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与产业质量提升--兼论区域间竞争的原因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升级与产业质量提升--兼论区域间竞争的原因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升级与产业素质升级——兼论地区间竞争形成之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间论文,产业升级论文,素质论文,原因论文,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225(2005)01-0045-004

产业升级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一理论从历史角度认识经济结构,揭示了按历史规律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对指导制定地区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有特殊的意义。然而,每个地区都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将地区内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同外部的竞争,不断在提高竞争实力的前提下扩大竞争范围是地区更关心的问题。本文讨论产业升级和产业素质升级两个概念的不同内涵,将产业升级扩充为产业素质升级,分析地区间竞争形成的原因与危害,提出产业素质升级的实现途径。

一 产业升级

产业生级是三次产业理论下的一个派生概念,是指第一、二、三次产业依次转移,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比例的过程。三次产业分类的方法最早是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希尔(A.C.B.Fisher)在1935年提出来的,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G.Clark)在这个基础上,在1940年发表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从而开拓了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领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捏茨(S.Kuznets)运用这一分类方法,系统研究和揭示了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随经济增长所发生的变化规律后,使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运用[1]。

(一)产业升级是一个历史性概念 产业升级描述的是产业依次出现、扩张、消亡的过程。任何一个产业都有一个从萌芽走向成熟,再走向衰落的历史过程,从特定的时期看,经济是由许多产业部门组成的,形成了具有一定特征的产业结构,但从动态角度看,这些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发生着变化,一些产业比重上升,另一些产业比重下降,产业结构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那些比重上升的产业被称为新兴产业,那些比重下降的产业被称为衰退产业,经济正是在不断淘汰衰退产业、产生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变化的。这种由新兴产业不断代替衰退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化就是产业升级。以此观点看,任何高新产业都只是历史意义的高新产业,因为在这个年代它具有先进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必然会有新的、更高技术的产业代替它。

(二)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同步 经济增长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外延型增长,即通过规模扩张实现的增长。在这种增长方式下,各产业几乎同比例增长,不涉及结构和素质的变化。二是内涵型增长,即通过提高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实现增长。它的实现方式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增加高附加值产业的比例,减少低附加值产业比例,在资源消耗总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总的附加值;二是将现有产业进行改造,提高产业整体的附加值创造能力,使之在产业结构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总的附加值。产业升级是前一种情况。产业升级必然引起以附加值为基础的国民收入得到增长,并转化为要素收入增长,形成购买力的增长,进而引起市场扩张和需求层次的上升,再吸收掉由升级的产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个过程首先是从需求变化开始的。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差别,因此,人们消费层次存在着差别,拥有高收入的消费者只占全部消费者的少数比例,收入相对较高对新产品提出需求,刺激了新兴产业的出现;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收入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产业发展使社会普遍接受了这一产业的产品,就会生长出更新的产业代替这一产业,并推动经济实现更高的增长。

(三)产业升级的基础是要素转移 随着产业的更替,必然会带来相应的要素转移。要素是产业构成的基础,当一个产业开始兴起的时候,必然会吸引要素进入,而当一个产业衰落的时候,也必然会引起要素的退出。退出的要素流入到新兴的产业之中,形成要素的转移。在这里,要素不仅是劳动力的转移,还包括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企业家要素的转移。由于产业升级是经常的、永不停止的,因此,对要素转移的要求也不会停止。一旦要素停止了转移,就意味着一些部门会出现要素空缺,要素对产业升级起着限制性作用,而另一些部门出现了要素堆积,要素会阻止产业顺利退出。由于要素进入产业必须具有专业性、劳动力要进行培训、资本要变成专用性资产、企业家要熟悉本行业情况,这就使要素倾向于滞留在原来的部门,而不愿意进入新的部门,客观上造成要素转移进而造成产业升级的阻碍。所以,做好要素转移的准备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前提。

