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_市场经济论文

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_市场经济论文

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商品性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计划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需要。与市场经济宏观运行的需要相适应,国家通过政府实现其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的职能。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计划 宏观调控机制 社会化大生产 总供给总需求

发展市场经济,要特别注意与重视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亦是商品性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主要涉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关系。宏观调控体系主要由价值规律的宏观调节作用、国民经济计划、宏观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手段等组成。这些互相联系的层次,又组成了有机统一的宏观调节机制。

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机制:

1.供求机制。通过市场供求双方的相对运动调节市场宏观运行。在实际经济运行中,通过具体的商品供给与需求反映出来,并进一步调节经济结构。

2.竞争机制。竞争是独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动力、定价、平衡、优化、创新等宏观调节功能。

3.价格机制。市场机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机制,可调节供求关系,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劳动力的分配、商品的分配、技术的分配等。

4.资金机制。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上起血液与纽带作用,制约着宏观经济运行;社会的资金和实物相应的关系,对宏观经济运行也是有重要意义的;资金在地区之间的分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地区关系和总体发展有极大影响;资金在行业之间的分配对行业结构是有影响的,从而对产业结构也产生影响。不仅资金分配对经济运行有制约作用,而且资金运动速度对宏观经济运行也是有影响的,或者带动经济良性运行,或者起阻滞作用。

5.货币机制。货币供给的多寡直接影响经济的扩张与紧缩,是资金机制的重要方面。

6.信贷机制。货币机制的另一种表现,通过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与紧缩来调节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政府、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都有影响,有分配资金的功能。

7.财政机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运行发生调节作用。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减,对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有直接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收入的结构与分配。

8.投资机制。投资规模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以及地区经济平衡。对市场供求和货币供给也有直接影响。

9.人口机制。人口增减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大,人口问题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大问题。

10.外贸机制。通过进出口贸易来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调节供求和外汇平衡。

此外,还有许多宏观运行机制,如税收、通货膨胀、劳动力流动、消费、经济周期以及计划、法律、政策、监督机制等,对经济发展既有推动作用,又有约束作用,都必须予以重视和正确掌握运用。既要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又要减除其消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计划不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需要。

第一,从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性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结构形式是“国家——市场——企业”以及“企业——市场——消费者”。市场既是商品经济的载体,同时又是联结国家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的纽带与桥梁。国家、市场、企业、消费者都可以而且应当在计划的调控下活动。国家通过一系列计划参数的制定和市场环境的创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协调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以及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市场引导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包括企业与消费者)顺畅地进行,从而在实践中把握并实现计划与市场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调控作用。

第二,从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看,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而是存在着若干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其表现在:(1)市场的调节是事后的调节,如供大于求了,才去减少生产,缺少预见性,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2)市场运行是受局部利益趋动的,具有自发性和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导致生产混乱,进而引起经济动荡;(3)竞争导致垄断,垄断使市场效率下降,而市场本身无力消除垄断;(4)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波动性的特征,有些事情是市场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经济总量的平衡,重大结构的布局和调整,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市场效率条件的保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等。市场的上述缺陷本身就要求从宏观上加强计划调控,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第三,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看,计划和市场是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调节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理论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其一,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经济制度范畴。经济计划,是指人们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主观安排。从微观上看,它表现为企业组织生产所作出的安排,目的是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宏观上看,它表现为国家和社会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控所做出的预先安排,从而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达到某种特定目标。我们讲的计划,通常是指国民经济计划,它是国家为了发展国民经济而制定的经济活动的长期或短期的规划和方案。从广义的角度讲,计划还包括社会经济运行中,国家根据需要及时制定的某些经济政策和措施。计划,作为管理国民经济的方法、手段和政策,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无论何种社会制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分工与协作关系趋于复杂,为了使经济运行能有序地进行,人们必然要制定计划来组织社会生产活动。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化要求,也首先来自生产的社会化。当然,公有制特别是国家所有制本身也要求实行计划管理和计划调节,以保护公共利益。因此,无论社会制度的性质如何,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都可以而且有必要制定计划和实行不同程度的计划调节。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所以它们需要运用计划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市场的范围、规模、调控形式等等,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凡是有商品经济存在的社会,都有市场。市场的存在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必然联系,而是取决于社会各独立经济单位的利益关系的实现形式。在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使物质资料丰富到各个经济主体之间不存在利益差别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实现只能是以货币为尺度,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以商品交换的方式来实现,这就必然形成市场和市场关系。既然市场并不专属于某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要发展市场经济,那么在这两种社会制度下也就必然存在而且离不开市场。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因而有发育完备的市场及其体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有发展完善的市场组织和市场体系。市场不是划分社会性质的标志,而是发展商品经济的载体与手段。

