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贾育林

浅谈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贾育林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人民医院 甘肃 张掖 734300)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不良反应 (ADR) 的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文献分析我院近年用药情况,查找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结果:个体差异、性别、年龄、遗传、给药方法及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给药剂量、浓度等是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结论:掌握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前提。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384-02

1.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危害

据统计,每年在世界上死亡的患者,超过30%是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的[1]。尤其是中老年人,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变化不一致。我国1770万聋人中有300万是耳毒性药物的使用导致的,在这其中国70%的失聪儿童是由于抗菌药中毒导致的。1953年发生的“非那西丁制剂”事件导致数千人出现严重的肾脏损伤和死亡。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十分严重,调查显示,在中国的住院患者当中抗生素的使用率为56%,最高的接近99%。事实已经证明,抗生素对机体器官存在一定的毒性的,在滥用及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的患者当中损伤更为明显。因此,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已成为对患者用药安全和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威胁。

2.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2.1患者个人因素

2.1.1性别因素??相比男性,女性由于激素调节水平不同,且分泌能力、基础代谢率、胃肠蠕动与男性相差较大。相比男性患者,更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在药物导致的红斑狼疮统计人数中,女性是男性的3倍;在保泰松使用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及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当中,女性的发生率也较高。

2.1.2年龄因素??低龄患者,尤其是儿童其代谢功能、神经系统及内分泌调节功能尚处于发育当中,血-脑脊液屏障功能并不显著,出现ADR的比例也较高。高龄患者,尤其伴有肝肾功能衰退,其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而药物剂量得不到及时调整时,ADR的发生率增高。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其ADR发生率是中青年(30~40岁)患者的2倍;由于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的患者当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比例也较高[2]。

2.1.3病理因素??有些药物在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时可能会出现其它不良反应。在疾病状态时,普洛萘尔可导致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出现支气管收缩;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加重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阻滞,导致呼吸抑制的出现。

2.1.4遗传因素??携带有不同基因的种族及个体其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蔽日红细胞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在实用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等药物时可能会出现溶血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5服药姿势??部分冠心病患者在通过舌下给药的方式含服硝酸甘油时,因采取坐位;而站立姿势可能由于药物扩张小动脉的效应导致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卧位患者会加重回心血量,导致心绞痛更为严重。

2.2 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

2.2.1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的ADR的发生率是较高的,这可能是由于给药后直接参与体循环,而没有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起效较快,且浓度较高。而通过口服给药时,药物需要通过肠道进行吸收,不直接进行体循环。

2.2.2用药时间??据研究发现,同剂量的螺内酯连续口服24周以上,男性乳房增大的发生率超过2/3,而服药时间在8周以内的患者则没有相关报道。

2.2.3给药剂量、浓度、静滴速度等??随着阿司匹林使用剂量的增加,患者由于ADR?出现耳聋的概率呈线性上升[3]。部分需要脂肪乳静滴的患者,过快的滴速使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疼的不良反应也较高;在中药针剂中,部分药物通过稀释可能会增加微粒的数量,在较高浓度的状态下,较快的滴注可能会出现ADR。

2.3 药物的质量标准及添加剂

2.3.1药物的质量标准??不同药品其药品质量相差较大,其主成份及杂质的限量也不同,比如常用药阿司匹林由于厂家不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不同[4]。

2.3.2添加剂??在制备药物制剂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添加剂,而在化学合成、生产过程,以及在存储药品的过程中,部分添加剂会氧化从而分解,降解,聚合产物等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分解或降解产物青霉烯酸和血浆蛋白结合导致抗原的形成出现的;再者,中药冻干粉针,由于不通过高温消毒直接进行存贮,在注射的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可能性较小,ADR的发病率比注射液较低。在新药的临床试验过程中,由于尚未大规模应用或而由于某些限制,新药的不良作用了解并不全面,当大规模的临床应用时,不良反应可能发生。

2.4 饮酒和食物的影响??

乙醇本身是很多药物代谢酶诱导剂,可加速一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导致药效的降低;长期饮酒还可引起肝功能损害,使得药物的正常转化收到影响,不良反应率增加。在服用药物时进行饮酒,药物可以增加乙醇对身体的伤害,如雷尼替丁可以减少胃液分泌,增加乙醇诱导性胃粘膜损伤的可能;食品还可以影响一些药物,例如脂肪食物的吸收可在短时间内增加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减少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

2.5 安全用药意识不够??

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药品的单位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不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单位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该报告暴露了药品的不良反应,会增加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单位的公信力,因而不愿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3.讨论及对策

因此,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程度,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医务人员,以保证用药安全。临床工作人员应提供更为全面的用药知道,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丁国华,高宏,孟松伟.合理用药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2.

[2] 谢金州.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52-52.

[3] 丁国华,高宏,孟松伟.合理用药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1.

[4] 周文燕,刘滔滔,吴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中药[J].新药与临床药理,1997,8(1):49.

论文作者:贾育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浅谈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贾育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