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切除治疗胃间质瘤可行性及病例资料报告论文_王刚,孙立新,靳展,王亚军

腹腔镜胃切除治疗胃间质瘤可行性及病例资料报告论文_王刚,孙立新,靳展,王亚军

王刚 孙立新 靳展 王亚军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 江苏 睢宁 2212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胃切除术治疗的3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切除术,其中,14例行胃底楔形切除术,5例行胃前壁楔形切除术,2例经胃前壁造口楔形切除术,7例近端胃切除术,2例远端胃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6.85±55.21)min,术中出血量为(36.55±5.53)ml,术后住院时间(7.32±2.14)d,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腹腔镜胃切除治疗胃间质瘤近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胃间质瘤;腹腔镜;胃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086-02

胃间质瘤(GIST)是一种源于胃间叶组织、由不成熟梭形细胞或者上皮样细胞出现过渡增生引起的肿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约占胃肠道肿瘤总数的2%~3%[1]。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手术认为临床治疗GIST的主要手段。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胃切除术逐渐应用于治疗GIST。本研究回顾分析了30例采用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总结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GIST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0~75(51.12±2.14)岁;病程0.5~3(1.45±0.12)年。其中4例无明显症状经胃镜检查发现,26例存在腹痛、呕血或便血等就诊。均经术前CT检查显示存在胃壁肿块,经未见检查显示存在黏膜下肿物,肿瘤直径1.6~8.2cm。

1.2 方法

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取分腿平卧位,术者与助手分立于患者的右侧、左侧。常规经脐部建立大小为10mm的观察孔,并植入30°腹腔镜,经左侧锁骨中线以及肋下缘3cm处行10mm主操作孔,经左腹直肌平行于脐部、剑突下方5cm部位且腹白线左侧1cm部位分别行5mm辅助操作孔,气腹压力为14~16mmHg。仔细探查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并据此决定手术方式。对于卫浴胃底部及大弯侧的肿瘤,实施楔形切除术,即以Ligasure或者超声刀将左侧胃结肠韧带、胃短动脉韧带以及脾胃韧带分离直至贲门左侧,经腹腔镜下将瘤体楔形切除,将标本置入取物袋内,并经主操作孔将其取出。对于卫浴胃后壁近小弯侧的肿瘤,则采用超声刀在相应胃前壁切开5cm,采用无损伤抓钳牵拉肿瘤,经此切口将瘤体提出围墙内,再贴近黏膜侧以切割缝合器将其楔形切除,常规关闭切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胃体近小弯侧或者靠近贲门处的肿瘤,按照上述方法将胃底与近端胃大弯分离,并将左侧胃网膜动、静脉钳夹和切断,再将肝胃韧带切开,对胃左右侧动静脉进行钳夹和切断处理,将近端胃小弯侧充分游离。扩大剑突下操作孔,使其大小至6cm左右,在直视状态下将远端胃部切除,常规行毕罗Ⅰ式吻合处理。术中切除标本均进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14例行胃底楔形切除术,5例行胃前壁楔形切除术,2例经胃前壁造口楔形切除术,7例近端胃切除术,2例远端胃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及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26.85±55.21)min,术中出血量为(36.55±5.53)ml,术后住院时间(7.32±2.14)d。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均可观察到梭形细胞,均未见癌细胞。术后1例发生轻度肺部感染,1例轻度切口感染,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3.讨论

GIST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因其组织来源较为复杂,容易被误诊成为平滑肌瘤、间充质肿瘤等,往往导致病情进展,延误治疗[2]。因此,术前完善CT等多种检查,准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对于改善临床预后非常必要。由于GIST对于传统放、化疗的敏感性较低,故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GIST的方法,也是目前临床治疗GIST的主要手段。

由于GIST具有潜在恶性风险,可直接请饭或者血行转移而扩散,故降低GIST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关键在于完整切除肿瘤局部。由于GIST极少出现淋巴转移,术中多无需实施周围淋巴结清扫,这为腹腔镜下胃切除术治疗GIST创造了有利条件[3]。大部分学者认为,采用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GIST应满足以下几点: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的质地均匀且边缘清晰;肿瘤最大横径<6m或者腔外肿瘤直径>6cm者;尚未发生胃周侵犯的GIST;存在胃周局部侵犯或者腹腔转移,但能够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者[1]。腹腔镜下胃切除术治疗GIST的术式主要受肿瘤大小、位置以及生长方式等的影响。但无论何种术式,均应遵循以下原则:完整切除肿瘤的外包膜,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正常胃壁组织,最大限度地降低术中盆腹腔污染,避免发生术后胃管狭窄[4]。因此,术前必须充分结合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检查手段,准确判定肿瘤位置,精确设计入路方式,术中在腹腔镜下进行仔细探查,必要时术中可配合胃镜检查,以明确病灶位置、生长方式、大小以及边界等。对于位于胃底部靠近大弯侧、胃后壁以及胃前壁部位的肿瘤,可在腹腔镜下采用切割缝合器直接实施楔形切除术;位于贲门以及幽门管附近的肿瘤,可实施远端或近端胃切除术;对于位于胃后壁的壁间或壁腔内型GIST,可实施胃前壁造口楔形切除术,能够确保切缘充分,且最大限度地保留胃壁正常组织[3-4]。对于术前检查高度怀疑为胃癌者,宜按照胃癌手术操作原则进行治疗,尽量争取一次性手术成功。本组30例患者遵循上述原则进行手术,均获得成功,未见胃癌病例。

总之,腹腔镜下胃切除术治疗GIST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GIST手术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罗国德,龚加庆,张林等.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22例[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10):1014-1016.

[2] 陈学敏,杨春,孙冬林等.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治疗胃间质瘤:附22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4):344-346.

[3] 常青,党建锋,吴惠泽等.腹腔镜下切除胃间质瘤25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20(1):63-65.

[4] 陈丹磊,柯重伟.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126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3):169-171.

论文作者:王刚,孙立新,靳展,王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胃切除治疗胃间质瘤可行性及病例资料报告论文_王刚,孙立新,靳展,王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