社会团体办、民办和私人办学成为另一条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3年底,我国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已有2万多所,其中民办高等教育机构550余所,中小学1600余所,提倡多种形式办学,使正规教育成为一条腿,非正规教育成为另一条腿。几年来,通过举办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远距离卫星电视教育、高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非正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3.改革教育结构。首先是改革横向结构,调整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例关系。小平同志提出:“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28)遵照这一指示,1979年教育部、煤炭工业部开始对矿区中等教育进行改革。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83年5月,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布《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使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不断深化。1991年10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从而使这项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93年,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比重由1976年的5.7%提高到53%。其次是改革纵向结构,“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29)80年代初期,曾一度出现过过度强调发展高等教育的情况,这种高重心的教育发展模式显然不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情。1985年,中央作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决定,次年《义务教育法》出台,使教育发展的重心开始低移,基础教育薄弱的情况开始扭转。1993年,我国已在90%以上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大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普及了初级中等教育。再次是改革高等教育内部的科系、层次结构。“高等学校的专业,哪些要合,哪些要分,哪些要增加,哪些要减少,哪些要取消,也要有一个统一规划。”(30)通过改革,文科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尤其财经、政法类专业,增设了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层次结构的倒金字塔形得到纠正。1993年本、专科招生比为1:1.39,研究生与本专科招生比为1:25.9,明显趋于合理。

4.搞好教学改革,注重“知与能”的协调发展。传递知识固然重要,但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31)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作大刀阔斧的改革。A.改革教学方法。这些年教学改革异常活跃,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受到普遍的厌弃,新的各种受欢迎的教学法不断出现,遍地开花。B.改革教学制度,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校实行了学分制、淘汰制。C.改革学制。从“五二二”到“五三二”、“五三三”,再到“六三三”制,学制不断趋于科学合理,有些学校还在实验“五四三”制;D.改革学位制度。为培养“通才”,有些高校实行了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E.改革课程教材,注意知识更新。1990年国家教委实施新的中小学课程方案,该方案改变了以升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在课程形态上,分为学科型课程、活动型课程。在课程修习上,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在课程管理上,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F.改革考试制度。1990年,国家教委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有计划地在全国逐步实行,此前只在部分省市试行的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这项改革的实行有利于纠正长期存在的“片追”倾向,把升学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G.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在中小学教育中注入职教因素。这些年,很多学校进行了在中小学教育中引进职教因素的实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继续给予了特别的强调。

5.加强教师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32)“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33)“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34)小平同志就教师工作有过很多象这样的重要指示。在他的正确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先后实行了教师职称制(比如大学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职务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设立了教师节,教师的政治待遇显著提高,摘掉了“臭老九”的帽子,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待遇也不断地有所提高。目前新一轮教师系统的工资改革即将出台,使教师工资原则不上低于甚至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也不断得到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改善。1993年,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84.7%、59.5%、51.1%。最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出台了《教师法》。

6.协调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纠正“两张皮”现象。小平同志强调“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35)1988年国家教委开始要求在农村组织实施“燎原计划”,有些地方还搞起了“三教统筹”和“农(经)科教”结合。1991年“燎原计划”已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到955个县、3942个乡,涉及农村2亿人口,成功地实现了“教育有效切入经济”的构想,与此同时,城市教育综合改革也在逐步辅开、不断深化,强化了以岗位培训为主的职工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有些地方还在搞“双元制”模式试点。

7.强调德育首位,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小平同志指出:“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去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红。”(36)“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37)按照这些指示精神,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有所改进,纠正了过去搞“政治挂帅”的极“左”做法。但是后来也曾一度放松了学校德育工作。针对这种倾向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38)1989年动乱平息之后,德育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把历史尤其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给合了起来,并开始采取措施把德育融化在文化专业知识教育之中。

8.加强教育立法,使教育事业逐步走上“依法办教、依法治教”的轨道。除已经公布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之外,国务院和国家教委还陆续制订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到1993年,由国务院发布的教育行政法规有10多件,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教育规章达240多件。目前,国家教委已提出了包括属于基本法的《教育法》在内的现在和今后要草拟订定的教育法规体系的总体框架。其中《教育法》估计年内可以出台。《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也在草拟之中。

三、“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空前繁荣的新局面,一定会到来”—一兼小结

中国教育通过这15年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伟大成绩。到1993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7%,毕业生升学率为81.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3%,毕业生升学率为44.1%。青壮年文盲率由1982年的23%降至7%。尽管教育重心下移,但高等教育招生名额仍年有增长,普通高校由1977年的404所增至1065所,在校生人数达到253.55万。长期困绕教育事业发展的上述诸种矛盾,有些已经不再成为难题了。尽管投入不足仍然是一个“瓶颈”,甚至有尖锐化趋势,但通过改革,不再是没有办法可以解决的。人们的教育观念有了明显的进步,一种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良好的领导作风和社会风气正在形成。这段时期是中国教育发展最快、取得的成绩最大的历史时期。这是和小平同志长期不懈的指导、督促和关心分不开的。共和国应该永远记住他的名字。

通过15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取得了重要的经验,这是今后教育事业得以继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根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我国教育发展的最基本的经验是:

第一、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加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必然要求。

第二、必须坚持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改变教育脱离经济建设和落后于社会发展的状况,强化教育功能,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的需要。改革是发展中国教育的根本出路。

第三、必须坚持适合中国的国情办中国的教育。发展教育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通过深化改革,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

第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此,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

第五、必须把尊师重教的思想落到实处,极大地调动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关键在教师。要采取有力措施贯彻《教师法》,始终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看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教师大军。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正处在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在这一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或者新旧交替的问题,比如教育改革的步伐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办教育的效益和效率依然较低(如师生比过高);面对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侵扰,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最棘手的难题也许是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衔接(或叫接轨)。

怎样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振兴中华民族的教育,把中国教育不断推向新的高峰?办法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39)小平同志说:“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我是乐观的。……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发展。”(40)只要我们谨记小平同志的指示,认真领会贯彻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好《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扎扎实实抓它几年,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空前繁荣的新局面,一定会到来。”(41)

注释:

①(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第31、14页,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⑨(29)《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37页。

③⑥《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67、65页。

④⑤⑩《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83、92页。

⑦《改革的步子要加快》,《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

⑧列宁《怎么办?》、《列宁选集》第1卷第241页。

(11)《一心一意搞建设》,《邓选》第3卷第29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页。

(13)(14)(15)(16)(17)(40)(41)《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选》第3卷第120-122页。

(18)(19)(24)《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

(20)《中国不允许乱》,《邓选》第3卷第287页。

(21)《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选》第3卷第379页。

(22)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6月14日)

(23)《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选》第3卷第134页。

(25)(2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选》第3卷第274-275页。

②(27)(30)《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邓选(1975-1982)》第45、51、49页。

(28)(33)(34)(35)(37)《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选(1975-1982)》第105、106、104、101页。

(32)《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36)《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选(1975-1982)》第226-227页。

(38)《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邓选》第3卷第205页。

(39)《压倒一切的是稳定》,《邓选》第3卷第284页。

标签:;  ;  ;  ;  ;  ;  ;  ;  ;  ;  

邓小平与语文教育的复兴--兼论15年的中国教育改革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