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之我见论文_陈学军,方园,李天兵

项目管理之我见论文_陈学军,方园,李天兵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450000

摘要:面对国内建筑市场的新常态及项目之初人员组成的不同,如何快速磨合一个团队,快速形成战斗力,需要通过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各项项目管理目标,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管”又要“理”。项目管理体系运转顺畅了,项目人员才会达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目标。现结合自我管理实践,浅谈一下项目管理。

一、领导班子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作为一个项目部,项目经理居于项目管理的核心位置,他是统领项目的最高决策者,他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人格魅力都决定着一个项目的成败。项目班子是各个部门的核心,是项目经理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班子的润滑剂,需要及时消除班子成员之间的隔阂。具体措施如下:

1.沟通管理。良好的沟通是加强班子建设的关键,如果项目经理专断独行,不顾及其他班子成员的想法,则既凸显不出项目经理的地位,又会激发矛盾,不利于项目管理和工作开展。若项目经理聆听大家的意见,则既能表现出民主又能体现权威,即使迫于外界压力的决定,通过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也能够赢得班子的支持。

2.放权管理。一个具有全局眼光、高屋建瓴的领导者,能在千头万绪中抓住要害,关注重点,又能对下充分授权,抓大放小。如果所有事情项目经理都紧抓不放,大小事都要汇报,久而久之班子成员会缺乏主动性,变成只会接受任务的执行者。项目经理适当放权给班子成员,更有利于项目工作的开展。目前公司的项目规模越来越大,项目管理难度也逐步提升,项目经理只有抓大放小,责任和压力才能向下传递,让班子成员主动担责,主动开展工作,自己也才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关键工作上。

3、升级管理。有些项目经理采用“降级管理”,将自己降为生产经理的角色,工长降为工人的角色,管理管理主在“管”和“理”,而非事事亲力亲为,否则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而难见效果。有些项目经理采用“升级管理”,将生产经理提升到项目经理的高度,工长提升到生产经理的高度,既锻炼员工的能力,又让员工产生了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工长与劳务队伍负责人站到同一高度,与甲方、监理现场领导站到同一高度,这种站位的提升会极大的强化项目管理力度,促进项目管理。

4、对外分工管理。对外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主次分明,不能所有人都一窝蜂地对接同一个人,人海战术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且班子整体对接会分不清楚主次,实行一对一对接,既加强了沟通又强调了责任。抓住对外主要人员及潜在人员,摸清外部人员的脉路。相信班子的觉悟和能力,如果分工明确合理,大家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有的放矢,取得应有成效。

二、策划是项目管理的根基

项目策划就像战争中的战略部署,没有部署,就是在打乱战。

1.施工策划是龙头。首先技术部要牵头做一份简洁的、大方向的施工策划(平面规划、进度计划、外架、机械设备、工程重难点、施工范围、施工部署)。施工策划要力争在进场半个月完成,组织所有人员讨论,集思广益,头脑风暴,统一目标。

2.部门策划是关键。各部门的策划力求简洁,借助分公司成功经验的项目进行提炼,必要时可以邀请分公司部门过来指导,一旦策划确定,部门目标也就确定了。

3.策划交底是基础。交底是强化思想意识的基础,每个策划都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交底需要反复进行。

4.策划监督是根本。再好的策划没有落实等于没有策划。现在很多项目都有通篇的策划,但很多没有落实。所以再好的策划也需要项目班子监督完成。

三、执行力是项目管理的灵魂

执行力是项目管理的灵魂,是项目生产的推动力,如何提升执行力也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以身作则。俗话说 “上梁不正下梁歪”,项目班子是项目的领头羊,主动遵守公司制度,言必信,行必果,并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带着员工劳逸结合有效率的工作。项目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执行力也会得到提升。

2、监督与考核并重。责任心可以不是天生的,但可以是培养的。由项目班子打造监督体系,让体系监督员工行为,形成一个自我监督、相互监督的体系。监督体系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机制健全了,激发出员工的荣誉感、成就感、脸面感,执行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3、营造氛围。氛围重在全员参与,班子牵头营造,时松时绷的弦更有利于工作开展,“不在安逸中爆发,就在安逸中灭亡”,打造出激情团队。

4、上下沟通。良好的沟通也是增进员工执行力的基础。既讲民主,又讲集中,不独断,不专行,开诚布公,做到无论对内、对外都政令一致,步调统一。比如我们常说“成也劳务,败也劳务”,可见,分包选择非常重要在分包队伍的选择上,有些队伍喜欢扯皮,有些队伍配合不力,有些队伍干活毛糙。履教不改的队伍一旦进入项目,会增加项目管理的难度,也有可能因为曾经合作的不愉快导致增加管理难度。所以,在队伍招标前倾听广大职工的意见建议,也是提升项目管理的方法之一。

四、体系是项目管理的脉络

1、工作流程化是体系建设的重点。当我们的工作流程化了,劳务队伍与我们的对接也会很顺畅。目前我们的体系建设不完善,没有深入到班组层面。很多项目连传达信息的体系都不健全,生产例会效果打了折扣。

2、体系管理重在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体系里面既要明确第一人员,又要明确第二人员,岗位互补。岗位互补又培养员工养成自愿自发的互补,切忌强压。

2.严格的制度管理是体系正常运转的保障。首先所有的制度经过大家的评审、交底,这样奖惩公平公正有依据,民主的制度大家也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如果项目存在严重的奖惩不公,利益划分不匀,这样工作的驱动力也会不一致。

五、学习是项目管理的源泉

1、学习动机。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不断涌现,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变换,这就要求我们管理的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针对制度流程、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做好三个学习:思想学习、业务学习及经验学习。

2、学习态度。目前大多数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大家想要培训,有了培训又不愿意参加,态度不端正,没有学习的欲望,我们要培养员工“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3、学习方法。主动学习:增加主动学习员工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开拓视野;适当的奖励;被动学习:1.邀请专业人员讲解,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路和观点,激发大家学习的欲望;通过考试,问答,上讲台等形式强化学习。

六、团结是项目管理之利器

1、量才施用。项目班子需分析每个员工的优缺点,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员工的短板是项目班子努力改进的方向,对于员工的缺点,项目班子要包容而不包庇,指出而不指责,培训、培养共同提高。

2、目标一致。项目班子要时刻将个人的愿望与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集体的通力协作作用。思想统一,目标一致,才能产生1+1>2的效果。

3、加压与减压。管理中加压与减压并存,对项目班子,员工的心声可能无法开怀表达,这就需要项目书记、团支部书记等深入到广大员工中,经常与员工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声及时疏通员工的思想。让员工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样团队建设做好了,员工的思想凝成一股绳,团队成员互帮互助,就没有干不好的事。

结束语:

三流的企业人员管理;二流的企业制度管理;一流的企业文化管理。科学的项目管理,管理模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项目管理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祝愿大家在项目管理中愉快管理,管理愉快。

论文作者:陈学军,方园,李天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项目管理之我见论文_陈学军,方园,李天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