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中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_黄丽娟

新疆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 830054

【摘 要】城区道路绿化是市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建的窗口,在居民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大作用,跟每位居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城市的绿化水平高低充分体现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就主要对城市道路绿化中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项目区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西片区,金藤路全长1670米,西起规划八路以西,东至西环路,道路红线宽度60米,设计范围为8米绿化隔离带及人行道两侧各50米宽林带绿化区域。

一、方案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对城市道路体系进行绿化设计,不仅仅是要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满足行车安全需求,避免道路功能的正常应用。如果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与弯道内侧规定范围内种植树木,要保证其不会阻挡驾驶员行车视线。而对于道路弯道外侧沿边缘树木应采取整齐连续种植的方式,向驾驶员提供道路走向变化信息,提高行车安全。遵循安全性原则,合理设计道路不通位置绿化植株,保证驾驶人员视线畅通,避免道路中央分车绿化带植株过高,尽量选择低矮花灌木、草坪。

2、人性化原则

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还需要遵循人性化原则,分析人行为特点,对各项需求因素进行充分分析,提高绿化植物搭配种植的合理性,确保在满足道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达到人性化需求。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设计,应考虑车行驶时所具有的安全性与动态美感,而人行走其中,可以与道路绿化产生亲密接触,并在其中获得轻松愉悦的心情。例如在人行道种植具有遮阴效果的植株,提高道路绿化系统人情味。

3、适宜性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受空间限制比较大,需要做好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体系的综合分析,同时为降低对已存管线的影响,就需要提前做好实地勘察,确定在有限空间内可以完成绿化设计。为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提高道路绿化景观性,就需要保证所种植绿化植株能够正常生长。这样就需要遵循适宜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并符合生物多样性要求,对各类植株进行合理搭配,在不影响已存管线的情况下,保证植株可以正常生长。

4、艺术性原则

所有绿化植物的选择、搭配与种植,均要保证其不会对道路行车视线造成影响,通过有效规划设计,保证植物配植高矮、层次、疏密度具有透视效果。而对于部分特殊情况,也可以利用植物来营造“障碍”,如在道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层,形成复层次绿化景观,可以对道路两旁老旧建筑进行有效遮挡。

5、保留优先:方案中通过“修、改、梳、优”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树种,同时满足道路景观的提升、优化和结合。

6、近远期结合:方案设计要结合西片区近期建设情况和远期的发展情况,兼顾近期道路景观绿化功能和远期的绿道功能。

二、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及设计要点

1、设计理念

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点,治理PM2.5为目标,以“蔓一点、慢一点、漫一点”为主题提倡人们选择低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健康出行,浪漫生活方案给人们更多感受自然享受生活的漫步空间,同时利用景观引导人们关注环境,关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设计原则

(1)设计中央隔离带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带而言,中央隔离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时,应考虑车速提高问题,设计内容应简洁,以免使驾驶员出现疲劳。因此,在设计中央隔离带时,需要采取花灌木和绿篱组合的方式,保证密植高度,进而遮挡眩光。绿带的宽度不尽一致,窄的仅为1m,宽的可超过10m。窄的绿化带上种植草皮和低矮的灌木,而绿化带的宽度增加时,应配植多样的植物,尤其是配植乔木。因此,在设计中央隔离带时,需要配植层次参差灌木和草坪等,并使配植距离相等,增加植物景观的色彩,从而使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符合规范。

(2)充分表现整齐式林荫行道树

在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应采用整齐式林荫行道树,结合车速将200~300m作为一个景观单元。香樟作为林荫道行道树的主要树种,可以列植在道路两边,8~l2棵为一个单元,使视觉空间更加通透。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遵循相关原则,打造以乔木为主的绿廊,并协调彩色树叶、常绿树叶等搭配比例,进而构建立体化的格局。

(3)设计人行道绿带绿篱景观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人行道的因素,通过设计人行道绿带绿篱景观,使城市道路景观更加优美和合理。人行道绿带是指建筑红线与车行道边缘的绿化带,通常来讲,绿化带的宽度不统一,所以配置的植物有很大差异,基础绿化将地锦等藤本植物作为墙面形成垂直绿化,用高干蜀葵、大花秋葵等高大宿根花卉或灌木等植物将墙分隔开来;如果绿化带比较宽,需要用绿色屏障作为背景,在其前面种植草坪或宿根花卉等,而且避免被行人践踏。总之,在现代城市道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确保修剪成长方体的乔木和广场交替存在,并以S形的模纹作为变化规律,以韵律感形式使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更加合理。此外,在设计广场时,一定要考虑尺度,结合步行500~800m需要驻足休息的原理,设置小型休憩广场,形成多层立体化绿色天然屏障,使城市景观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大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1、城市环城快速路的植物配置

根据树木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度与前大灯照射角度的关系种植,使道路亮度逐渐变化,并防止眩光。出入口有作为指示性的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的乔木以指引行车方向为主,使司机有安全感。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处,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立体交叉中的大片绿地即绿岛,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应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宿根花卉。

2、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

分车绿带宽度因道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窄者仅1m,宽可10m余。在隔离绿带上的植物配置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以不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为原则。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应栽植高度不超过70cm低矮的灌木及草皮或成枝较高的乔木。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置形式多样,可规则,也可自然。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态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花及草坪地被配置成高低错落有致。北方宿根花卉丰富,如孔雀草、波斯菊、矮牵牛等可点缀草地;秋色叶树种如紫叶李、白蜡、紫叶小檗、火炬、茶条槭等可配置在分隔绿带上。

3、行道树绿带的植物配置

在人行和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是为行人蔽荫、美化街道、降尘、降噪、减少污染。如今,行道树的配置已逐渐注意乔灌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当地有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大大提高环境效益。城市道路红线较窄,没有车行道隔离带的人行道绿带中,不宜配置树冠较大、易郁闭的树种,以利于汽车尾气的扩散。

4、路侧绿化的植物配置

从广义上讲路侧绿带也包括建筑物基础绿带。由于绿带宽度不一,因此,植物配置各异。较宽的路侧宽林带则可以根据道路长度,布置适量的休息场地,满足市民休闲游览、运动健身的功能,同时点缀反映城市文化的景观小品,提升景观文化内涵的层次,道路休息场地周边,应该配置高大浓荫的大乔木进行遮荫,同时在场地边适量点缀宿根花卉,起到色彩点缀的作用。

结束语

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设计,需要明确设计要点与要求,基于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分析各项影响因素,遵循专业设计原则,确保所选植株品种的合理性,并通过科学搭配种植,在满足道路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同时,提高景观美化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岩.关于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4,(15):47-47.

[2]唐鹤.城市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2,(3):233-234.

[3]顾雯.浅谈如何对城市道路的绿化种植进行设计和施工[J].民营科技,2012,(8):173-173.

论文作者:黄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城市道路绿化中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_黄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