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境选择与个性生成:基于黔北“独竹漂”的论析论文

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境选择与个性生成:基于黔北“独竹漂”的论析论文

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境选择与个性生成: 基于黔北“独竹漂”的论析

韩玉姬1,王洪珅2,张文涛3,梁勤超4

(1.成都中医药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3.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7; 4.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是窥视民族文化发展的窗口,其多元价值需要从不同理论视角来探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内,从生境的角度切入,通过对黔北地区“独竹漂”这一典型个案来分析和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形成历程中的生境选择问题,具体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维度来展开相关分析。同时,探讨了“独竹漂”这一文化事项的个性生成与所处生境的密切关联,以此阐明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的生境选择问题,及其文化个性生成与生境的关系。

关键词: “独竹漂”;生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个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和‘体育强国’梦想实现的重要基石”[1]。根植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同时其起源、演变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诸多客观环境的影响,即所谓的“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均在其所处的生态和文化背景中形成”[2]。纵览我国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由于地域分布的不同而呈现鲜明的特征差异,自古以来就有“北人善骑、南人善舟”的说法,从中可以窥知自然环境对于人所具有的技能的影响和塑造,对于这一现象,从文化生态理论的视角可以寻见合理的解释。在文化生态理论的框架内,生境是一个涵盖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概念,且与文化发展和进化之间具有密切关联。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其发展的纵向演进和横向融合的过程中,生境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种假设,本研究尝试以黔北“独竹漂”为个案,抽拨其源起、演变、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其文化个性生成过程中生境所起到的作用。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获知其文化个性生成的内在规律,使这一文化类型得到更多维的理论诠释和样貌描绘,是本研究的期望所在。

她对着那双鞋潸然泪下,原来简东亮给她的是一份正版的爱情,是她太贪心了。灰姑娘也只有一双水晶鞋,而她却想要更多,更多。

1 生境概述

1.1 生境概念及其演化

生境,作为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综合形成的,而描述一个生物群落的生境时通常只包括非生物的环境。具体是指“生物出现的环境空间范围,一般指生物居住的地方,或是生物生活的生态地理环境”[3]。这一词汇也出现在“群落生境”中,“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4]

“生境”一词在从生态学到文化生态学领域的过渡使用,是伴随生态学、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文化生态人类学、文化生态学几个学科的交叉和发展而实现的。20世纪初,生态学在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同时,在实质上并未突破自然科学领域的界限,人类的各种活动被排除在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之外。直到“二战”以后,随着“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被学界认同,生态学的研究获得了发展机遇,生态学研究开始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并且与社会科学中的人类学交叉,形成了“人类生态学”这一分支。然而,以自然生态系统为领域的人类生态学,关照了人类的生物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社会性。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的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某种生物现象,文化是建筑在生物基础之上的”[5]。而其中所谓的“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为自己创造的“新的、第二性的、派生”的环境[6]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观察组则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 理论基点

生境在文化生态学领域的内涵所指是本文的立基所在。文化生态理论为认识和诠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此理论框架内探讨生境对此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可以大大拓宽研究的视域,从而使这一类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样貌和内部机理得以更多维的呈现。在文化生态理论的内容体系中,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是核心,而其中的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概念,即所谓的“生境”。与文化生态理论相伴而生的文化适应理论,该理论重点关注的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因为发生不同程度的文化接触而导致彼此相互影响,进而发生文化模式的适应性变化,即探讨文化在进化过程中对于所处生境的的适应性问题。依照上述两种理论来分析,作为一种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起源、演变和发展也是在其所处的“生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之下进行的,即所谓的“少数民族体育是适应其生存环境的产物,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7]。少数民族族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社会性活动,其实质就是文化主体间进行的接触、交流和融合,在此过程中,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其发展模式也通过这种文化接触而发生适应性改变,而这种适应性改变恰恰是由于文化生态理论框架中的“生境”的影响和模塑,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也在此适应的过程中渐渐形成。

