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关问题分析与探讨论文_岳志君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关问题分析与探讨论文_岳志君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市场竞争状态也逐渐转变为对工程质量的争夺。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部分改进的措施和方案,希望能为后来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一、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1、不完善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在我国工程管理众多问题中算是比较突出。我们知道,建筑工程企业开展管理活动的依据就是工程的管理体制。如果体制不完善,将会给我们正常的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困难。很多建筑工程过分的追求开支的节省,从开支和人员配备上大肆削弱工程管理部门,使得一些工程管理必需的人员缺失得不到补充,常常是一个员工身兼数职。长期如此,不仅会极大地伤害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让日常工作的落实和监督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

2、不科学的管理形式

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目前的行业模式,然而这种模式行为的运行效果却并不理想。除去一些专业性较强和较为特殊的施工环节,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绝大多数的任务是由劳务队用自供材料和自有装备来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劳务队伍中,绝大多数的建筑劳务工作者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也无法达到要求,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对日常施工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资源的需求来满足对劳务队伍的管理需求,而且这种管理的效果还常常较为一般。大量的资源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被牵制或者浪费,自然管理水平也就无法得到提高。

3、较低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专业技术带头人的缺乏,人才资源尤其是各种懂技术、会经营、懂法律、懂外语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资源严重缺乏,那种按国际项目管理程序、模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会项目管理软件的高级管理人才缺位,一些设计、监理、承包单位水平总体不高,竞争力不强,无法适应建筑行业全球化的发展。此外,参差不齐的劳务工程队伍水平,专业化程度低。大量的人、物、物等资源用来进行劳务工程队的管理劳,牵制了管理精力,管理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4、安全管理问题突出

建筑工程施工多是露天高空作业,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种,每年都有较大的事故发生率。建筑工程因事故而导致的年均死亡人数仅次于开矿的危险,居各行业第二位。既让我们的施工者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机械伤害等建筑事故不断发生,究其原因是人为失误与环境危险两者的相互影响。90%以上的伤亡事故因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80%发生在民工和临时工身上。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落后,监管部门没有切实落实安全监管政策。

5、忽视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逐步改善,适应新形势下质量管理的模式还没有完整的建立起来。封闭管理让监督体系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建立有效地制约机制。再者,市场准入机制还存在漏洞,部分地区部门对市场准入管理较为松懈,施工企业出现了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乱象。另外,施工方无证、借证卖照、超范围承包工程、私下交易等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核算重视程度不高

众多企业在中标后,只是一味的强调工程方案和施工速度,大多数只是做到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却没有更多的关注本该引起重视的工程核算,这也就导致了工程在核算上会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改进措施

1、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加强项目管理积极和国际惯例接轨,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完备、全面的法制和法规,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各项项目管理制度,对承包商的资质和信誉实行严格的控制,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和施工方法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最后通过监理工程师的严格检测和检查,以确定质量指标是否符合技术法规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完善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相关建筑人员的责权范围和岗位责任,并逐级签订项目责任书,将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人。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积极监督项目部认真进行实施,将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和提高企业信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建立规范化的项目组织制度,组织、协调各种质量因素的相互关系,抓好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综合管理。

2、强调工期违约责任

建设单位要想取得好的工程进度控制效果,实现工期目标,必须突出强调施工单位的工期违约责任,并且形成具体措施在进度控制过程中就对企图拖延、蒙混工期的施工单位起到震慑作用。如根据审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对照形象进度,属施工单位原因超过计划时间点未能完成形象进度的,以合同价款的若干比例按每延误一日向建设单位支付工期违约金,并在工程进度款支付中实际体现。施工单位在下一阶段目标或合同工期内赶上进度计划的可予以退还违约金;否则,建设单位将继续扣留或累计扣罚违约金,违约金支付上限不超过法规规定的合同总价款的5%。

3、引入奖罚结合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在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的巨大压力下,针对施工单位合同工期的约束大多只采取“罚”字诀,但效果并不明显。从根本上讲建设单位的初衷是如期完工而不在于“罚”,而某些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考虑赶工投入的施工成本后会得出情愿受罚的结论,原因是违约金上限不能超过合同总价款的5%,这与增加人员投入、材料周转的费用相接近,且拖延工期直接降低了一定的施工成本。所以,工程进度控制只采用罚的办法是比较被动的,而采取奖罚结合的办法可以引导施工单位变被动为主动。施工单位在合同工期内提前完工奖励的幅度可以约定为一个具体数值或是与违约金支付的比例相当。由于奖励比惩罚的作用更大,争创品牌的施工单位自然会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的进度控制,尽可能为此荣誉而努力,也有利于促成双方诚信合作的良性循环。

4、突出工作重心,强调责任

对于参建单位来说,工程项目的三大控制目标都同等重要,但是如果各方对三大控制目标都使用均等的力度来抓就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在实践中,比较理想的方案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分别以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作为工作重点,三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强调其主要责任使其有机结合。就进度控制来说,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合同工期编制和执行施工进度计划,并在监理单位监督下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如造成工期拖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有权要求其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并承担损失和责任。

5、加强对施工项目部的管理

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是建设项目进度实施的主体,建设单位进度控制的现场协调离不开工程项目部人员的积极配合。因此,工程项目部组成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建设单位应当要求工程项目部的人员配备与招投标文件相符,主动加强与工程项目部人员的相互沟通,了解其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正确引导其自觉地为实现目标控制而努力。在工程项目部消极应付、不积极配合工作的情况下,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有权对工程项目部组成人员的调整提出意见。同时,建设单位还可以敦促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部从进度、质量、资金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管理。

三、结论

建筑工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建筑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工程管理就必须要引起我们各个建筑责任方的重视。加强工程管理,不但可以为建设项目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论文作者:岳志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关问题分析与探讨论文_岳志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