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九巨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地基基础作为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本前提工程,决定着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因此,在进行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时候,要合理高效的运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紧紧抓住工程质量的要求,在推进整个工程有序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施工控制
一、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1.1潜在性特点
由于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每一道施工工序之间的联系不能得到保障,会发生上一道工序的施工问题遗留到下一道施工时才发现的情况。施工过程中,这些不易察觉的施工问题,会大大降低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当建筑完工后,会极大程度上损害住户的权益及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2复杂性特点
由于不同地形的地质也千差万别,在复杂的地质施工时会增强施工难度。同时,在施工过程也可能遇到地震,会使得建筑结构发生偏移甚至断裂,从而到影响施工的安全性。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在工程施工之前,对地质条件进行精准的勘察,以获取大量准确的勘察数据,以便更加全面的分析问题,从而优化施工方案。
1.3严重性特点
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一旦出现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甚至会发生建筑垮塌事故,对建筑中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影响。
二、房屋建筑地基施工工艺要点
2.1标高偏差控制技术
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地基基础的标高的有效控制,则要砌筑前要对基层标高进行普查,针对于局部低凹位置,可能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平。将皮数杆夹砌在地基基础的中心处,检查皮数杆的标高,利用水准尺对其进行校对。砌筑时采用双面挂线方法来保证横向的水平。在填芯砖砌筑时,可以小面积进行铺灰,而且随铺随砌,基础顶面的高度还要确保在线砖与外侧高度以内。
2.2轴线位移施工
针对房屋基础轴线位移的情况,应采取合理技术措施进行预防,在建筑施工中,定位防线的时候,外墙角位置应安置龙门板,采取恰当的保护方法,避免槽边堆土与其他作业的时候,出现碰撞移动状况,在龙门板下方设立永久性的中心桩,在拉通线的时候,要先核对中心桩,横墙的轴线不应采取基槽中的排尺控制,可安设中心桩,在横墙的中心桩位置,可埋设和地面齐平,方便拉中心线与排尺,在中心桩间,不应放料或者堆土。为避免基础大放脚位置不均匀出现轴线位置,可在基础收分位置砌筑完成之后,应重新核对拉通线,按照新制定轴线执行,对地基基础的直墙部分进行砌筑。挖槽的时候,应该用砖进行覆盖,利于清土寻找,拉中心线的时候,对相邻的轴线距离应进行复核,验证中心桩有无移位问题,便于控制地基基础轴线的移位现象。
2.3基坑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技术主要以逆作法与排桩法为主。其中排桩法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最为常用,即通用相关的设备来对基坑土层进行支撑。具体可以采用锚杆和悬臂等设备结构,并运用泥浆法和套管法进行地基基础施工。在采用排桩法对基坑支护施工时,需要灌注排桩孔,同时降低后期地基养护工作的繁琐性。利用逆作法施工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房屋建筑荷载对基坑的影响,但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在基坑附近预留足够大的空间,对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还要遵循较多的规则,因此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应用率不高。
2.4 土方开挖技术
土方开挖施工是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地基基础施工中最先投入使用的一项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土方开挖施工中,需要提前规划具体的地基基础施工方案,并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和设备。在具体开挖施工时,需要对地基孔的位置进行控制,确保土地开挖环境的安全性,确保土地开挖工作的顺利实施。
2.5固结排水技术
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在起初建设阶段,含水量非常高,为避免水分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可采用固结排水技术,实现地基土体的加固。首先在地基上方,架设排水用的井,满足建筑地基对排水的需求,保障地基的干燥,避免过分的水影响地基的稳定性,然后利用排水提高地基的基础稳定度,最后在保障地基水分适中的情况下,实行其他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实现地基基础的高强度和高荷载能力。
三、控制好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途径
3.1做好前期勘察工作,提高勘测数据的准确性
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前,应当提前书写地质勘探报告,全面阐述工程地域水文条件与地质条件,最大程度避免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出现问题。就当地的水文条件与地质条件施工人员应当清楚认知,依据工程建筑特点、施工要求,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与工作内容。在实际勘探工作中,严格掌握地基钻孔深度,合理控制其钻孔深度与间距,以此更好的满足施工要求。
3.2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提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数据,并结合当地的设计及施工要求,科学、准确的选择地基基础,制定出最为完善的设计方案。同时,技术人员必须通过科学计算结构荷载,保证建筑体本身与所处地基基础所受荷载分布一致,通过合理设计确保基础结构的稳定,达到地基基础工程设计要求的安全、经济与合理,从而提升工作质量,提高施工水平。同时,设计人员应确保地基的承载力符合相关的固定要求,并通过荷载试验确定设计方案。在地基施工中,如果发生地基沉降,应立即重新施工,并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避免影响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如果地基的地质构造是软土,技术人员应通过回填处理,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地基结构不会下沉。如果地基的地质构造属于黄土,技术人员必须综合治理。
3.3 选择适宜的地基基础类型
地基基础是重要的结构,应当选择适宜的地基基础类型。对于竖向体系的房屋建筑来说,可以选用独立基础;对于松软地基且房屋建筑层数较高的类型,应当选取筏形地基基础,这是由于筏形地基基础可以更好地增加地基的底面接触面积,对于提升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较为有效;对于土质较好的地基基础,可以选取人工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或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3.4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强施工技术运用的有效性
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并且招聘专业素养较高、经验丰富的技术型人才。另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相关设备更新换代很快,在此之后,还要对其和现有技术人员在不同阶段进行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可以掌握先进工作技能。在其吸收先进技术后要有效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技术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我国地基基础工程现有的施工技术,如换填技术、水泥土搅拌技术等,还要合理优化技术应用的方案,提升技术的应用质量。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对基础工程的水文地质进行综合分析,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并运用计算方法明确基础的承载力,提高施工质量。其次,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地基的施工条件优化施工系统,提高地基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对施工技术运用的有效性。最后,技术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到,基础工程建设与质量管理牢不可分,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合理选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高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
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实际地基中需要按照具体的程序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地基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林旺.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江西建材,2017(19).
【2】颜忞.标准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18).
【3】刘金波,张寒,张雪婵,等. 施工顺序对地基基础质量和安全的影响[J]. 施工技术,2017(5):144-149.
论文作者:高广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地基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基础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