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量化康复锻炼促进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应用效果论文_何洁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江苏镇江 212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围手术期量化康复锻炼在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量化康复锻炼。监测术后患者的相关体征指标、疲乏及疼痛情况;记录患者进食状况、锻炼项目完成度及术后1~3d的引流情况,胃管拔出、肛门排气所需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排气用时、进食用时、下床用时及胃管拔出用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运动耗时、术后3d内引流量及NRS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胸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行量化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同时可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康复训练的质量。

【关键词】量化康复锻炼;围手术期;心胸外科;早期康复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299-02

患者、社会均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显著提升,而围手术期的心胸外科患者,其受制于手术的复杂、特殊而导致患者较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对疗效和预后产生消极影响[1-3]。近来我院心胸外科将量化康复锻炼应用于患者围手术期的早期康复,效果明显。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在心胸外科围术期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本实验将分析我院心胸外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开展心胸外科手术的120例患者,其中患者男、女性病例分别为67、53例;患者年龄跨度为18~70岁,平均(52.47±12.53)岁。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病例数均为60例。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量化康复锻炼,两组患者间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无严重的认知障碍或精神方面疾病;本研究中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重要脏器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禁忌证;患者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心胸外科手术均为首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护理方案 对照组患者:护理人员对该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于术前掌握入组相关临床资料,并详细记录患者文化程度、体质量及身高等一般情况数据。分别于术前、术后及时对患者采取口头及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及相关知识指导。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量化康复锻炼。主要是会同患者或其家属根据我院自行制定的量化锻炼表一起制订相应的康复计划,并保证患者按要求完成每日的锻炼项目。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使患者及其家属明白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或康复操对患者治疗及预后的意义,同时使他们对下床活动时可能有的部分不适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并提前掌握预防不适的方法。锻炼表需在手术前让患者熟悉完毕,并对相关动作充分掌握。为增加患者对相关训练项目的熟悉程度,我们选择制作量化锻炼的小视频对患者进行指导。

1.2.2观察指标 每天的护理人员于交接班时,对术后患者的相关体征指标进行监测,评价患者的疲乏、进食及疼痛情况,并参考量化表对其进行相应的讲解及指导。观察并记录入组患者伤口在术后1~3d的引流情况(mL),拔除胃管、肛门排气及进食所需天数,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接受疼痛数字评分(NRS)评估,以明确患者疼痛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选择均数x-±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计数资料通过率来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排气用时、进食用时、下床用时及胃管拔出用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运动耗时、术后3d内引流量及NRS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心胸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量化康复锻炼后患者的排气用时、进食用时相较于常规护理患者显著减少,说明对心胸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相应的锻炼计划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消化道可在患者不断改变体位的同时出现集团式蠕动,因此可降低肠黏连出现的概率,同时可促进肛门加快排气[4]。患者接受量化康复锻炼后干预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同时患者术后进食用时也显著减少,而患者肝脏负担与进食时间明显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同时还发现,量化康复锻炼可以显著降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体能恢复在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故对此类患者的康复锻炼需从局部运动逐渐过渡到全身运动,康复锻炼过程中的活动活动范围及活动量的增加应循序渐进,故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个体的情况,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计划表。经过护理人员的指导、监督可有效保证患者的康复锻炼质量。这也最终导致术后量化康复锻炼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较常规护理患者显著提前,这也与外科快速康复的概念相契合。而当患者卧床时间缩短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

护理干预的主观能动性及科学性经过量化康复锻炼得到了较好的展示,护理工作人员通过制定量化康复锻炼训练表,其工作职责也相应被提出了量化要求。对于每日的护理计划当日的护理工作人员需全遵循,并积极评估每日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完成情况,使患者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的恢复状况经过动态评估而获得全面护理,这也提高了心胸外科的护理水平及质量。同时也保证了健康教育工作在执行康复锻炼计划的过程中可有序地伴随着患者的围手术期,从而将健康教育量化、具体化,且使其具有实效性和可视性。

综上所述,对于心胸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行量化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同时可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康复训练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文静,陈雪,张卫民,等.主动呼吸训练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0):769-773.

[2]汪浩,项东阳,孟颖,等.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4):2266-2269.

[3]翟秀丽,杨红兰,李佳,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局麻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5:103-105.

[4]罗苑玲,程锡芳,余玲玲,等.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21(16):2476-2478.

论文作者:何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围手术期量化康复锻炼促进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应用效果论文_何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