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点可靠性检验内业化论文_陈忠杰

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神木市 719300

摘要:利用GPS静态测量的方法建立地面平面和高程控制网,速度快,效率高,已成为建立控制网的首选手段。采用该方法在进行完地面控制点的踏勘和选点工作后,需要对起始的国家控制点进行可靠性检验,检测其是否受到采动或人为因素破坏,是否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对起算点的精度要求。目前检验常用的办法是GPS动态测量,受GPS基站的发射功率限制,不能对超过十公里范围的控制点进行测量,且工作量大,效率低。笔者尝试通过内业资料处理的办法,对控制点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免去到野外进行一系列测量工作的过程,不断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GPS静态测量;控制网;检验;内业处理

引言:利用GPS静态测量的方法建立地面平面和高程控制网,速度快,效率高,已取代传统的经纬仪、全站仪、水准测量等观测方法,成为建立控制网的首选手段。该方法在进行完地面控制点的踏勘和选点工作后,需要对起始的国家控制点进行可靠性检验,检测其是否受到采动或人为因素破坏,是否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对起算点的精度要求。目前检验常用的办法是GPS动态测量,具体做法是选取可靠性最高的一个控制点,以其为基准点,对其它控制点逐一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其精度进行判定。这种方法受GPS基站的发射功率限制,不能对超过十公里范围的控制点进行测量,工作量很大,尤其是当认为可靠性最高的控制点受到破坏时,往往导致一天甚至几天的工作成果全部报废。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工作量,提高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施方法:

1、在控制网完成踏勘后,确定所需起算控制点数量满足要求,控制网布网方案完成审查后,即按GPS静态测量要求进行控制网的外业观测工作。在外业观测完成后,按内业资料处理步骤,完成观测资料的传输、基线解算、组网、无约束平差工作。

2、控制网的无约束平差通过后,根据平差报告分析控制网精度,并剔除不符合精度要求的基线向量,然后重新进行无约束平差,再次导出平差报告,直至其整体精度达到最优。此时,说明整个测量过程中卫星状态良好,无失锁、信号断断续续等情况,测量外业成果可靠,证明整个控制网中所有控制点相对关系满足精度要求。(见图一)绿色线条表示控制点间相对关系正确,基线向量满足精度要求。注意,图中所有控制点符号均为Θ,表示为未知点状态。

3、进行控制点的匹配。其目的就是将整个控制网从全球坐标系统(WGS84)中转换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统(BJ54或XI’AN80),并完全嵌套入当地整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此时,如果哪个控制点发生了位移或精度不足(即该控制点实际观测时的坐标与其原来的已知坐标不符),将其已知坐标与控制网进行匹配,就会因其本身的误差致使其与相邻的控制点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该点与其他控制点的基线向量精度不足。在匹配控制点后进行控制网约束平差时,如(图二)所示,将控制点XNL、GJL、XYL三个控制点(图中符号已变为△)逐一进行匹配并进行约束平差后,因控制点XYL精度不足,导致本来符合精度要求的与控制点XYL相关联的基线向量,因XYL坐标的纳入,而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图二中红色部分的线条)。据此,即可判断控制点XYL精度不足,应将其做为未知控制点使用。

图一 无约束平差后控制网所有基线向量网形图

图二 匹配精度不足控制点(XYL)后控制网所有基线向量网形图

图三 匹配两个精度不足控制点(XYL、ZJM14)后控制网所有基线

向量网形图

1、图三为将未知控制点ZJM14做为已知控制点进行匹配后,进行约束平差,同样出现基线向量无法平差的问题。

2、综上述,可以看出,巧妙利用内业资料进行处理,即可完成外业检验控制点精度这一工作,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该办法适用于已知国家控制点较多的情况下,且国家控制点的精度高于需要布设的控制网的精度一个以上等级。

需要注意的问题:

采用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GPS静态控制网测量工程的速度,避免了外业进行控制点可靠性检验的过程,适用性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作业的安全性。在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作业时,应尽可能多选取高等级的控制点,且控制点均匀布设在测区范围内。

2、野外踏勘时,控制点的点位要按照GPS测量要求选取,避免因环境条件不良导致GPS数据接收出现异常。

3、在检验发现控制点出现异常时,要具体分析。看控制点附近是否有强大的发射或干扰源,是否有大面积的水面或大片绿色植被等,是否受到采动或地形地质变化影响。

参考文献:

[1]金继、牛鱼龙:GPS知识与应用[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2

[2]周忠谟.易杰军;GPS卫星原理与应用[M].测绘出版社.1992

[3]王广运:GPS卫星定位的应用与数据处理[M],测绘出版社.2003

[4]谢世杰.赵利生:世纪之交的GPS[M].测绘通报1999年第1期

[5]邱致和,王万义.GPS原理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6]刘大杰.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数据处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7]刘伟.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处理[M].湖南:大象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陈忠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GPS控制点可靠性检验内业化论文_陈忠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