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齐大183;朴同石”翻译所体现的汉语声调价值_语言翻译论文

《翻译老乞大#183;朴通事》所反映的汉语声调调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值论文,通事论文,汉语论文,声调论文,老乞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乞大》和《朴通事》是元AI写作成的以问答形式反映当时汉语口语的会话课本。它们在韩国朝鲜朝一直深受重视而成为翻译人员的必读书。《老乞大·朴通事》最初只有汉文。《翻译老乞大·朴通事》是当时译官崔世珍(1473?—1542)为了译官们学习汉语的方便,在原本《老乞大·朴通事》的汉文基础上,增加谚文(即当时韩语)注音、旁点和谚文注释而编写的。而其谚文注音反映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北京音(这一观点,笔者有另文讨论)。本文将以《翻译老乞大·朴通事》中所见的旁点对象,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北京话的声调调值进行探讨。

声调是汉语的一个特点。中国人根据它辨别字义。过去,人们知道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不同的种类,但是以文字描写它总觉得较为困难。因此梁武帝向周舍问四声时,周舍只好举例说:“天子圣哲是也。”〔1〕后来,对四声也有“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 清而远,入声直而促”〔2〕“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3〕等描写, 但使後代人还是不太容易掌握。而如果谈及崔世珍对中国音韵学的贡献,那么恐怕对16世纪汉语声调的描写和真实记载就是他首要的贡献。崔世珍《在翻译老乞大·朴通事》中,不但在汉字之下注韩文,而且在韩文之旁又根据韩国的声调注了点而使当时汉语的声调特点表现出来了。另外崔世珍又作了《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凡便》对于当时汉语的实际有具体的说明。

远藤光晓曾利用《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凡例》将《翻译老乞大·朴通事》所反映的汉语声调调值拟为阴平45、阳平214、上声11、 去声55、入声(一)5、入声(二)24。〔4〕远藤先生的构拟是依据于中国人为自己语言本身固有的声调系统而创立的“五度制标调”,而没有顾及到自己语言里本没有声调的韩国人接触有声调语言汉语时的感受与中国人的感受有所不同这一点。远藤先生在文中利用了河野六郎先生对韩语声调的研究结果。河野先生的研究结果是:平声——低(平),上声——先低後高,去声——高(平)。这一结论是可信的,但远藤先生运用河野先生的结论时,将其高低对比为5和1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首先看《训民正音》创制时,文人们对四声的看法如何。《训民正音·合字解》有对四声的描写:

平声安而和,春也,万物舒泰;上声和而举,夏也,万物渐盛;去声举而壮,秋也,万物成熟;入声促而塞,冬也,万物闭藏。

这一记述,与上举处忠和真空的描写相似,仍给人一种玄虚的感觉。但《训民正音·谚解本·侠注》有较明确的叙述:

把这一注文译成中文,即:“去声为高音,上声为先低後高音,平声为低音,入声为很快收藏的音。”这一注文告诉我们,当时韩国文人们所感受到的汉语四声是:去声为高调,上声为升调,平声为低调,入声则与高低无关,是短促的调。那么当时韩国文人们听中国人说话时,能够跟中国人完全一样把已经引进的汉语四声清楚地辩别出来吗?不可能。所以我们拟测当时汉语调值时,光靠崔世珍的材料是不行的,还应该考虑中国北方话声调的特点和韩国语言实际。

崔世珍对当时中国声调的描写和有关说明见于《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凡例》的“汉音”条、“旁点”条和“清浊声势之辨”条。下面将它们的内容按照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之次序,排列如下:

阴平:平声全清次清之音,轻呼而稍举,如国音去声之呼。(汉音条)汉音平声全清次清,《通考》则无点,而其呼与国音去声相似,故《反译》则亦一点。汉人之呼亦近似焉。(旁点条)全清…平声…引声之势孤直不按。(清浊声势之辨条)

