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心理学是电影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_心理学论文

谈电影学的重要分支——电影心理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支论文,电影学论文,心理学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电影心理学在电影学领域里是个诞生较早的分支学科。特点是边缘性、组接性、影像性、群体性;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侧重研究电影艺术的心理机制、电影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创作心理过程,探讨观众、批评家和管理人员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客观事实、寻找内在联系和多学科配合;研究方法可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问卷法和影片分析法。

【关键词】 视像特性 心理机制 审美追求 格式塔心理学 阐释 感知

在艺术学领域里,电影学是比较年轻的一支。电影学80年来的发展,是相当惊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过了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学学科。从电影理论史上来考察,电影心理学诞生,并不比电影艺术概论、电影史、电影评论等电影学分支学科晚。在意大利美学家利西奥托·卡努杜撰写了《第七艺术的美学》后不久,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闵斯特贝格就发表了在欧洲电影理论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电影学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在这部电影心理学奠基作里,闵斯特贝格指出,电影存在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技术的可能。他独具慧眼地强调:电影要尽快结束它的“杂耍”的童年阶段,真正成为感动观众的银幕艺术,电影艺术家应当求助于心理学。闵斯特贝格作为电影理论先驱、电影心理学的奠基人,贡献有两方面,一是运用心理学原理研究了电影的视像特性;另一是初步探讨了影片创作的心理层次。他认为影片中的自然物,应当融进电影艺术家的审美追求,这样才具有审美价值。诞生在电影尚未成熟时期的闵斯特贝格的早期电影心理学,其不完善、不严整是可以理解的。

1932年原籍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出版了专著《电影作为艺术》,他运用完整的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着重研究了电影影像的物理特性和电影艺术的心理特性,使该书成为电影理论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此书虽不是电影心理学的专著,却涉及了电影心理学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

如同电影学其他分支一样,电影心理学的成熟,也有一个集腋成裘的过程。真正称得起当代电影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是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他的两卷集《电影美学与心理学》,被电影理论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电影理论巨著。这部出版于1963、1965年的名著,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诸如电影的蒙太奇、结构、形式、景别、色彩、音乐等方面的复杂问题,也评述了电影学建立50年来的各种理论观点。米特里是为了给电影美学寻找理论依据而探索电影心理学问题的。他特别注意从感知的角度,运用格式塔理论来阐释电影现象。

从闵斯特贝格到米特里,电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扩展,在深化:不限于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心理,不限于电影观念的欣赏心理,不限于作为创作主体及接受主体的中介物、联结点的电影艺术作品。米特里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影像——符号——艺术等三个层次。他独辟蹊径地把感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知识,用来剖析电影现象、电影语言和电影手段,从而把电影理论从古典阶段推进到现代阶段。

以上,我们简要回顾了电影心理学诞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旨在说明三点:第一,电影心理学在电影学领域里,是一个诞生较早的分支学科;第二,电影心理学乃是电影学赖以建立的基石,它的研究史和整个电影理论史是大体同步的,它的研究成果是电影理论赖以发展的基础;第三,电影理论研究应当跑接力,而不应动辄另起炉灶,遗忘或弃置了前人已有的成果。

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跨类学科,19世纪中叶后逐渐成长为独立学科。通常,心理学由普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部分组成。艺术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它诞生在艺术学和心理学的结合部,又可以派生出不同门类的艺术分支心理学,如文学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美术心理学、舞蹈心理学、戏剧心理学、电影心理学、电视剧心理学等。80年代以来,我国多门类艺术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为民族电影心理学的问世,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撰写本文之目的,想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心理学体系添砖加瓦。

什么是电影心理学?它是电影学的分支,是艺术门类心理学,是诞生在电影学和心理学交叉领域的边缘新学科。它旨在揭示电影艺术活动(创作、欣赏、评论、管理等)的心理规律,剖析电影创作主体、欣赏主体、评论主体、管理主体的心理状态及规律,进而构成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体系。

一、电影心理学的特点

作为应用心理学范畴的艺术门类心理学,电影心理学有以下四个特点:

⒈ 边缘性 电影心理学是在电影学和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边缘上产生的,它迄今还处在一种非常微妙、复杂的特殊地位上,以致于电影学和心理学都愿意把它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成为自己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至今,出现跨类的、非单义性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正常的趋势。社会与科学的发展,要求我们认真研究、解决好边缘学科的问题。