2 黔北“独竹漂”的生境选择

第三,总结了法国在教学过程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秀经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启发作用。法国南特矿业学院有着优良的工程师教育传统,研究生课程偏重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以热工水力课程为例,主要是基于设计一个压水堆核电站的热工水力问题逐步讲解,而国内多是讲授基础的公式推导及全面介绍相应的理论知识。对于硕士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南特的做法更加贴近现实,能够让学生已毕业快速磨合上岗。这对于我国培养应用型研究生,是很好的启示。

2.1 “独竹漂”源起与延续的自然环境选择

医学院校培养出适应我国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卫生行业工作者,借助当前国内利好政策支持,通过整合、优化医学院校内散乱的教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明确学校各部门思政教育职责与分工,努力构建通识教育全员一体化模式与体系,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赤水市位于黔西北,赤水河中下游,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当地全年气候湿润,非常适宜竹子生长,据2013年4月的统计数据,赤水市的竹林面积达129万亩,总面积和人均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竹子之乡”,建有竹海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景区)。除了竹林面积大以外,竹子的种类也较多,另据不完全统计,赤水市的竹子种类在36种左右,竹子产量较大。南竹是制作“独竹漂”最重要的原材料,南竹是毛竹的一种,属于实用竹,生长速度快、材质好、用途广,且栽培面积广、适应性强,其竿型粗大,竿高达20m,粗者直径可达20cm以上,因此,南竹为“独竹漂”的产生和起源提供了早期的物质基础。

2.1.2 山高路险、河流众多提供了“独竹漂”的场域条件

在3Dmax中按照真实采集人体骨骼的比例,对模型进行调整,统一轴心与质心位置,制作出三维结构与真实模型一致的精细模型,如图2所示。

“独竹漂”分布较为普遍的贵州赤水一带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丹霞地貌的美丽自然景观,但从交通的角度来看,此地可谓山高路险,陆路交通极为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当地居民不得不依靠河流发展水路交通,在赤水河一带,赤水河是主要的河流。有资料记载,“独竹漂”源于“独木漂”,不论是“独木漂”还是“独竹漂”,其产生和演变都与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关联密切,山高路险的陆路交通条件不适宜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出行,河流众多的现实迫使当地居民采用水上交通方式,在此条件之下,“独竹漂”成为当地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可以说,是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并催生了“独竹漂”的起源和进一步发展演变。

2.2 “独竹漂”演进与发展的社会环境选择

2.2.1 “独竹漂”的产生和发展受交通条件的直接影响

“独竹漂”源起和分布的黔北地区自古以来就属于相对偏远的地区,多年以来,由于交通和区位等原因,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面对山高路险、河网密布的特殊生活环境,此地居民的出行受到较大影响,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积累经验,逐步将原本用来运输木材的“独木漂”改造成“独竹漂”,一方面可以较大程度的解决出行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这种交通方式极为切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且所用的原材料漫山遍野,随地随时可取,极大减少了造价,在成本上使广大居民容易接受。由此可推知,“独竹漂”是为了适应特殊地理环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由当地居民发挥聪明才智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交通方式,后来演变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是维护和巩固大局稳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有效载体,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胜利油田胜南社区管理中心根据山东省总工会和胜利油田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安排部署,将建立“以人为本,利益兼顾,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去抓,搭建沟通、维护、文化、关爱创建平台,提高创建质量,实现了职工“体面劳动,尊严生活”,推动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形成了“党委加强领导,行政重视支持,工会牵头运作,多方协作配合,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结合近年来的创建探索,就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谈几点认识。

2.2.2 “独竹漂”的发展和转型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大

2.2.3 “独竹漂”的认知和传播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增强

1998年,在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和贵州省体育局的努力之下,“独竹漂”这项濒临消亡的传统民俗活动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经政府部门的多方努力和相关制度的支持,“独竹漂”开始转型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998年在贵州省第四届民运会上作为表演项目首次亮相,2008年“独竹漂”项目被列为贵州省民运会竞赛项目,并在遵义市举办了全省首届“独竹漂”大赛。2009年,“赤水独竹漂”被批准列入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6月5日,“独竹漂”最终被列为第九届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期间,贵州省民委和贵州省体育局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主导成立了多支“独竹漂”表演队,组织编写了《独竹漂竞赛规则》(试行)、《独竹漂裁判法》,研制成功“独竹漂”标准化器材,协助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和举办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 的“独竹漂”裁判员培训班,努力将“独竹漂”推向全国10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独竹漂”从濒临消亡到推向全国农运会、民运会,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起到了重大作用。可以说,是政治因素的作用,使“独竹漂”从渡河工具转变为传统体育项目,从之前的“穷山沟”走向运动会,实现了存续样态和发展模式的转型。