从根本上来说,产业升级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当一个产品满足了部分人的潜在需求,产品就能够销售出去,获得收入;而部分人的潜在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带动其他人对该产品进行消费,完成对市场需求的创造,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市场,刺激出更多企业生产该类产品,一个产业便诞生了。因此说,需求升级是产业升级的前提。技术创新可以使人们不能言状的需求得以明确,使那些有着不满但无法描绘的需求得以启发,使人们需求具体化,同时,还对产品成本有决定性作用。一些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却不能产业化的重要阻碍常常来自于技术的成熟程度不够,因此,技术是产业形成的另一个关键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业升级是技术的升级,是用新的技术代替旧的技术,不断满足潜在需求的过程。由此可见,需求升级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指向,技术升级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基础,技术又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需求升级能否实现,可见,技术升级更具有本质性,也可以说,是技术升级推动了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理论指出了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对制定产业规划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但在具体的实践之中却十分容易引起误解。首先,这一理论来源于历史分析,是以各国产业结构变迁的数据为基础的,并通过大量的实证证明的。因此,这一理论并没有着眼于给出产生结构变迁的原因,而着眼于历史规律的描述,是历史分析方法的产物。以这样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理论有其独特之处,然而,毕竟在逻辑上有所欠缺,分析政策和运行过程并不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工具;其次,产业升级主要是在三次产业之间进行的,这一结论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引导很多地方政府以此为依据来推动产业升级,制定产业政策。但由于该理论是从大的历史跨度进行分析的,缺少时间或者收入变化的参考坐标,往往会引导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地区经济增长而陷入盲目推动产业升级之中,过多强调第三产业发展。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产业的相对稳定性变差,高级产业的发展缺少以收入为基础的需求支持,低层次产业不能得到发展,高层次产业也缺少基础。第三,三次产业划分过粗,对短时间内、小地区内的产业变化很难具有指导意义,在产业内部有无产业升级问题,对如何引导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使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十分迷惘;第四,产业升级是市场过程,政府是否应加入到产业升级之中,是否会带来市场非均衡变化?如果政府加入到产业升级之中,以何种方式加入?如何制定产业政策?产业均衡发展与政府推动产业升级形成矛盾,政府如何在制定产业升级规划时权衡市场稳定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第五,产业升级理论给实践带来的困惑是形成所谓的合成谬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以全国市场作为本地区产业升级的依据,其结果出现了很多地区同时上同类项目,造成了重复建设和地区间的过度竞争,多数地方政府不得不对项目加以保护。地区政府从推动产业升级出发,换来的却是保护产业的后果。[2]此外,由于近2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三产业范围过于广泛的缺陷越来越不能反映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特别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技术手段的信息革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引起至今还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已有不少学者提出划分出“第四产业”的观点,但对于“第四产业”的主体及范围又有不同主张。可见,产业升级理论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空白点需要研究,在实践上的盲目应用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和困难,所以在近年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三次产业升级理论逐渐淡出经济发展规划,取而代之的是以“竞争力”为核心的分析和判断。

二 产业素质升级

产业素质升级是指区域内产业整体竞争力得到增强的过程和现象。我们注意到,经济地位的变化是由相对因素决定的,一个地区地位的改变并不取决于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快慢,而取决于所在市场内的其他地区与本地区增长速度的差距。如果其他地区增长速度高于本地区,即使本地区经济也在增长,其他地区也会很快追上来,逐渐与地区经济持平甚至超过本地区,这反映出本地区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进而会造成本地区产业结构相对低级化、收入相对下降,关键要素流出和要素随产品交易净流出,这将导致地区竞争地位的下降。产业素质升级包括产业升级,但更多地强调产业在市场中的分工关系,强调将本地区要素禀赋优势组合成为有效率的产业体系,强调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链条竞争,强调构成地区产业的基本细胞-企业素质及其相互之间协同性的提高[3]。产业素质有以下的含义:

(一)质点素质的提高 一个系统功能的提高首先依赖于构成系统质点素质的提高。对地区经济来说,这个质点就是企业。企业素质取决于企业的要素素质和企业内部的结构协同性,这里把企业看作质点,主要考察企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包括创新能力、产出能力、财务能力、盈利能力、辐射能力、凝聚力,其核心是创新能力。质点素质提高就是以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为主导的企业整体能力提高的过程。