电影心理学的边缘性,不是人们主观杜撰出来的,是客观存在于社会文化艺术生活中的事实,也是艺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事实。电影自1895年问世以来,越来越深广地介入了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电影在其襁褓时期,被人视为“杂耍”,被拒诸艺术殿堂的门外。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文学支撑了电影,声音进入了电影,电影开始成熟了。到三十年代前期,色彩进入电影,电影就成为一种具有后来居上优势的现代综合艺术,成了一门以蒙太奇思维和手法为特征的银幕艺术、影像艺术,产生了经典性作品,从而在艺术殿堂逐渐占据了显要地位。三、四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和中国左翼进步电影中,出现了诸如《淘金记》、《怒火之花》、《公民凯恩》、《魂断蓝桥》、《夏伯阳》、《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列宁在十月》、《乡村女教师》、《渔光曲》、《桃李劫》、《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等一批传世佳作,电影之花在艺术园地中灿然开放了。到1947年,法兰西学士院接受了第一位电影学士后,电影理论也在艺术理论领域里获得了越来越牢固的学术地位。把成熟的电影艺术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需要,而且可能。

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现象,也是社会现象;不仅是单个艺术家的行为,也是艺术家群体的活动。人是世界的主宰,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心理”内涵。电影活动是电影的创作者、欣赏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一种现代型、立体型的社会活动,在这四者之间,出现了类型特殊的、双向的、复杂的联系。离开了心理学和电影学的知识体系,就不可能准确地认识、理解、把握这些联系。电影现象不仅是艺术现象,也是一种微妙的心理现象。每部影片都是电影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电影心理学现象可分为电影心理过程与电影心理个性两类。所谓电影心理过程,首先指作为电影创作主体的电影艺术家创作意识的形成及其活动的一般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电影心理不仅是电影艺术家头脑的机能,也是客观世界在电影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是电影艺术家认识、情感、意志等的加工物、凝聚物,体现了他们影响、变革、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影片《良家妇女》的导演黄健中,读了李宽定的同名小说,感触甚深,决定将其搬上银幕,批判黔北山区世代流行的“大媳妇、小丈夫”的畸形婚姻、落后习俗和残酷族规。他还把自己在闽南农村读小学时的见闻、经历和感受,融注进影片里,放开手脚,锦上添花。比如,女主人公杏仙踩石礁,用的不是贵州人的方式,而是闽南人的近乎舞蹈动作。影片上映后,两地观众均认可,没人提出疑义。此例证明,不论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过程多么复杂、精微,都不是什么不可解释的艺术之谜,是完全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原理,来加以科学的辨析的。

电影心理现象,又属于电影艺术家的个性心理活动,具体体现在他的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而电影艺术家这方面的相互差异,又是与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化程度、个人经历、性格气质、艺术才能、艺术兴趣、创作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息息相关的。比如,同样写当代中国农村的改革,不同导演的影片,就有源于其不同心理个性的不同艺术风格。董克娜导演的《相思女子客店》,呈现兼有悲喜剧因素的正剧风格,淡雅凝重;赵焕章导演的《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则有明显的喜剧色彩,幽默爽朗。

⒉ 组接性 分解开来看,一部故事片,其实就是按照编导的独特又严密的艺术构思,有序排列、精心组接(剪辑)而成的几百个镜头(画面)。组接性,译音词就是蒙太奇。蒙太奇既是电影艺术的美学支柱,也是电影艺术的心理学基石。蒙太奇既是电影艺术反映生活的独特的艺术手段,也是电影艺术家创作银幕作品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和结构手段。对电影艺术家来说,组接性最终凝固为电影作品的章法。蒙太奇理论,是每个电影艺术家都应掌握的重要理论。蒙太奇思维也是每个电影艺术家都必须经常训练的一种形象思维方式。不了解蒙太奇(组接性),就无法探讨电影创作、鉴赏、评论、管理方面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电影思维虽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但不同于文学的、戏剧的、美术的、舞蹈的、音乐的形象思维,它是建立在蒙太奇基础上的形象思维,是具有映像性、影像性特征的形象思维。由于电影的放映时间、作品容量有严格限制,电影又是省略的艺术。电影为了节省人力、财力,再加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它往往不是顺序拍摄的,它通过蒙太奇来巧妙组接相关的镜头、场面、段落。而蒙太奇又是以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观察、注意、感受等心理活动的规律为依据的。电影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视听综合艺术,人们在观察生活时,视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转移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自觉的视觉蒙太奇。由此看来,电影心理学正是由于有了组接性特点,才能分明地与相关艺术分支心理学区别开来。