2.2.4 “独竹漂”在社会制度的作用下存续和转型

据有关数据统计,2016年赤水接待游客总量突破1 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0亿元[8]。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赤水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都逐渐被外人所知,“独竹漂”作为表演性和娱乐性较强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旅游业中以“民族风情”展演的形式不断呈现给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直观感受和亲身体验,“独竹漂”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所认知。每年千万以上的游客前来旅游,对于“独竹漂”受众数量的增加是个巨大的促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独竹漂”的更大范围传播。同时,当地居民通过表演“独竹漂”获得一定的收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作为传播主体的当地居民的积极性,数量不断增加对于“独竹漂”的传播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众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代际”传承危机,当地居民在传播和传承“独竹漂”方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其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社会制度会对文化事项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政府部门各种制度的作用之下,“独竹漂”在多方面的价值或功能被充分挖掘和展现[9],正逐渐成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名片。转型后的“独竹漂”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出现了专门的民间表演团体,成立了官方协会组织,专业训练与竞赛也有序进行,并且顺利成为全国民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10月25日)和各省、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制度性文件颁布的背景之下,包括“独竹漂”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发展环境大为改观,国家倡导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努力配合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基于此,“独竹漂”融入当地旅游业、成为传统体育竞赛活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纵向梳理不难发现,“独竹漂”从古至今的存续和演变,以及近些年来的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社会制度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茅台斜阳映赤水,残阳几页贩酒船,独竹飞流飘然过,纤夫逆行步步难。”是贵州赤水河流域特有传统体育项目的描绘,诗句中的“茅台、赤水、独竹、飞流、飘然”等关键词为人们了解“独竹漂”提供了地域、场地、工具、存在形式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的确如诗句中所描述的,“独竹漂”是一种流行于黔北赤水河流域的民间技艺,人站立于漂浮在水面上的单株竹子之上,手持细竹竿划水前行,原本是当地居民渡河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水上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独竹漂”这项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活动,从其产生至今的发展演变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生境的适应性选择,试从生境所包含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述如下:

2.2.5 当地的竹文化为“独竹漂”的发展提供重要依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加大,黔北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交通状况的巨大改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独竹漂”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首先,交通状况改善后的出行方式多元化,使作为出行工具的“独竹漂”在实用层面的功能被取代,其存在的场域也从之前的“日常生活”逐步过渡到“民俗节庆”;其次,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人们对于包括“独竹漂”在内的传统文化开始无意识的“遗忘”,在存在样态上从之前的“必不可少”到现在的“可有可无”。因此,从“独竹漂”发展历程来看,其起源、存续、发展、演变、转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同程度的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独竹漂”源于赤水和习水两岸居民的生活,随着居民交往的频繁而在渡河、运输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独特技艺的形成与两岸的竹农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在竹子加工生产的扎竹排、运毛竹、运输生活用品等过程中,“独竹漂”是最为便捷的方式,长此以往,熟练的“独竹漂”技能逐渐形成。“竹文化”是赤水一代的特色文化之一,此地建有“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拥有竹类12属40多种及2个竹变种的千万株各类竹子。随着竹文化产业的不断升级,在原先的竹编、竹笋等农副产品开发的基础上,竹子生态旅游、竹子造纸、竹子建材、竹子雕刻艺术等新兴产业不断出现,竹文化已经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2010年11月,首届竹文化节暨中国竹业发展论坛在赤水举办,期间,“独竹漂”作为竹文化的代表性活动项目展现给与会的专家和学者。“独竹漂”作为一项以竹子为主要器材的传统体育项目,所承载和展现的不仅仅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当地居民依托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自然资源而创造出来的竹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独竹漂”提供了发展的文化依托。