阳平:全浊及不清不浊之音,先低而中按,厉而且缓,如国音上声之呼。(汉音条)汉人呼平声或有同上声字音者焉:汉音平声全浊及不清不浊之音,《通考》则无点,而其声势同国音上声之呼,故《反译》则亦二点。(旁点条)全浊…平声…引声之势中按後厉。(清浊声势之辨条)

上声:上声之音,低而安,如国音平声之呼。(汉音条)汉音上声,《通考》则二点,而其呼势同国音平声之呼,故《反译》则无点。(旁点条)

去声:去声之音,直而高,与同国音去声之呼。(汉音条)汉字去声之呼,与国音去声相同,故乡汉皆一点。(旁点条)

入声:入声之音,如平声浊音之呼而促急。(汉音条)汉音入声有二音,《通考》则皆一点,而《反译》则其声直而高,呼如去声者一点;先低後厉而促急,少似平声浊音之呼者二点。(旁点条)这里为了叙述方便,先探究去声,然後以阴平、阳平、上声、入声之序进行探究。

去声:汉音条云“与同国音去声之呼”,旁点条云:“与国音去声相同”。远藤先生认为韩国话的去声为高平调,同时考虑到“直而高”的描写,而把它似为55。但实际上当时韩国文人心目中的去声只是个高调,却没有平不平的观念。同时如果我们承认远藤先生的研究结果,而去声为55,平声为45的话,人们真的能够把平声和去声区别开来吗?又据远藤先生的研究结果,当时竟然没有一个下降调,而下降调在汉语各方言里是普遍存在的。以《汉语方音字汇》所收入的20个汉语方言点为例,每个方言点都是有降调的。〔5 〕可见降调是在汉语很普遍的声调。既然如此,为甚么偏偏在《翻译老乞大·朴通事》里没有表现出来呢?这应该与编者书者的语言感受有关。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崔世珍关于当时韩国四声的描写。如崔世珍写的《训蒙字会·凡例》云:

凡字音高低皆以字旁点之有无多少为准。平声无点,上声二点,去声、入声皆一点。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谚解亦同。

这里汉文部分只套用《元和韵谱》的说法,仍然玄虚。但,韩文的说明部分描写得很具体。今将它译成中文,为:“低调的字为平声,无点;音长且按後举的字为上声,二点;直而高的字为去声,一点;直而快的字为入声,一点。”《训蒙字会》谚文说明和《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凡例》汉音条都用“直而高”来描写去声。如果当时去声字的确是高平调,那么就应该描写为“高而安”或“高而平”。《训蒙字会》谚文说明将入声描写为“直而快”,而《训蒙字会》所说的入声就是收-p、-t、-k尾的中国传统音韵学中的塞音韵尾字。这些入声字念起来又短又强,而在《训蒙字会》中正是用“直”字来描写入声,又用来描写去声的。现在我们看普通话四声的音长和音强如何。在单说时,往往是去声最短、最强,上声最长、最弱,阴平和阳平居中,阳平又往往比阴平略长一些。〔6〕普通话中,其音最短最强的是去声,而去声是个下降调。可见《训蒙字会》中以“直”来描写的当时韩国人心目中的去声也应该是个下降调,只是因为韩国语不是声调语言,韩国人侧重其高的特点,忽略了它的下降的特点,而将去声当做一个高调罢了。既然《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凡例》汉音条和旁点条都说当时汉语去声与“国音去声相同”,那么汉语去声也应该是下降调。由以上所述,我们将下降调的去声调值拟为*52。