⒊ 影像性 电影属于影像艺术。它不同于静止的影像艺术——摄影,它是在摄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动态的影像艺术。所谓影像艺术,就是指以影像为本体的艺术。从现代艺术史上来考察,电视剧是继电影故事片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影像艺术。人们通常说电影是视听艺术,视觉形象的创造,无疑是其最基本的任务。然而,说得更准确一些,电影艺术中的形象,并非一般的视觉形象,而只是影像,是银幕上的千姿百态的运动不停的影像。电影影像,是利用摄影、成像、放映等技术手段,最后活动在、呈现在银幕上的视觉形象。电影影像是在原始人的梦幻、古代人的视觉游艺、现代人的摄影艺术和放映技术等人类文明成果、人类心理机能进步基础上产生的。不仅如此,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观赏电影这种影像艺术时,还需具有生理及心理的前提条件。生理的前提,是指人的眼睛具有“视像暂留”的生理功能。科学家的测试表明,当物象在人们眼前消失后,仍能在视网膜上保留0.1至0.4秒。心理的前提,是指人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知识积累和心理经验。闵斯特贝格指出了电影影像作为活动影像、艺术影像的心理原因:“既然影片的审美价值仅仅是由于现实被转化为想象物,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影片并不存在于胶片之上,甚至不是存在于银幕之上,而是存在于通过赋于一系列无生命的影子以运动、注意、记忆、想象和情感而使影片得到具体实现的心理中。”[①]从来没有看过电影的人,完全没有这种心理经验的人,在银幕上的特写镜头面前惊慌失措,是毫不奇怪的。

电影影像是光影直接在观赏者的视觉上成像的。电影影像具有复制性、幻觉性和符号性。它只有得到观赏者的认同(视觉经验),才能表情达意,成为一种广为传播的大众艺术、银幕艺术。让·米特里指出:“影像就是形成影像又等同于影像的那个特定事物的‘客体化’感知。”[②]幻觉的本质是自愿地以假为真。人们在观赏电影时,有意忽略了电影胶片有“间歇”,又透过二度平面的银幕,产生了纵深感和立体幻觉;通过蒙太奇手法,又会产生加速或延迟时间的幻觉,把银幕内外的空间连接起来的幻觉。电影影像的符号性,一是可以理解为用自身的影像去标志自身,如用汽车的影像去标志汽车;二是指它具有指称及表意的功能。如《红旗谱》中的青松,象征朱老忠壮年入党品质高洁。不应忘记,电影既是以影像为本的艺术,又是综合艺术。电影心理学的影像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特点。

⒋ 群体性 电影艺术不同于有的传统艺术,不是艺术家个人劳作的产物。从创作角度说,一部故事片是由摄制组群体的不同岗位上的电影艺术家、工作者密切合作完成的,是集体智慧和劳作的艺术结晶;从欣赏角度看,一部影片完成并公映时,它的观赏者、接受者也是以成百上千的观众,出现在电影院里的,这是一个临时汇集起来的银幕前的观众群体,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他们相互之间进行着情绪的互感与交流。从社会心理学眼光来测定,这种影院中的群体,是偶然的、自发产生的、存在时间相当短的共同体。电影心理学既要研究群体创作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过程,也要探讨群体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特征、心理效应。

二、电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智能的提高,使得心理学家日益重视对社会意识形态进行深入的分科研究。电影心理学作为电影学、艺术心理学的分支,它的根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都是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不能认为,电影心理学乃是电影学与心理学的机械混合、简单相加。电影心理学既不可能把一切电影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也不可能将各种心理现象都收进自己的研究视野。

关于电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我国学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张骏祥认为电影心理学有三个研究内容:视像特性、创作及观众感受。郑雪莱指出电影心理学三个研究对象是:电影艺术家创作的个人心理状态、电影作品的创作过程及规律、观众感受影片的心理机制与规律性。显然,他们的看法是相当精辟,又富于启发性的。

电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两种表述方式。一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观点,研究一切电影艺术现象的特性、本质、联系及规律,这种看法可以名之曰心理电影学。另一种是系统地、周密地研究诸种电影艺术现象的心理发生、过程、本质及心理活动的法则、规律。这是从电影艺术现象出发来探讨其心理规律,可以视为名副其实的电影心理学。

在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中,电影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生命现象、艺术现象、社会现象,又是一个双向运动、相互影响的有机体。如图示:

考察电影艺术现象这个运动的、有机的统一体,可将其区分为两类心理形态:一类是较为稳定的“心理结构”(如图所示),一类是流动变化的“心理过程”(如箭头所示)。电影心理学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侧重研究电影艺术的心理机制、电影艺术家的个性心理结构、创作的心理过程;二是探讨观众、批评家和管理人员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

由于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电影心理学又可分出创作心理学、观众心理学、批评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分支。而创作心理学又可细分为编剧心理学、导演心理学、摄影心理学、表演心理学、美工心理学、声响心理学、剪辑心理学。归纳起来,无非是一般电影心理学和特殊电影心理学,总体电影心理学和部门电影心理学。

鉴于电影心理学还不成熟,目前还不能为其构造稳定的科学体系。但是,电影心理学的研究中心仍然是人,是从事创作、欣赏、批评、管理等电影活动的人。电影心理学是从审美精神生活的特殊范畴,来研究电影人。由于电影人在从事各种电影活动时,要受到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的心理反应必然要受上述因素的制约。电影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仔细辨析电影人深层心理打上的社会、文化、生理的烙印。电影心理学的建立与推进,不能抛开社会、文化因素,也不能不涉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机制,诸如视觉、听觉、幻觉、联觉、直觉、形象记忆、情绪记忆、想象、联想、才能、情感、潜意识、形象思维等各种与电影艺术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单靠社会学化的观点,抛开人的生理机制,同样也是说不清楚的。电影心理学必须从现代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中吸取营养。

三、电影心理学的研究途径及方法

研究电影心理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⒈尊重客观事实 电影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心理映象虽是主观存在,但它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离不开外界的刺激和人脑的功能。若是单靠自我观察、内省法,是难以对其作科学测定的。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循客观性原则进行研究。比如,我国电影市场调查提供了如下事实:35毫米拷贝1989年发行数超过200个的,绝大多数是武打片、动作片:《康熙大闹五台山》、《险恶江湖逍遥剑》、《风尘女侠吕四娘》、《神龙剑侠吕四娘》、《奇情侠女》、《血溅秋风楼》(以上武打片);《杀手情》、《关东女侠》、《疯狂的代价》(以上动作片)等。[③]这个事实让明了电影是具有动作魅力的艺术,由此出发,可以进一步研究观众的这种心理现象。

⒉寻找内在联系 各种电影心理现象之间,是彼此联系的。它们又是与机体状况、外部刺激及反应活动紧密相联的。外部刺激,包括社会的、生理的、物理的、化学的,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刺激变量又不相同。机体变量,涉及机体状态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反应变量,指反应活动中的行为变化、言语变化、生理变化。所谓“变量”,指的是被检测对象数量及性质方面的变化、测量、操纵的条件、现象与特征。研究心理现象,必须考察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三者间的微妙关系。人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电影现象发生在多重联系(主体与客体、创作与欣赏、传播与接受、内容与形式)上。对电影心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时,要严格控制条件,多方寻找内在联系,以求得出规律性东西。

⒊多学科配合 电影心理,不论创作、欣赏、批评、管理心理,都是高度敏感、复杂的现象。只有运用多学科配合的知识优势,才有可能获取有价值的成果。研究电影心理学所涉及的学科,主要有心理学、哲学、美学、艺术学、电影学、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生理学、物理学、摄影学、音乐学、美术学、表演学等等。不同流派、分支的心理学知识,用得尤其多,诸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运用这些学科知识、参考不同学派理论时,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注意扬长避短,把握分寸。

常用的电影心理学研究方法,有的是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重合的,有的是创新的。

⒈观察法 与电影人处在同一环境里、同一场合中,研究者要按照预定的计划,使用现代化的录音、摄像手段,把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刺激反应、音容笑貌、言谈话语等现场记录下来,从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出发,带着研究者现场观察的亲近感、新鲜感,来开展对有关电影人的心理行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的系统剖析,以期得出科学的结论。如,当我们通过在影院里对观众在观看《周恩来》、《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等影片时不同反应的现场观察,从中可以悟出此类传记影片受观众欢迎的原因。这些影片使得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职业的各界观众潸然泪下,又一次证明了革命领袖、当代英雄的传记片,具有独特的思想伦理震撼力量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

