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部环境压力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论文_陈唯可

基于外部环境压力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论文_陈唯可

陈唯可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 400000)

摘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制度保障。我国政府部门为推动上市公司履行环保责任,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范。但实践中,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率不高,内容不完整,信息计量方式的可操作性差。且理论研究中,更多的是对主体环境责任的倡导,缺少基于外部压力的深入分析,制约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通过外部压力视角,分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和实务现状,总结现阶段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理想的深层原因,为今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提供科学建议。

关键字:外部压力 上市公司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4.环境会计及环境会计信息概念

1.1环境会计

20 世纪 70 年代,环境会计被纳入会计范畴,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反映和监督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环境会计的概念至今国内外没有统一的界定。关于环境会计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环境会计是一种工具,计量企业或国家经济业绩,起到“簿记”的作用。其二,强调管理作用,认为环境会计通过环境会计管理系统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分析,使管理者注意到环境引发的财务影响。

1.2环境会计信息

实施环境会计主要目的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让资源使用者在使用的同时付出一定的成本。因此,环境会计信息主要指披露主体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与消除、环境资源利用以及与环境相关的财务信息。但其形式具有多样化,既有货币性信息,也有非货币性信息,本文对环境会计信息的界定主要分为两类:环境活动涉及的非货币性信息和货币性信息。

5.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2.1披露比例不高

信息的披露,行业差距不大,个体差异大。现阶段,证券市场仅对重污染行业要求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并未对其他行业进行要求。但其他行业仍存在占用环境资源情况,理应对其计算成本,进行披露。由此推算,样本公司选取重污染行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达八成左右,纵观我国 2700 多家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率不到 20%,披露比例不高。2013—2015 年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均值为 10分左右,满分为 36 分,半数样本公司未到平均值,其披露内容质量较低。

2.2计量操作性差

2013—2015 年,多数样本公司以文字描述披露环境信息,30%样本公司采用货币计量,半数左右使用物理计量方式,其中,半数以上样本公司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计量方式。长久以来,由于传统会计为对环境资源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导致在环境信息上没有科学、合理的计量方式。现阶段,计量方式随意使用,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能准确计算环境资产、负债、收入、成本。对内,信息使用者不能准确了解公司自身资产、利润,影响未来决策。对外,信息使用者不能全面获知公司信息,导致资金投入造成损失。

2.3披露载体混乱

2013—2015 年,样本公司环境会计信息均在在财务报告予以体现,但大多采用文字描述形式。采用社会责任报告、董事会报告为载体的达到 50%左右。仅有 30%的样本公司使用环境独立报告为载体。由此可知,现阶段,在会计核算中的环境信息的对外报告上运用载体混乱,且分散遍布各个报告中,各部分相互独立,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全面掌握公司环境信息。一方面,由于现阶段没有对披露载体作出统一的规定,公司之间不能横向比较。另一方面,环境会计信息的报告形式分散,也不能进行公司历史年度的纵向比较。载体决定了环境信息的公开程度,对载体进行规范统一,才能数据信息真实、公开的报告给社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披露内容不完整

现阶段,2013—2015年,样本公司对环境政策、环境情况说明等内容在财务报告予以体现,大多采用文字描述。但是,在其他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理想,对环境资产说明占样本总数的 42%左右;对环境权益说明的仅占样本总数 10%左右;对环境负债说明的公司不到样本总数的 30%;对环境成本说明不到样本总数的 20%;对环境收入说明的不到样本总数的 15%。涉及财务利益以及战略利益的披露更加不完整和不真实。其一,披露内容简单。部分公司仅仅在公司环境的基本情况中简述,且以文字描述的形式,简略概括环境政策等内容。其二,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价值低。在环境成本(费用)方面,大多披露下绿化费,排污费;在收益方面,仅披露采取环保措施取得的奖励,国家拨款的专项资金等。总体来说,披露内容不完整。

6.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3.1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法律起到约束行为的作用。纵观全球经济腾飞过程,美、英也都曾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时期,付出了环境代价。我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应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尽管,2015 年我国出台了《环境保护法》,但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体现出明确的会计规定。因此,要加紧推行环境信息在会计领域的规范,首先应将环境信息的披露纳入到会计、审计基本法律中作为补充。环境信息借助会计核算工具,对其确认、计量、报告,以保证环境影响在会计核算中的地位、作用,可促进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也是尽快提高上市公司披露水平的强有力保障。在审计业务中,补充对于环境信息的审计;在法律依据上,完善制度规章,保证环境审计的重要地位,使审计内容增加完整性;在执行力度上,增加审计主体的工作范围和放开业务权限。

3.2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执行

政府要以强制力保证实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体来说,需要严格监控上市公司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行为及其信息披露,对不披露或虚假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加大处罚力度。综合前文分析,一定要使违规成本大于执行成本。在利润最大化的趋势下,上市公司必然会考虑成本收益。具体做法借鉴醉驾入刑,醉驾入刑 3 年以来,机动车每年增加 1500 多万辆,驾驶人每年增加 2000 多万人,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发生涉及酒驾、醉驾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前期同比下降 25%和39.3%。因此,本文建议,对于未披露、未按要求披露或虚假披露的上市公司、负责人,加大处罚力度,由一般违法行为上升为违法犯罪行为。

3.3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方式

我国可采用补充报告载体,即对一些环境信息的会计核算在财务报告中编制附表,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共存。对一些使环境容易受到影响的项目和由此造成的财务后果予以列示,集中反映环境会计信息,满足重要性与可理解性原则。其一,信息披露全面且集中,既可定性描述也可定量描述,有利于信息使用者阅读。其二,与现有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分离,不互相产生影响,不改变现有体系。其三,不存在两套报告。不易使信息使用者对公司资产总额和社会资产总额的概念相混淆。其四,工作量相对较小。

3.4加强媒体公众监督作用

培养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通过开展环境资源是社会总资产的宣传,让公众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技能。使公众更加青睐注重环境责任公司的产品。使公众抵制对污染环境公司的投资,使污染环境的公司逐渐退出市场,形成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同时,也使这些公司注意到来公众的影响力,自觉履行环境责任,定期发布环境报告。媒体的监督是推动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外部压力之一。因此,本文建议应当发挥媒体监督职能,进一步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4]袁广达.环境会计与管理路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108.

[15]王肖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内部特征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

[16]杨凤鸣.公司特征、企业性质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54-58.

作者简介:陈唯可(1995.5.20),女,重庆市人,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工商大学MPACC专业2017级 硕士生 审计方向

论文作者:陈唯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基于外部环境压力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论文_陈唯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