阴平:阴平则“如国音去声之呼”、“与国音去声相似”。既然阴平与国音去声相似,而当时韩国人心目中,去声是个高调,与此相似的当时汉语阴平当然也是个高调。那么它是怎么样的高调呢?“汉音条”的“轻呼而稍举”即是它的注解。这句描写有点费解。〔7〕其实, 这不是只顾阴平这一调而进行的绝对的描写,而是顾及去声的相对的描写。在15、16世纪韩国人心目中,除了塞音韵尾的入声以外,以高低来分的调类只有三个:平、上、去,它们的区别是低、升、高。而当时已变化而与传统四声不同的北方话调类中,原只有三个的舒声调类多出了一个,变成了四个舒声调类。以韩国人的三个调类来对比汉语的四个调类,当然会有描写上的冲突。这冲突就是阴平和去声。在中古汉语中,去声很可能是下降调,但当时韩国人把它记为高调,韩国人这样记载,对于声调的区别,并不会产生矛盾。久而久之,韩国人认为去声是个高调。而到了崔世珍时,他所接触的北方话。已经与自己心目中的声调不同,多了一个高调。因此,他须要指出这两个高调之间的差别。“汉音条”“轻呼而稍举”应该是由于这种须要而产生的描写。“轻呼”是针对去声音又短又强的特点而说的相对的描写,“稍举”则是针对去声下降的特点而说的相对描写。从古人对四声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平声是个没有升降的平调,如“哀而安”的“安”、“平道莫低昂”的“平道”即是。而“清浊声势之辨”条的“孤直不按”,也说明当时阴平是个平调。由此,我们可知阴平是“高而平”的调,因此现在把它拟为*55。

阳平:据“汉音条”,阳平“如国音上声之呼”。这里“如”是“相似”之义。但“旁点条”的描写有点不同。“旁点条”云:“汉人呼平声或有同上声字音者”,又:“同国音上声之呼”。同一个人在一处描写为“相似”,另一处又描写为“相同”,这意味着什么?这或许是崔世珍对升调的感受能力的局限。实际上,韩国人学普通话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除了少数学得非常精到的人以外,大部分人是怎么教也总是辨别不出阳平和上声。崔世珍如此记载,很可能与韩国人的这种缺点有关。现看崔世珍对阳平调的描写。崔世珍云:“先低而中按,後厉而且缓。”(汉音条)“中按後厉。”(清浊声势之辨)这里“缓”是“长”的意思,如《训蒙字会》谚解所云“音长且按後举”的“音长”。这无疑是阳平调给人的音长感觉的描写。而照“按”字的字面意思,阳平似乎是个曲折调。但照今天北方话阳平调绝对多数为升调的实际,这恐怕是由于崔世珍本身分别不出低调的缺点所引起的误解。据金完镇的研究,15、16c韩国人能发出的最低线为3,那么,如果当时的汉语阳平调的起点为3以下的话,崔世珍有可能把它听成曲折调。 当时韩国话上声为35调,因此比它起点低一点的汉语阳平可以拟为*24。

上声:上声“其呼势同国音平声之呼。”(旁点条)韩国人心目中的平声是低调,如上“汉音条”对上声“低而安”的描写,看来当时汉语上声是个低平调。不过韩国话平声调值为3,而这3是韩国人可以认得出来的最低线。如果一个声调在3度以下有高低的变化, 韩国人很可能辨别不出来。崔世珍在“汉音条”云:“上声之音……如国音平声之呼。”一处说“如”,另一处说“同”,崔世珍对上声的叙述,似乎持犹豫不定的态度。这是崔世珍在调值的辨认上不如汉人的表现。在《翻译老乞大·朴通事》中,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发生变调,前面的上声变读为阳平。这一变调与汉语普通话相同。如果说,当时汉语真的是低平调,也会发生这种变调吗?其实“清浊声势之辨条”对阴平的描述中,阴平“孤直不按”,提供给我们当时汉语声调中只有阴平才是平调的信息,这是我们不能错过的一个事实。崔世珍当时记音不是以单字为对象的,而是以句子为对象的。这一点,从连续变调的记载不难看出。今天把普通话上声的调值标成[214],这是用读单字的辨法确定的,〔8〕如果上声处在其它三声之前,其调值就读成[211]〔9〕如果崔世珍当时的上声调与今天普通话的上声相同,也是降升调,那么把它记为“低而安”的低平调也就不奇怪了。由上所述,上声可以拟成*213。