(二)结构的改善 结构的变化可以使弱的质点组合出强大的功能,这一点已经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地区经济亦是如此。能将企业联结起来的经济结构关系主要是产业关系,企业在产业链条内部形成上下游沟通,产业链条之间形成互补,从而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地区经济结构。衡量地区产业结构改善与否的主要标志是,第一,产业分工度。斯密发现的分工原理在近年的企业实践中又有所发展,通过企业集群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将企业内部分工转变为外部分工,从而提高了产业链条上的整体效率,并使链条上的每个企业都受益;第二,产业关联度。产业关联度表明地区内部产业联系的紧密性,如果结构松散,不仅会引起物流绕行和物流成本过高,公共资源不能共享并带来投入的浪费,产业链条上的不确定性提高,交易成本增加,这些成本劣势会削弱地区竞争优势;第三,经济集中度。经济集中度表明了地区经济总量是由多少产业提供的,产业是否集中,可以用前三位产业比例来计算。如果经济集中度高,表示地区较多地依赖某些产业,这些产业本身必然是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地区集中度越高,表明本地区在参与社会分工的定位越明确,要素禀赋优势越明显。

(三)产业转换能力 一个地区的产业序列能够保持有秩序的变化,表明该地区具有足够的产业转换活力,这一能力可以转换为未来地区经济实力,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避免产业结构过于稳定而导致未来产业出现调整陷阱。它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示,一是以年内新兴产业产出占全部产出的比例来表示,即新兴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总贡献,间接地表示地区对新兴产业的依赖程度;二是以年内新兴产业投资与年内退出的传统产业资产原值之比,直接反映产业的更新程度,该指标在存在地区总量偏好的条件下无法使用,因为可能会没有退出的产业。

(四)公共投入支持能力 产业素质是地区公共环境支持的体现,优越的环境可以节约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基础设施投入,最终转化为产业的竞争力。可以用公共投入的基础设施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总额比重、公共教育投入占本地区全部教育投入的比重来反映公共投入对产业发展的支持程度。[4]

产业素质升级是指上述四个方面得到加强,它包含了地区产业升级的能力(产业转换能力),比产业升级分析范围要宽,内容要广,可以成为代替地区产业升级分析的工具。将以上四个方面的指标无量纲化进行分析,可以从不同指标的动态变化上得出产业素质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将指标进行加权处理,用于分析地区产业素质总体变化的情况。在分析时,需要对比其他地区产业素质升级情况,以便说明本地区产业素质升级的相对变化。

三 地区间竞争与产业素质升级

产业素质升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区之间存在着竞争。对此,国内很多学者在分析地区产业竞争力时也隐含了地区之间存在着竞争的假设。

首先,随着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要素禀赋优势的改变,地区影响力呈现不断的变化。当一个地区经济相对衰落,与该地区关联的产业就会发生转移,本地区腹地被肢解,中心地区的就会被边缘化。边缘地区总是要素净流出地区,而中心地区总是要素净流入地区,这会伴随交易形成地区间的利益转移,引起地区利益矛盾。这种地位变化是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

其次,客观上存在着地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地区是由人群构成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与就业、居民收入水平、地区财政、地区公共投入有直接关系,给地区居民带来直接利益的影响。不同经济发达程度的地区,居民实际获得的利益不同,会形成地区间居民的利益矛盾。在统一市场条件下,物质产品价格趋于空间均衡,收入低的地区会出现相当严重的贫困化现象。当社会解决某些问题的实际能力如最低生活保障受到冲击时,会因为不同地区解决问题程度的比较而使矛盾激化。

第三,地区政府追求政绩的动力会诱导出地区间的竞争。地区政府追求政绩是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动力基础,但在目前中国的体制下,地区政府官员追求政绩的动力主要集中在争取得到重用的提拔上,百姓的评价往往只是政绩的底线,而上级或者舆论上要求的指标成为官员真正追求的目标,这些指标在国内排名是政府官员所真正关心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中,地区政府的目标是本届任期内提高地区的经济水平,提高地区的排名,这种地区政府之间的竞争必然会演变成为地区之间的竞争。

