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论文_李慧玲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论文_李慧玲

李慧玲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厂口学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学的价值毋庸置疑,通过学习数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作为研究内容,从以下几点进行相应的阐述。

【关键字】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065-01

问题解决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的重点,也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开展,不仅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还要使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掌握问题解决方法,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此提要求,我尝试运用以下策略实施问题解决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传授形式,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听课兴趣,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将信息技术适当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提升数学课堂的气氛,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为学生高效的解题能力铺开道路。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形,在这些图形中,笔者穿插展示了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图片。在让学生观察图片之后,笔者给予学生表达的时间,让学生纷纷说出这些图形的形状。如此,学生们的注意力专注于大屏幕,并纷纷说出自己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们可以针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外形的对比,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总结和对比能力,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轻松气氛,适当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数学教师常常为了追赶课堂时间直接将数学的答案告诉学生。这样虽然节省了课堂时间,但却抹杀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想,带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态度。实现这样的教学形式,需要数学教师将自身的“统治”地位进行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倍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在课堂的开始环节,笔者为学生出示了3、6、9、12……一组数字,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的关系。如此,学生们有的用笔计算,有的学生认真观察这些数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学生们发现这组数字中每两个相邻的数字都差3。接着笔者询问学生:“那么,大家猜猜12后面该是哪个数字了?你能说出后面的多少个数字?”学生们的兴趣再次高涨,大家争先恐后地说出后面的数字。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感到学习轻松,不仅解决了教师的提问,还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反应速度。

三、引导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因为教师在课堂中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群体,他们在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为此,数学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数学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差距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为学生分好小组。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探索。让学生之间互补有无,达到思想的统一和问题的解决,实现数学问题的高效解答。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为了促进学生们共同进步,笔者先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在有分数和小数的情况下,如何转化计算更快捷?”“如果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忘了小数点,那么整个计算的结果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笔者将班级人数进行平均划分,并照顾每个小组的数学成绩分工,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分好小组之后,让小组之间进行问题的交流和分析,结果笔者发现为了求证问题的真伪,有的小组列出了具体的数字,比如有的小组将10.2写成102进行具体的计算。经过不断验证,小组学生发现如果将小数点忘记写,计算出来的结果相差很多。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不仅提升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还加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高效的数学问题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四、组织数学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和训练能够巩固学生知识的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把钥匙。数学的教学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改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显然是无法达到该教学目标的。所以,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最终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总之,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较少,加上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待提升。数学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数学问题解决为核心,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创设问题情境等,创造性地开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提升教学的成效,提升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但教无定法,教师还需要进行积极的创新和实践,才能全面达到预期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淑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01):34.

论文作者:李慧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论文_李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