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要借鉴创新莫照搬照抄论文

公文写作要借鉴创新莫照搬照抄

□兰天永

一、照搬照抄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在日常工作中,常常看到不少领导干部或者文秘工作者对待文字材料往往事先不认真思考,不深入调查研究,而是照搬照抄以前的材料,把往年的材料拿过来改改数据、换换提法;也有的遇有写作任务,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上网抄袭,采取“剪刀+浆糊”的方式或者“CV大法”东拼西凑、移花接木;还有的领导者直接让下属代笔,个人签字署名算完成任务。这里有两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案例 1:2017年6月23日,《延安日报》二版以《欲明人者先自明 欲正人者先正己》为题刊发了某县委书记的署名文章。7月2日,有网民发现该文章与两年前新华社播发的《新华时评:严以律己在自重、自省、自律》高度雷同,前者1566字的文章中有847字和所发时评几乎一致。该事件随后引起广泛热议。

案例 2:2014年1月8日、5月4日,某市原市长和原市委书记分别前往该市CBD孵化器视察工作。事后,发布在政府官网上的两则视察报道,除了日期、领导职务和名字不一样外,其余内容居然一模一样,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完全一样,仿佛一对“双胞胎”。该事件同样引发高度关注和热议。

青萝向来对自己的容貌自信,但当看到女子的那张脸时,仍不免惊叹世间竟有如此美人!她看起来比自己年长不了几岁,也就十七八岁的模样,肤色白皙,面容姣好灵透,带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纯净和圣洁。她的身体纵然沾染了血污,她的衣服纵然残破不堪,却也丝毫不能影响到她的圣洁和美好。

这些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不胜枚举。笔者认为,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

上述几个原因,既存在于不少领导人员和领导机关,在一些文稿起草者身上也比较常见。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工作作风不严不实所致,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是“不重视写”。文章具有宣扬思想、承载教化、提出主张、推进工作的作用,自古就有“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之说。然而很多领导者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对文字材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不少领导会说我忙于抓生产、搞经济的时间都不够,哪有精力去写文章,于是对待文字材料能抄则抄、能混则混、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四是“没时间写”。不得不承认,现在各种迎来送往、考核检查比较多,领导人的时间精力被大量占用,来不及消化、认真思考一些问题,很多文稿、讲话只好由他人代笔,以此来应付各种检查考核。

一是“不愿写”。写文章是件苦差事。不少管理者或者文稿起草者态度不端正,心态浮躁,耐不住寂寞,习惯于台前、不甘于幕后,习惯于干轰轰烈烈、见效快的工作,而不愿意坐冷板凳,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二是“不会写”。对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而言,写作能力是基本素质甚至是核心能力。但是,现实工作中不少管理者能力水平不够,工作思路不清,调查研究不深,政策把握不透,对很多问题从未深入学习思考过,实在无从下手,写不出材料来,只好照搬照抄。

2014 年8 月,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信用浙江”、建立和完善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要求,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印发《浙江省地矿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进一步推动地质矿产市场健康发展,改革创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制度,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健全地矿信用体系,完善对市场主体从业行为的监管,提高从业单位和人员的诚信、履约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打造“诚信浙江地矿”。2014至2016年间,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相继印发了采矿权人、探矿权人、地矿中介服务机构和地矿专家等四类信用主体的信用监管办法及相关文件,浙江省地矿信用监管工作全面开展。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白银文化是明代中后期白银货币化后在闽东白银矿区及其左近地区出现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货币拜物教,在此过程中辐射出来的白银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化身,不仅成为流通物,而且成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统辖者的现象。正如马克思所言“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5]这就是货币的拜物教性质。

二、文章写作要借鉴创新,不要照搬照抄

上述问题的解决,要从几个层面入手。首先,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带头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对待文字材料,自觉做到严细实;各级机关要采取相关措施,深入调查研究,推行一线工作法,有效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广大文秘工作者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应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当好改进文风的践行者,发挥好表率作用、参谋助手作用。

诚然,文章写作尤其是公文写作有别于文学作品创作,需要大量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基层实践为支撑,这样才能做到以文载道、以文辅政,为管理者出思想、谋思路。因此,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是离不开“抄”的。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很多初入行的新手甚至很多老笔杆子都离不开这招。但是,我们反对的是机械式照搬照抄、简单的复制粘贴,提倡和鼓励的是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在模仿中创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借鉴南北朝瘐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句创作而成的,王勃的借鉴较之原句有静有动、语言豪放,意境也更加高雅,成为千古名句。

在公文写作中,如何“抄”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借鉴文体格式、写作思路。尽管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稿等综合性文稿写作相对灵活随意,但不同类型的文稿也有一般的写作规律,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作家徐迟称“诗从毛主席,文崇马克思”。文秘工作者应多学习一些伟人的优秀作品,学习借鉴他们的朴实文风和巧妙构思。二是直接引用原文。公文姓公,不管文章出自写作班子还是领导者本人,一经公开发布,代表的就是一级组织,如十九大报告代表的就是党中央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要求。这些重要讲话、政策要求、重要论述,必须根据写作需要,恰当地、准确地予以直接引用。三是在借鉴基础上做好总结提升。各级基层组织报送的各种总结材料、经验材料都是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出的劳动成果以及得出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广泛收集整理、消化吸收,在起草文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并加以总结归纳、提炼升华。四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秘工作者应秉承“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地求证。开展调查研究,既要注重文献资料研究,也要注重实地考察。

由图5(b)可知,当S和n一定时,与单脆弱性变换情况类似,asp随min{intervali} 的减小而非线性降低,表明多脆弱性变换情况下,同样可通过减小变换周期而提高动态防御有效性.特别地,当min{intervali}= Snτ时,asp≈0.75.这是因为当min{intervali}= Snτ时,根据式(9)可知此时的入侵成功概率asp(min{intervali} )≈0.5,同时根据式(13)可知入侵者在单个入侵窗口内平均可发起的入侵次数E(k)=S/2,因此入侵者平均需要经历2次脆弱性变换才能实施穷举性入侵,所以入侵成功概率asp≈1-0.52=0.75.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总经理办公室)

标签:;  ;  ;  ;  ;  

公文写作要借鉴创新莫照搬照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