入声:据“旁点条”入声有加一点的和加两点的两种。加一点的“其声直而高,呼如去声”。可见这与去声相似,它一定是个降调,可以拟为比去声降度短一些的*54。 加两点的“如平声浊音之呼而促急”(汉音条),“少以平声浊音之呼”(旁点条),它可以拟为比阳平长度略短的*23。

轻声:“旁点条”最後部分有一段有关连读变调的记述。其中有两个上声字相连时“若下字为虚或两字皆语助,则下字呼为去声”的记载。崔世珍将轻声描述为“呼为去声”,可能因为轻声读法很短,与去声的“又短又强”的性质中“短”的性质相同。这里描述的一定是轻声,而其读法与去声相当。今天普通话中,轻声字的高低由前头的字调决定。如上一字为阴平和阳平则轻声字读为2, 上一字为上声则轻声字读为4,上一字为去声则轻声字读为1。〔10〕《翻译老乞大·朴通事》的上声已拟为低降调213。上声字之後产生的轻声可以拟为*4。

据以上讨论,《翻译老乞大·朴通事》中反映的汉语声调调值如下:

调类 中古音调值

阴平

清平 55

阳平

浊平 24

上声

清上·次浊上 213

去声

去·全浊上

52

入声一 入声 54

入声二 入声 23

轻声 上声 4

这里得出的结果,除了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完全消失之外,其它与今天的汉语普通话很接近。这样的结果,如果考虑到声调是汉语固有的特徵这一点,就一点都不奇怪。我们现在无法知道《中原音韵》表现的声调调值为如何,但《中原音韵》中已有平分阴阳和浊上归去现象,这一点与《翻译老乞大·朴通事》的表现相同,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原音韵》中声调的调值,也许与《翻译老乞大·朴通事》的调值类同。

注释:

〔1〕《南史·沈约传》云:“约撰《四声谱》, 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襟,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曰:‘天子圣哲是也’”。

〔2〕唐朝和尚处忠在《元和韵谱》中对四声的描写。

〔3〕明朝和尚真空在《玉錀匙歌诀》中对四声的描写, 又见于《康熙字典》。

〔4 〕《〈翻译老乞大·朴通事〉里的汉语声调》(《语言学论丛》第十三期,162~182,商务印书馆,1984年)。

〔5〕如:北京的去声(51),济南的阳平(42)和去声(21), 西安的阴平(31)和上声(53),太原的上声(53)和阳入(54),武汉的上声(42),成都的阳平(31)和上声(53),合肥的去声(54),扬州的阴平(21)和上声(42),苏州的上声(52)和阳去(31),温州的阳平(31)和阳去(42),长沙的上声(41)和阳去(21),双峰的上声(21),南昌的阴平(42),梅县的上声(31)和去声(52),广州的阴平(53)和阳平(21),阳江的阳平(43)、上声(21)、阳去(54)、下阴入(21)、上阳入(54)、下阳入(43),厦门的上声(51)和阴入(32),潮州的阴上(53),福州的阳平(52)和上声(31),建瓯的平声(54)、上声(21)、阳入(42)。

〔6〕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p146~147,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

〔7〕远藤文166页解释阴平调值时云:“‘轻呼而稍举’这个描写有点费解。‘轻’,照字面上看似乎指的是音强。不过在这个上下文里也可能指‘稍举’以前的音节开头的音高。它或者表示高的意思,或者表示不着力的不高不低的音高。‘轻’字本身意义含混,很难可以确切的解释。”

〔8〕〔9〕林焘《语音探索集稿》p16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见于董少文《语音常识》7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董文中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後的轻声各依次注为半低、半高、低,而董文是将五度制的五度,由高到低以高、半高、中、半低、低来代称的。今把它改换成五度制。

标签:;  ;  

“老齐大183;朴同石”翻译所体现的汉语声调价值_语言翻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