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论文_王,磊,李秀英,孙志勇

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论文_王,磊,李秀英,孙志勇

山东省莘县水务局 252400

摘要: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从工程特点以及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对分析现存的不足,从中确定生态设计需要控制的要点内容,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保证工程设计各细节的科学性与生态性,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环境带来的损坏,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理念;应用

面对当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对生态环保造成的严重损害,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坚持减少对环境以及生态造成的破坏,才能够实现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将水力工程这一民生工程建设的更加完美。

1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特征

第一,自然性。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尊重周边自然环境的自然规律。这是因为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水利设计时必须将当地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进行良好的平衡,使得二者能够和谐相处。为了做好这一点,水利设计人员必须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进行细致勘查工作,从而在进行水利工程方案设计时有效降低工程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第二,可持续发展性。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攸关民生的项目,要求设计师在进行水利设计时不仅对现代社会的水资源需求进行考量,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该工程为后世子孙带来的影响。生态理念应用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时就是为了确保工程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性,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能够惠及后世子孙;

第三,社会性。水利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它能够在发电运输、蓄水灌溉、防洪抗旱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第四,经济性。水利工程在发挥其原有效用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能够明显发现,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上的应用不仅能够发挥水利工程蓄水灌溉、抗洪救灾等基础功效,还能够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给当地带来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特征。

2基于生态理念的水利工程设计对策

2.1确保水文分析的科学性

1)水利工程的服务务必要做到统筹兼顾农业灌溉需求和生态绿化要求,这是水利工程服务对象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对此,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水利工程设计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水域的供求需求和水域规律,以便满足每个服务对象的发展需求。

2)要全面掌握水文条件,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3)在设计过程中要善于将其他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应用到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中,使得其更加科学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水文环境勘测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生态设计时,前提是要全面勘测水文环境,确定施工区域水文地质特点,然后基于此来编制生态设计方案,促使水利工程生态能够持续发展。将生态理念贯彻到水利工程中,原则上要实现水资源的可靠保护,提高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由此可以判断水文信息对于工程设计起到的重要影响。提前安排专业人员来采集和整理各项水文信息,专业研究自然环境水含量,确定可以为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水文资源。为提高此环节工作效率,应与水文勘测部门保持高效沟通,实现信息的共享,掌握全面及时的水文信息,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工程设计。

2.3堤岸结构设计

堤岸为水利工程设计研究要点,基于生态理念进行分析,除了要保证其基础功能的完善性外,还应兼顾生态环境发展需求,综合传统设计知识,确定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的设计方向与目标。同时还要完善相关评价体系,作为堤岸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确认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堤岸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坏。提前分析现场环境状态,综合工程与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系,以及相互产生的影响,调整堤岸设计方案,严禁出现通过破坏环境来达到建设目的的情况,将自然环境因素纳入到堤岸建设中,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果。

2.4河道改造方案

河道改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建设和应用综合质量,基于生态理念,必须要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确定可行性最高的方案,保证方案实施的科学性,在保证满足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同时,达到国家生态发展基本需求,实现河道的长久持续运行。应重点分析岸边保护、绿化以及河道疏浚等问题,确定设计优化方向,融入生态型护岸原则,维持河道生态平衡。同时还要研究周边环境规划要求,保证河道改造后可以与区域环境保持协调性。

2.5岸坡防护设计

在设计岸坡结构时,需要分析其所具有的交错复杂的特点,基于环境生态体系平衡性和稳定性要求,避免因结构施工,对原有的动物栖息、觅食、避难场所造成破坏。要重点强调工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性,采取相互协调的方式来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调整,同时应用多孔混凝土以及自然材质,减少混凝土、浆砌石等不透水材料的应用,保证可以满足各类生物栖息生长的需求。

2.6注重环境工程和生态水利的结合

根据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理念,要注重将传统工程设计中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巧应用到现代的设计工作中,同时还要注重环境工程与其的有效结合,实现对水质、水量的科学有效配置。比如,实施水利工程的河道改造方案时,一般会引起诸如大气污染、水生动物污染、沙尘暴现象、文物搬迁、地震、台风等自然破坏,这主要是因为建造用于蓄水的大坝引起。以上这些状况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现象,给人们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创伤,也使得整个工程的管理工作难以实施。对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河道改造时,要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制定完善、有效的管理方案,根据国家生态发展的要求进行对河道改造的有效管理,促进整个改造方案的顺利实施。河道改造主要是进行对周围环境绿化、岸边保护、水量控制等方面的改造,使其能够在改造后安全运行,此外,还要注重改造方案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保证整个改造方案的科学实施。

结语

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尤其是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状,就要从源头出发,积极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保持水利工程原有的功能前提下,有效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性和科学性,实现生态环境和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肖,李立军。浅谈绿色生态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207.

[2]贾浩谋,宋晓鹏。探析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7:166.

论文作者:王,磊,李秀英,孙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论文_王,磊,李秀英,孙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