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常态管理:“一盘棋”综合治理论文

数字孪生城市典型应用场景3

利用城市信息模型和叠加在模型上的多元数据集合,打造精准、动态、可视化的数字孪生城市大脑,制定全局最优策略,解决城市各类顽疾。

城市常态管理:“一盘棋”综合治理

上海临港“虚拟城市”

数字孪生城市立足城市运行监测、管理、处理、决策等要求,将各行业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实时展示城市运行全貌,形成精准监测、主动发现、智能处置的城市“一盘棋”治理体系。

城市运行“一张图”管理

利用城市信息模型和叠加在模型上的多元数据集合,打造精准、动态、可视化的数字孪生城市大脑,通过智能分析、模拟仿真,洞悉人类不易发现的城市复杂运行规律、城市问题内在关联、自组织隐性秩序和影响机理,制定全局最优策略,解决城市各类顽疾,形成全局统一调度与协同治理模式。借助智能大屏、城市仪表盘、领导驾驶舱、数字沙盘、立体投影等形式,可一张图全方位展示城市各领域综合运行态势,并根据不同主题分级分类呈现,帮助城市决策者、管理者、普通用户从不同角度观察和体验城市发展现状、分析趋势规律。

数据统计应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数字孪生城市运营中心

⑤汉江中下游生态功能减弱。由于丹江口大坝加高,下泄流量减少,汉江中下游河段长年水位将有所降低,河滩裸露面积增加,减少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河滩湿地面积。此外,下泄水的水温将降低,影响丹江口坝下至襄阳江段鱼类繁殖,水文情势变化使得5—6月份鱼类繁殖所需的涨水过程消失,水质变差也会使鱼的种类数减少。

案例:上海临港2017年启动了“智慧临港BIM+GIS 城市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通过BIM+GIS 构建精细化的“虚拟临港”,该平台是首个城市级地理建筑设施融合的数据平台,覆盖整个临港315 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它原样复制城市的建筑地理构造,既包含道路、建筑等重要设施的高度、坐标等地理数据,也包含管委会、滴水湖地铁站等重要建筑的内部结构、房间布局、管线铺设等对象化设施数据,能够实时感知城市人口热力图、实时交通车流、停车库状态、视频实时监控等城市运行态势,也可以通过无人机采集回传到中心的数据进行图像自动识别分析,智能发现识别垃圾倾倒、违章建筑、高密人(车)流等异常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推演和预测。

无人机现场执法喊话

案例:天津滨海城市运营中心,运用泰瑞数创数字孪生平台,打造城市交通、安监、规划等常态业务一张图,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动态实时感知,实现城市治理由政务服务、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资源平台,整合功能区各个领域的运行数据,动态监控城市运行状态,实现全面、直观的感知城市运营管理状况;最终实现可视化、科学化、智能化城市综合治理。

城市部件统一数字化管理

城市部件管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各类城市部件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管理复杂度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城市部件广泛部署在地上、地下、水中、建筑物内外等各个角落,空间位置复杂,故障损坏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而传统的城市部件管理手段和方式较为单一,存在信息表述不清晰、传达不准确、处理流程慢等问题。在数字孪生城市中,基于标准统一的城市部件数字编码标识体系和空天地全方位立体部署的物联感知设施,能够为各类城市部件、基础设施甚至是动植物等生命体赋予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实现对城市部件的智能感知、精准定位、故障发现和远程处置。

3.3 联合使用方案 患者在家每日服药物3周后来医院静脉输注PD-1抑制剂,此后每3周1次为1个循环,入院进行输注PD-1抑制剂,同时持续每日服用依维莫司。

案例:临港城市大脑,有机融合地面语义化单体建筑、一千多个摄像头、传感器及智能算法,实现通过AI 技术辅助城市治理。采用无人机进行日常路线巡航飞行,进行城市管理,并打造5 分钟出勤圈,日飞行里程超过100 公里,巡查发现率提高到1 分钟。其中80%以上的城市管理事件应对采取智能派单,准确率超90%。必要时可在滞留游客头顶绕飞、实时喊话,紧急情况下还可直接报警。城市精细化管理主动发现率提高到了70%、智能派单率超过90%,案件发现时间从1 天缩短到了1 分钟,复杂案件信息员派单时间从30 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

标签:;  ;  ;  ;  ;  ;  

城市常态管理:“一盘棋”综合治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