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乌兰托亚[1]2004年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目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自我意识丧失、被动消极地阅读、缺乏自我反思意识的情况,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堪忧。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1976年明确提出元认知,即“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是对认知的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叁部分组成。反思中学生语文阅读现状,不难发现他们元认知能力低下,主要是外界客观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两个方面造成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元认知理论的引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变革。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方法:一、丰富学生的阅读元认知的知识;二、向学生展示有效的阅读监控模式;叁、帮助学生制定阅读目标;四、强化学生的元认知体验;五、加强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六、个别问题,个别指导;七、自我反馈,彼此交流。 评价元认知能力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简短介绍了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作业评定法。 从认知心理学领域引入的元认知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意识,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马海英[2]2009年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元认知是对感觉、思维、学习等认知活动的认知,注重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有着重大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可以从强化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等叁个方面入手,进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英语学习者。

李建国[3]2007年在《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元认知能力》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国逐步推行课程改革试验以来,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得到逐步推行的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合作性,强调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和非预设性,强调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着力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向策略型学习者转变。在当前的阅读研究中,元认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大量阅读研究的证实和阅读理论家的普遍认可,元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国内外许多的阅读研究中都对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可操作性问题和训练模式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阅读元认知策略的训练试验,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依据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认为元认知策略主要有四种。第一,计划监控。它包括制定学习目标、浏览学习材料、产生线索问题,分析学习过程等。这实际上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规划。这些设定的计划,是为了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以便将最终的学习过程与原定计划进行比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第二,领会监控。它是指学习者痛脑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这个目标作为指引和依据来监控学习过程,包括寻找重要细节,判断把握重点等。第叁,策略控制。它主要是指学习者对自己英勇策略的情况进行监控,保证该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的运用。第四,注意控制。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注意力或行为进行自我管理和调节。它可以调节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使之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探究了如何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策略训练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了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唤醒和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自主性,另一方面,元认知策略训练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能够扭转以往教学实践中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为实现阅读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来关注自我的元认知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元认知监控,发展元认知能力创造了条件。

蔡春莹[4]2013年在《初一学生语文阅读元认知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是一项基本技能,同时也是人们学习提高的主要途径。人们要不断的更新自己脑中的信息就需要不断的阅读,因此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阅读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初一学生正处于自我独立意识萌芽时期,是元认知训练开展的黄金时期,良好的元认知能力能为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元认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一进入中学阶段就循序渐进地进行有效的阅读元认知监控训练,拓展学生元认知体验,加强学生的元认知阅读能力是一项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本研究拟应用元认知理论来指导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对河南师范大学初一学生进行的语文阅读元认知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现实的阅读元认知水平,发现存在着阅读目的的不明、阅读策略的缺失、阅读监控的不力、阅读不能及时调整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及观摩大量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2)拓展学生的元认知体验(3)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4)鼓励学生的元认知反思和评价。以元认知监控为训练重点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自主性、建构性、创造性和活动性的原则。元认知理念的实施、践行不仅靠教学过程来进行,还要加强元认知监控的教材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元认知阅读为支点,笔者认为可以将元认知学习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中来,依附课程展开具体的专项训练,这样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醒学生的自我存在,促成学生主体意识和元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

范丽珍[5]2009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最重要的教学地位,“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教育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例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训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些要求最为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学习、思考,实际上是掌握学习的元认知知识和学习监控过程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当前在数学教育中的元认知培养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元认知的含义和结构,探讨了元认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元认知的培养。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学数学教学实践,选取宁德市实验学校九年级(4)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能力培养的研究。通过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训练以及所实施的一些教学策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水平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韩永静[6]2009年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元认知研究是当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分析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实践意义出发,从叁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朱妍[7]2008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元认知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是教会学生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适应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本文追述了元认知思想渊源,对元认知的概念、结构、特点、功能等有关理论进行概述。从化学学习能力和化学新课程改革两方面阐述了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影响。以元认知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为依据,结合化学学习实际,构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方法以及元认知训练方法与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验、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以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训练两种方式分别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个案访谈中质的描述和问卷调查中量的测量来分析和评价培养与训练实践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元认知在化学学习中表现为一种对化学认知活动和化学解题过程进行自我观察、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和训练而形成。2、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元认知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加深对元认的认识与理解;②掌握元认知培养和训练的方法;③重视合理的教学设计。3、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是有效可行的。教学实践中所设计的培养方案能够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和化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能力。4、提出以认知策略、学习的外部方法、元认知调控活动叁者相结合进行元认知训练的方法与活动模型,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学习策略指导教程,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实践。实证研究表明该训练方法与活动模式对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冯萍[8]2017年在《培养高中生地理元认知能力的作业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学生通过地理学习不仅要掌握地理知识与技能,而且还需要明白地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做到主动学习,具备终身学习时代要求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这一地理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地理学习内容和方法,即需要学生具备地理元认知能力。作业系统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地理元认知能力上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详细解释了地理元认知能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地理元认知能力的结构,将地理元认知能力进一步划分为地理元认知知识和地理元认知监控两个维度,并对每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举例说明。结合地理元认知结构和地理作业的分类,分别从地理习题元认知化、测评反思、思维导图和地理实践探究活动四类作业展开,就学生的地理元认知知识和地理元认知监控的培养设计相应的作业。最后,对地理测评反思作业、思维导图作业、调查实践作业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陈晶[9]2007年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元认知是目前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通常被广泛地定义为以认知过程和结果为对象的知识,之所以称为元认知是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说,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其思维中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集中反映了学生思维、智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它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分支之一。基于学生元认知能力可以通过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加以培养和促进的基本前提,本研究选取研究性学习作为基本研究环境,以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为基本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理论探索,探讨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通过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和元认知的理论阐述,本研究提出了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基本策略:积累元认知知识、强化元认知体验、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并在每种策略中分阶段介绍了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提出了研究性学习中的阶段式——师生互动模式,并用案例加以说明,阐述了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可行性: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元认知,而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使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元认知的发挥提供了可以监控的过程,从而为元认知的运用提供了舞台,也为元认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将成为元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张贤明[10]2011年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概述张家港常青藤实验中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快速大幅度提高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参考文献:

[1]. 阅读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D]. 乌兰托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

[2].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 马海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3].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元认知能力[D]. 李建国. 河北师范大学. 2007

[4]. 初一学生语文阅读元认知能力研究[D]. 蔡春莹.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5].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初探[D]. 范丽珍.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6]. 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 韩永静. 成功(教育). 2009

[7]. 高中化学教学中元认知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 朱妍. 苏州大学. 2008

[8]. 培养高中生地理元认知能力的作业设计[D]. 冯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9].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 陈晶.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10]. 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 张贤明. 文学教育(中). 2011

标签:;  ;  ;  ;  ;  ;  ;  ;  

阅读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