3 黔北“独竹漂”的文化个性生成

3.1 满足生活之需具有的实用性

“独竹漂”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当地居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渡河,能够在交通方面提供助力。从赤水河流域的交通情况来看,山高、河多的地理情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从“独木漂”演变而来的“独竹漂”,在器材原材料类型上的变化是“独竹漂”适应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重要体现,赤水河流域的自然生态除却上述的山高、河多以外,当地盛产的南竹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替代了原来的“楠木”,体现了作为交通出行工具的便捷性和经济实用性;再者,“独竹”替代“独木”还是一种当地人的社会性选择,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选择都会首先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从“木”到“竹”,实现了制作成本的降低,同时,竹子质量相对较轻且浮力更好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实用性。因此,“独竹漂”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经济适用是其首要的特质。

2.1.1 气候湿润、南竹广布提供了“独竹漂”的物质基础

3.2 为表演而逐渐提高的技巧性

“独竹漂”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传统体育项目,因为所用的南竹是一根仅作简单处理的“原竹”,并未做任何有助于稳定的处理,其参与者对“原竹”的驾驭仅凭双脚和手中的竹竿。就动作而言,就是站在南竹上通过手中的竹竿划水行进,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人们在前行的基础上创造了“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高难动作,这些动作要求参与者熟练掌握各种技巧,并具有较强的身体控制能力和保持平衡的能力。近年来,随着“独竹漂”的不断发展,在各种表演活动中新的动作和姿势不断出现,如“弓步漂、倒挂金钩、转身平衡、翘竿漂、劈腿漂、金鸡独立”等,有的表演者还可以在表演过程中转呼啦圈。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姿势,对参与者或表演者的技能要求日益提高,各种新动作的创新也在不同程度地增强其难度和技巧性。

3.3 因传承有序而形成的古老性

有资料记载,“独竹漂”约起源于秦汉时期。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事项,“独竹漂”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说明3个问题:(1)“独竹漂”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千百年来的使用和流传充分说明,“独竹漂”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是密切可分的;(2)“独竹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独竹漂”流传千年,得益于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从反面来看,也正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实用性、便利性、经济性”等特征能够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才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折射出这一活动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3)“独竹漂”实现了有序传承。历经千百年而流传至今,离不开其创造主体的努力,离不开特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滋养,这一活动能够在一代代人的繁衍中始终存在并延续,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从传承的角度来看,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族民中广泛使用而未曾中断或退出历史舞台,并且始终具有较高的民族认同度,这充分说明“独竹漂”这项传统体育活动实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内代际间的有序传承。

3.4 因生境特殊而铸就的独有性

“独竹漂”产生并存在于山高、河密、多竹的赤水河流域,多种条件促成了这项活动,可以说,地域性是“独竹漂”的最典型特征。虽然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在重庆、广西、河南等地的龙舟节上都有“独竹漂”的表演,但表演者都非本地,大都是赤水一带展演团的表演。“独竹漂”的地域性特征,一方面反映了其产生条件的特殊性,即有竹、有河、有历史,此处所列3个条件并非全部,且得同时满足;另外一方面体现出其独有性,即在开展的诸多条件中,除去器材、场地等以外,“独竹漂”的历史、文化、技能等方面的条件是无法复制的,这种独有性在本质上讲也源于地域性。从文化生态的几个方面来讲,其地域性体现在自然生态的特殊性和社会生态、掌握技能的人无法模仿和复制上。

3.5 速度和技艺所体现的竞技性

“独竹漂”在从渡河交通工具向传统体育项目转型的过程中,其基本特征也随之发生改变,之前的“实用性”逐渐淡出,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所必备的“竞技性”逐渐增强。“独竹漂”的竞技性主要表现在“竞速”和“竞艺”两方面,“竞速”主要是“独竹漂”参赛者比试划完规定距离所用时间的长短(如男子、女子60m直道竞速),而“竞艺”则是参加者技术或技艺展演,以难度判定高下(如跳漂、换漂和极限挑战等)。总之,“竞技性”在很大程度上规约了其体育属性,同时,竞技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独竹漂”的转型,拓展了其在体育领域的发展空间。