⒉实验法 实验法是近代科学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对于刚逾百年历史的现代年轻艺术电影来说,实验法是应当提倡的。这种方法可以让电影心理学家处在积极的地位,通过建立诸如实验剧本创作所、实验电影制片厂、实验电影院、实验电影调查网、实验电影发行公司等相应实验机构,让人们能在主动性与自然性相溶渗、环节性与流程性相搭配、探索性与推广性相结合的利于事先控制的良好条件下,系统地、双向地考察电影创作者、欣赏者、研究者、管理者之间的心理个性、心理过程、心理交流、心理障碍等微妙、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研究法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以缓解被测试者的紧张情绪,可以避免因盲目拍片而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可以根据研究者的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的支持与配合,来研究课题所规定的有关心理现象,易于取得预期效果。现代心理学倡导的模拟性实验,情境、条件贴近现实生活,实验成效甚佳。比如,要想弄清儿童片的年龄差异,就可以挑选不同的儿童片,放映给学龄前儿童、初小学生、高小学生和初中生等不同年龄段的小观众看,同时注意观察他们各自不同的兴趣点、兴奋点、疑难点,汇集起来,就可以得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在可以用录像带、影碟放影片的方便条件下,实验法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美国的一些巨片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拍片时不断放映片断影片,回收不同层次观众反馈的不同信息。

⒊调查、问卷法 调查有关对象(电影艺术家、电影观众、电影批评家、电影管理家),要事先准备好调查提纲,要给调查对象以应有的准备时间,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要口问手写,可以录音,可以开调查会。调查结果应整理成调查报告。

问卷法,乃是一种书面调查,把精心设计好的问卷发给有关调查对象,让他们在不署名情况下,充分发表意见,汇总之后,可以看出许多带规律性的重要情况。问卷质量要高,要向被问者讲清调查目的,动员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这种方法优点在于调查范围广泛、明确,调查结果宜于归纳、整理。缺点是被询问者若有顾虑或不认真,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就会降低。1985年,有人曾对镇江医学院542名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看看大学生爱看什么样的故事片。结果是:①从影片产地(国家或地区)来看:46%爱看欧美片,26.9%爱看香港片,14.8%爱看国产片,3.3%爱看第三世界片;②从片种类型来看:31.4%爱看喜剧片,23.4%爱看爱情片,19.7%爱看侦破片,15.5%爱看历史片,7.2%爱看改革片。这表明当代大学生作为高文化层次的观众,他们的观赏水平和兴趣是自成格局的。

⒋ 影片分析法 影片是以编导为核心的电影摄制集体的智慧之结晶,是文化内涵丰富的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银幕艺术品。越是优秀的影片,越会蕴含着创作主体的主体意识,越会潜藏着创作主体的潜意识,越能体现电影艺术家们的心理因素(如气质、个性、欲望、动机、直觉、知觉、幻想、联想、冲动、情绪、心态等)方面的群体或个体的特征。借助对影片这种影像艺术品的精细入微的科学分析,常常可以洞悉电影创作主体的心灵发展历程和心理活动的轨迹,进而发掘出心理结构深层次的隐秘。只要被测试被分析的影片是恰当的、有代表性,是电影艺术家们所认可的,借助或粗或细的影片分析,电影心理学家可以了解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师、美工师、音乐师、录音师、剪辑师、制片人等各自的创作个性、艺术风格、审美追求,这对于揭示电影创作的心理本质及规律是非常有价值的。

若能把影片分析法与前面介绍的几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其研究效果自然更佳。

以上我们介绍的是常见的、主要的电影心理学研究方法。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谈话法、个案法、测检法、模拟法、图示法、统计法、报告法、心理发生学法、现象学法、精神病理学法等辅助性研究方法,随时备用。总之,研究方法是服从研究课题之需要的,或单用一种或合用几种,要以达到研究目的为取舍标准。对于电影心理学的学习者、研究者来说,尽量多掌握些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With Reference to a Important Branch of Movie Study

——the Movie Psychology

Li Yang

Abstract:The movie psychology is a branch of study coming into be-ing early in the movie study.It is of a frontier,montage image and gr-oup character,it's object and way are that the special emphasis is laid on studying the psychology machanism,psychology structure and creative psychology process of movie artist and also laid on probing the psych-ology machanism and process of audiance,reviewers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It's basic principles are to have a high regard for the objective facts and seek the inner links of these facts and cooperations of many branches of study.The methods of studing such as observing,experiment-ing,investigating questionaries and analyzing film can be used.

Key Words:peculiarity of watching image,machanism of psychology,aesthetics pursuing,Gestalt psychology,interpretation,mental perception through sensory organs.

注释:

①转引自姚晓蒙《电影美学》第3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②让·米特里《影像的美学和心理学》,载《世界电影》1988年第3期。

③章柏青等《电影观众学》第42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出版。

标签:;  ;  ;  ;  ;  ;  ;  ;  

电影心理学是电影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