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疗效观察论文_杜娟

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医院口腔科 北京市 101102

摘要:目的 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牙髓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创伤性暴露牙髓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84.62%,P<0.01)。观察组治疗时间为(3.01±0.25)d,低于对照组(14.62±3.38)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23.08%,P<0.01)。结论 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可缩短治疗过程,也可避免多次根管继发感染转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效果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的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根管治疗主要由根管预备,消毒和填充三个步骤组成。治疗通常需要两次或更多次,,对于不便的患者,治疗周期相对较长。近年来,随着根管治疗和各种器械的逐渐发展,三步一步一步根管治疗手术逐渐开始临床应用,治疗方法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烦琐治疗过程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大大节省了医疗费用和病人费用,但对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还存在争议。本文作者针对根管治疗和继发根管治疗牙髓病患者做了比较和分析,以下是疗效的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3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都是牙髓急性牙髓炎和创伤性牙髓损伤。牙根没有肿胀和压痛,也没有止痛药和抗生素。术前根尖无炎性影,无根管钙化,全部通畅,根管无严重弯曲,无侧根管可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41例,女24例,年龄18-62(43.5±3.1)岁;观察组男42例,女23例;年龄18-63岁(42.6±3.5)岁;两组间总体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应开始X线检查,全面了解牙齿的病变情况。然后进行常规消炎,并做好牙髓治疗的准备,牙体预备和根管灌洗。以上手术结束后,即可开始根管治疗。给予对照组多次根管治疗,首先定位根管,用根管长度计测量根管长度,准确测量根管的长度,并用甲醛甲酚棉喷嘴暂时封闭。患者被要求每隔3〜4d检查一次,当根管满足充盈条件时,可以填充根管。观察组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先将根管定位,然后用根管长度计精确测量根管的长度。根管刚干后,使用冷压法根充,根管内充满牙胶-氧化锌丁香油碘仿。最后利用压力加强根管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疗效评价标准如下:①对咬合功能正常患者有效,牙周正常牙龈和脓肿症状消失,无不适感;②对有咬合功能和牙周间隙的患者有效恢复正常,症状基本缓解,偶有不适;③患者牙齿无效咬合需用药止痛,且病灶未改变面积;或者患者在转诊期间没有转诊到医院,牙科和组织周期疼痛或隐痛,难以正常咀嚼;或者病人用胶水填满;或X线片显示病变阴影根尖的很大一部分。总有效率=[(显着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43,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治疗时间为(3.01±0.25)d,低于对照组的(14.62±3.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68,P<0.01)。

3讨论

牙髓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实施根管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应用多次根管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多次将患者的根管打开,会增加在空气中根管暴露的时间,也容易增加随后感染的发生率,对治疗的影响,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次性根管治疗用于治疗新型牙髓病,单纯开放根管即可完成一次治疗,减少空气中根管的暴露时间,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减少并发症。

患有牙髓病的原因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口腔疾病的演变。龋齿主要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在口腔环境和唾液中引起严重的疾病,从而导致疾病的发作。急性牙髓炎大多是外伤引起的,临床表现多为严重疼痛的发生,如果病人长时间不治疗会逐渐导致牙髓发炎,从而发展成慢性牙髓炎。牙髓病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导致牙齿缺失,不仅影响牙齿美观,还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因此及时治疗非常重要。传统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主要原因是术后感染,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无菌控制,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第二个原因是在根管治疗期间,残留的牙髓未被清理,并且进行了牙齿填充。其结果是,坏死的牙髓逐渐发生病变,手术后患者不能完全改善。另外,在填充过程中,充填填充物但不经过压紧会导致牙体填充不足,导致感染。因此,目前牙髓治疗的阶段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找到最科学的治疗方法。

在这个阶段,临床治疗牙髓病患者,根管治疗的主要方法,其原理是用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感染,然后填充根管治疗,并关闭孔口,可以有效治疗牙尖周围的病变。其中,多次根管是指除了牙髓,根管消毒,牙体预备和根管充填等手术之外还需要完成的分多个步骤,患者需每三天左右复查一次;一次性根管可以一次性完成上述操作。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人数,表明采用多次根管治疗,要反复操作,会损伤病人的牙齿,造成感染,不能缩小尖端的范围,很难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另外,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为一次性根管治疗在填充手术完成后尽快关闭孔口,有效地避免了外部的干扰环境和消除对牙齿的多个操作造成的损害。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多次根管治疗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基本治疗要经过多次消毒,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等治疗步骤,很容易引起残髓炎等并发症发生。常规治疗是打开髓腔引流,以缓解疼痛,根管封闭剂制备完成后,再进行根管充填。现代根管治疗根管清洁,成型,消毒为一体,即在局部麻醉下直接摘除牙髓,采用优质机械配制和化学消毒,填塞严密的根管完成。高品质的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是感染控制的保障,根尖感染的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不是分封剂,分封剂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导致继发感染,比原来的简单细菌感染复杂,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综上所述,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手段进行牙体牙髓病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作为牙体牙髓病治疗的优选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南燕,张辉燕.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03-104.

[2]立红.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268-269.

[3]王南燕,张辉燕.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03-104.

[4]张志欣.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8):45-46.

[5]唐海淞.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6):2216-2217.

论文作者:杜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牙体牙髓病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疗效观察论文_杜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