从以上分析可看到,计划与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来源于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二者本身并不具有社会制度方面的属性。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利用计划与市场。计划和市场是相伴而生的,只不过是程度、方式、范围、作用不同罢了。

其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是价值规律实现的社会形式。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它不仅包括宏观上各部类、产业、行业之间的协调,而且包括微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不仅包括横向的比例相对平衡,而且包括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形成良性循环;不仅有存量的增加,而且包括价值的实现。在资源供给有限的条件下,要有效地把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分配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使这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就要对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与调节。首先,要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减少以至避免各种浪费和损失。其次,要使各种资源配置的供给比例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比例,从而避免由于它们之间的不相适应而导致的浪费和损失。

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计划方式;一是市场方式。这两种方式相互配合,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计划方式是指政府根据市场运动规律,通过制定和实施计划,来配置资源,指导和规范市场与企业的经济行为。其中包括政府制定计划的一系列行为,以及为了实现计划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场方式借助价格、竞争和供求等发挥作用,以调节资源的配置,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节约及其在各部门的配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两种方式,分别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宏观规定性和微观规定性,二者内在统一于价值规律。

调节社会资源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的均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单纯的计划方式,单纯的市场方式,都不可能顺利地实现均衡目标。计划与市场不是互相排斥和替代的,而是互补的,它们在不同层次与不同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优势。一般来说,计划主要在整体的宏观调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解决重大资源的配置和社会利益的调整等问题。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本形式,主要是在微观经济领域、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有关的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作用。计划与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方式,都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需要。

与市场经济宏观运行要求相适应,国家通过政府实现其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的职能。

第一,保持总量平衡,防止物价总水平超常波动,促进经济与产业结构的优化,避免国际收支赤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力争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二,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等引导和调控市场,保持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第三,提供公共服务。对内主要是从事宏观管理以及公共文化设施、卫生、学校、道路等方面的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外主要是通过外事与外贸等活动努力创造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的条件。

第四,进行管理和监督,维护市场秩序。通过经济立法和执法以规范各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的经济行为,监督并处罚各种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第五,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政府可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创建某些个人无力或不愿创办而又是国民经济必需的大型项目,如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交通、农业基本建设等,以消除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六,进行社会救助。如救济灾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帮助恢复经济及生活等。

一般来说,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应遵循间接指导原则,以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为主,配合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国家对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是指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运行目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调节手段,改变生产者、消费者的市场条件,使其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有利于资源配置的经济选择。这种间接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校正并减少市场机制的缺陷和误差,保证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在市场动力的基础上,高效、稳定、协调地发展。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的是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供求的宏观调控方式。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因此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减少政府支出可以缩小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政府税收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缩小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政府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根据上述原则,对财政政策的运用一般是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增加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刺激总需求的扩大,使之适应或刺激总供给。增加政府开支包括增加公共工程开支,增加政府购买,增加社会保险、福利、救济开支等。这样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了私人消费与社会投资,同时也刺激了总供给。减少政府税收(包括减税和免税),也可以扩大总需求。这是因为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使个人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减少企业所得税,可以刺激企业的投资;减少间接税,也会刺激消费与投资。反之,在经济膨胀时期,存在过度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政府应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便抑制总需求,平抑通货膨胀,缓和供求矛盾。

宏观财政政策的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经济过热时对之进行抑制,使经济不会过度高涨而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停滞时对之进行刺激,使经济不会严重萧条而产生萎缩,这样就可以实现稳定增长。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息率的变动来间接影响总供求的宏观调控方式。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利息率是这一政策的前提。

宏观货币政策的目的,是在萧条时期扩大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在膨胀时期缩小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是: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具体办法是:在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入市场。这样,一方面出售债券的厂商和公民得到货币,把这些货币存入商业银行,于是银行的存款增多,并可以通过银行机制与行为使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增加,利息率下降,总需求扩大。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还会导致债券价格上升,根据债券价格与利息率成反比例变动的关系,债券价格上升也会引起利息率的下降,刺激总需求。反之,在经济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使货币回笼,使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减少,利息率上升,抑制总需求。

