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病例研究论文_邵海婷,周爽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病例研究论文_邵海婷,周爽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健康与护理系护理学专业 161005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一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结果:一例患者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采取了积极、科学的救治与护理,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护理

Abstract: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acute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nursing of a case of acute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reviewed and analyzed. Results: one patient was improved and discharged without serious complications and death. Conclusion: the 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critically ill and the mortality is high. Taking active and scientific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n reduce mortalit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Acute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nursing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为临床多发病,常常会合并右室心机梗死的可能性较高,发病突然、进展快、死亡率高。对此,根据该病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显得极其重要,这样不仅能提高患者存活率,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总结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目的:加强个案护理总结,规范个案护理写作。

2018年1月1日,某医院收治一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该患者持续性心前区不适,恶心6小时,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68岁,因“持续性心前区不适、恶心6小时”于2018-1-1 17:50收入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200/100mmHg,有血糖增高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吸烟史50年,每日13支,饮酒史50年,每日20两。入院查体:T:36.5℃,P:66次/min,R:20次/min,BP:169/92mmHg平车入病室,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P:66次/min,心率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4-5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NS(-)。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

将患者安置在CCU病房进行心电图、血压、呼吸、心率的监测,必要时进行氧饱和度监测。急性期应30min测一次,以后视病情可延长至1~2h一次。心电监护一般4~5d,病情严重者可延长监护时间。注意观察神志、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并详细询问患者胸痛的性质、部位、放射部位,观察其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心电监护可以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护士应掌握正确心电图,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吸氧护理

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2~3天,每分钟3~5L,并发心力衰竭、休克或肺部疾病的患者根据氧分压调节氧流量,纠正心肌缺氧症状。

(3)排便护理

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按摩腹部增快肠蠕动,加快排便。避免用力排便,防止心脏负担突然加重,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

(4)卧床休息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3~5天,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脏负担。并向患者及家属细心说明休息的重要性,取得他们的配合,待病情稳定后,可在床上活动下肢,减少血栓的发生。

(5)解除疼痛

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mg或硝酸异山梨酯5~10mg,疼痛缓解后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梗死的程度。

三、总结

(1)?通过对本例患者的护理,我感受到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必须具备娴熟的护理技能、敏锐的观察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往往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变化快,患者往往胸痛窒息濒死感,大汗,情绪紧张恐惧,害怕死亡,患者对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依赖,护士面对紧张地抢救和病情危重的工作局面,需要熟练的护理技能,如接诊病人,安置抢救床、接氧气、监测生命体征、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集各项检查标本、静脉给药等,如果没有较过硬的护理技能,在这种局面下如何体现“抢救”的价值。同时,护理在这过程中还要往而不乱,冷静分析观察患者胸痛的部位、性质等,并予以积极给予止痛治疗。

(2)?通过此患者的护理本人了解了心肌梗死的护理配合。感受最深的还有: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很快,作为护理人员应时刻警惕患者病情随时发生变化的可能,即使是该患者病情趋于好转也不可放松警惕,且该信息同样也要告知患者家属,让他们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防患者病情恶化,家属不理解。

(3)通过本例病人的护理,充分说明溶栓治疗是抢救心梗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改善AMI?的近远期预后,溶栓越早效果越好,应该在6?h?内完成。而溶栓后患者的康复与溶栓前的准备以及溶栓后的监测、护理息息相关。因此作为护理工作人员应了解溶栓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监护水平,才能提高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大大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4)锻炼自我,在参与本例病人的抢救过程中,我能把在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临床,独立完成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有效的接氧、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合理的指导病人饮食、静脉留置套管针、静脉采血标本、肌内注射等护理技能操作。并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稳定患者和的情绪,获得了患者的信任、理解和配合。

(5)通过本次抢救获得了不少新知识,如进一步学会了对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并能通过心电监护能准确地观察病人生命征、心电图变化,为及时抢救病人提供重要的护理依据。

?[1]急性心肌梗死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J]. 王明新,蒋敏,刘艳,陈原,薛霞,党丛莉. 心脏杂志. 2009(02)

?[2]aVR导联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J]. 邓敏,宋建平,蒋廷波,杨向军,刘志华,蒋文平.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04)

?[3]19例梗死相关动脉为优势左回旋支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J]. 周国伟,孙宝贵,徐浩,温沁竹,张建军,金炜,张国兵,王毅,储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03)

论文作者:邵海婷,周爽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病例研究论文_邵海婷,周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