3.6 因形质更新而具有的观赏性

“独竹漂”在体育属性上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竞技性,其二是观赏性。其中,较强观赏性在其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为其争取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毕竟竞技性特征的展现仅依靠正式或非正式的运动会竞技比赛,而观赏性则不同。随着近年来“独竹漂”的发展,有多种表演性的高难度动作被创造出来,“跳竿、换竿、飞燕凌空上竿、卧漂、俯卧撑、劈叉、竹漂舞、呼啦圈、金鸡独立、燕子探海、犀牛望月、正划、倒划、转身划”等动作技巧已增至十多个,使其观赏性逐渐增强,尤其是在端午节等节日和某些水上项目比赛的开幕式上,“独竹漂”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众多的观众。近年来,“独竹漂”作为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在赤水、习水一带已成为常规,并且打造了部分精品剧目:如将“独竹漂”与少数民族婚礼习俗结合节目——“美轮美奂、水上婚礼”,将中华民族5000年龙图腾完整展现在水面上,有效地将独竹漂与龙文化结合的“借你两小时,还你五千年”等活动。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看,观赏性的增强是“独竹漂”基于社会需求的一种适应性改变,可以说,社会生态的改变促进了“独竹漂”观赏性的增强。

4 结语

虽说“独竹漂”主要存续和发展于黔北地区,但在表现形式、基本特点和文化特质等方面都具有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一般特征,从其地域独有性的角度而言,“独竹漂”是一个典型的个案,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内,“独竹漂”的纵向演变和横向发展都是生境选择的代表性传统体育活动,而其所具有的文化个性的生成,也更好地反映了生境的影响和塑造。诚然,上文的分析中更多的笔墨围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展开,而对于黔北各族居民在“独竹漂”整个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主体作用未涉及,但并非疏漏,将会在后续相关研究中予以呈现。通过对“独竹漂”生境选择的剖析和论述,可在更多维度和更多层面上认识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进而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培养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等方面价值的认识和发挥。

In our population, the NRS-2002 disclosed a risk of malnutrition in 36.7% of the inpatients. This value was low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a Danish study evaluating gastro-surgery patients[9] but higher than data from Romanian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s[50].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改革发展40年回顾与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5):9-14.

[2]倪依克,胡小明.民族传统体育的走向[J].体育科学,2014,34(12):3-7.

[3]百度百科.生境偏爱[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

[4]360百科.生境[EB/OL].https://baike.so.com/doc/5855055-6067897.html.

[5]何星亮.文明与冲突[J].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07(5):6-43.

[6]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8.

[7]王钧,韦晓康.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空间及其演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2):64-69.

[8]编者.贵州赤水走“旅游兴、经济活、百姓富”全域旅游发展新路[EB/OL].[2017-01-03].http://www.sohu.com.

[9]刘转青,刘积德. 独竹漂项目衍变历程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7,35(2):47-51.

Habitat Selection and Personality Generation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Based on Analysis of “Bamboo Canoe Drifting ”in Northern Guizhou

HAN Yuji1, WANG Hongshen2, ZHANG Wentao3,et al

(1.School of P.E., Chengdu Univ. of T.C.M., Chengdu 611137, China; 2.Chengdu Sports Inst., Chengdu 610041, China; 3.Jiangxi Normal Univ., Nanchang 330027,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are the windows of witne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its multivariate values needed to be explored from differ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dopting the theory of cultural ecolog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bamboo canoe drifting”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Guizhou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bitat selection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and carried out related analysis from two dimension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also discusse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ration of individuality and the habitat. Its purpose was to clarify the problem of habitat sele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individuality and habitat.

Key words : bamboo canoe drifting; habitat;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cultural identity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20X(2019)05-0056-05

收稿日期: 2019-03-17;修回日期:2019-04-27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TY040)。

第一作者简介: 韩玉姬(197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通讯作者简介: 王洪珅(197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社会学。

标签:;  ;  ;  ;  ;  ;  ;  ;  ;  

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境选择与个性生成:基于黔北“独竹漂”的论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