第四,政府财政扩张的冲动会演变为地区竞争的动力。地区财政松紧不仅可以确保政府官员的收入稳定、公共性投入有所保证,也可以给政府带来更多的机动能力。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地区财政的松紧程度主要取决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也取决于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因此,地方政府无不希望通过地区经济发展获得更大的财政支出能力,也总是争取得到中央财政的关照,如争取财政性拨款、退税和税收减免、中央财政投入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转移支付等等,这会加剧地区间的经济竞争和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竞争。

此外,当某个地区内的企业与其他地区的企业出现竞争时,企业就会最大限度寻求支持,地方政府就会成为企业寻找支持的对象,地方政府会不自觉地站在本地区企业的立场上,卷入不同地区间的企业竞争。政府的这种行为还表现在以产业政策支持某些产业发展,实质上是在给予某些产业以补贴,这等于已经参与到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了。

地区间的竞争是制度因素导致的。如果没有种种制度性的影响,在统一市场、统一财政的制度下,地区间的竞争是不存在的。在统一市场之中,商品和要素流动会使同类要素边际生产力趋于一致,虽然存在着文化、传统、习俗的限制使要素流动不充分,要素禀赋的初始状态会影响到要素边际生产力进而影响到要素报酬,但从长期和总体上来说,统一市场会促使同类要素报酬一致,地区间的竞争会大大被削弱;在地方政府主要由本地居民选举决定时,地区的经济排名对政府是否获得本地居民的信任没有影响,政府也不会将排名作为主要目标;如果存在着比较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之间的经济地位差别可以通过中央财政调节得到解决,不同地区居民利益特别是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的享受程度差距缩小时,由财政制度引起的地区间竞争也会大大受到约束。然而,在现实经济社会环境和现实的制度框架下,地区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

地区之间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低于同类企业水平、创新能力高于同类企业水平,二是少数参与外部竞争的龙头企业产品成本低于同类企业水平、创新能力高于同类企业水平。第二种方式是由少数企业将地区产业资源优势凝聚起来,参与同其他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如果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就意味着本地区内部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本地区企业具有普遍的竞争优势,同时,本地区能够以竞争优势有效地参与国内的专业化分工。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式涵盖了第一种方式所具有的优势,比第一种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内部和外部专业化分工的收益。第二种方式下的地区之间竞争是有效的竞争,产业素质升级正是这种竞争力增强的表达。这里的有效竞争是指没有违背市场统一原则、形成分工协作,但又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竞争,政府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即使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不是表现为对本地企业的保护,而是鼓励和发挥本地区要素禀赋优势,将地区内部产业形成关联群体,并将优势集中到少数产业,与外部形成优势分工关系。产业素质升级正可以表达这种要求。

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产业升级无法指导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容易导致地区产业同构;产业素质升级充分考虑了现行制度下地区间的利益矛盾,可以成为引导地区企业素质提高、地区内部产业关联、地区间产业合理分工的重要尺度,从而引导地区间的有效竞争。

第二,地区之间的竞争有其合理性,但它是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存在的,这种竞争行为会带来整体经济的损害。其潜在含义是为了避免这种损害,需要尽量削弱现行有助于地区间竞争的制度作用,或者形成一些有效阻止地区间竞争的制度,如中央协调制度。

第三,政府可以参与产业素质升级活动,但不能以损害市场统一性为代价。市场统一性是发挥地区优势、形成地区产业专业化分工的基础。政府在地区产业素质活动中应遵循促进地区内部产业关联、加强与外部产业分工的原则。

第四,与产业升级的阶段方法不同,产业素质升级是连续的、多层面、多指标的,因此,使用产业素质升级概念构造地区竞争力指标具有综合性,以时间序列和横向对比方法为主,限于篇幅不再讨论。

收稿日期:2004-5-12

标签:;  ;  ;  ;  ;  ;  ;  ;  ;  ;  

产业升级与产业质量提升--兼论区域间竞争的原因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