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或官方利息)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息率。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贴现率以调节货币供给量与利息率的措施。具体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包括放宽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增加货币提供量,降低利息率。同时随着中央银行贴现率的降低,商业银行的利息率也将随之降低,刺激总需求。反之,在经济膨胀时期,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利息率上升,从而抑制总需求。

准备率政策。法定准备率,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库存现金形式持有的资金准备的最低限度。银行“创造”货币的多少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这样,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变更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与利息率。具体做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期,降低法定准备率,使银行能“创造”出更多的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反之,在经济膨胀时期,提高法定准备率,从而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给量,抑制总需求。

3.国际收支政策

国际收支政策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管理对外贸易和非贸易收支的宏观调控方式,即用各种法定的措施鼓励或限制进出口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国际收支一般分为三部分:一是经常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即商品出口的收入和商品进口的支出;非贸易收支,即运费、保险费、旅游费等劳务进出口的收支,还包括对外投资和外国在本国投资的利息、股息、红利以及汇款、年金等收支。二是资本项目,包括国际投资、借款等资本往来的收支。三是平衡项目,包括官方储备资产变动与错误遗漏项目。国际收支差额反映一国对外的债权和债务情况。是影响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地位强弱的主要因素。

4.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运行目标及内在发展规律,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从而调节供给总量与结构,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宏观调控方式。从产业政策的调节对象、过程来看,其特点是:第一,着重于调节供给。主要是通过对供给的源泉和基础,即产业活动的调节,从而使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都能满足需求,实现供需平衡。第二,干预社会再生产过程,主要是干预产业部门之间和产业内部的资源分配及使用过程,从而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第三,调节时间跨度大。产业政策的调节着眼于改善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因此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见效,而且波及效果深远。第四,具有鼓励和限制的功能。鼓励和促进需要发展的产业尽快建立和扩张,推进技术进步,限制不需要发展的产业,促使其缩小生产规模或转向其它生产领域。

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核心,制约着其它经济调控政策。国民收入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等都要保证产业政策的实现。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减供给量、改善供给、协调供给与需求的总量矛盾。主要包括:组织起高效利用资源的大批量生产体系,组织起合理分配资源的产业关系,组织起不浪费资源的产业竞争秩序。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追求规模效益,保护合理竞争,避免垄断。这可由市场法规和市场机制配合完成。产业结构政策,是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调节供给结构,从而实现对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的协调,实现供给结构合理化。具体地说,就是按照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规定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出协调产业结构内部的比例关系和保证产业结构顺利发展的具体方针措施。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是使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5.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发展政策指国家依据对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协调和促进各地经济顺畅发展的宏观调控方式。实施区域发展政策的基本方针是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区域发展政策的实质在于从不同的经济区域的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各地区各种优势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在考虑生产力的总体布局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生产力宏观层次的布局,全面分析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生产力的地区分布现状、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评价全国及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程度与潜力,确定解决全国生产力布局中主要问题的途径、政策和方法,构建全国生产力整体布局的总蓝图和总框架。

6.收入分配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是政府直接调节收入分配的去向、数量、结构、效益等的各种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有四大经济目标和两大社会目标。四大经济目标:第一,防止个人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产出增长速度,从而控制需求的过快增长;第二,弥补财政、货币政策的不足,使国家更有效地干预经济;第三,减轻财政、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的滞涨现象;第四,通过工资与生产率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完善微观调节机制。两大社会目标是:第一,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第二,减少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不合理收入,使之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可采取各种形式,其一是由政府规定工资、物价标准;其二是由政府强行推行工资、物价管制政策,其三是由政府通过税收、补贴、社会保障等方式实现对居民收入的再分配等。采取何种形式的收入分配政策,主要取决于各国的法律规制、社会结构、政治权力归属和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

市场机制决定的资源配置格局并不能直接兼顾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两个方面,而过分悬殊的分配不均将引起种种社会问题。这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又反过来影响效率的提高。所以国家对分配的调控是必要的。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政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过多地顾及分配的公平,往往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而片面地强调经济效率而忽视公平,又会造成社会生活的不稳定。

上述宏观调控政策并不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的。它们往往体现在国家的计划之中。政策在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时,应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相应政策,同时对不同政策进行配合使用,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及时准确地达到目的。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