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论文_杨强 李明波 陈晓英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 通过选取入住我院的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加以用中医治疗的的手段进行治疗,以结果为疗效参考依据,探讨分析中医在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为骨伤患者后期肢体的肿胀处理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伤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范围都在15岁到62岁,平均年龄35岁,将所有患者以统计学原理,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采用西医治疗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结合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肿胀消失时间的长短。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肿胀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骨伤后期肿胀患者,为患者采用中医疗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排除淤血,降低肿胀时间,促进其健康生活,减小痛苦,中医疗法在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排除淤血;减小痛苦

骨折后不可避免出现肢体肿胀,人体受伤后许多部位会释放炎症因子进行自我保护,但炎症因子刺激神经后,增加痛觉的感受,人体条件反射造成肌肉痉挛,淋巴液滞留,破坏细胞体溶液和溶质的平衡,引起肿胀[1]。还有一种更为直接的肿胀原因是,骨折造成血管破裂,细胞组织液外渗,所以引发肢体肿胀。肢体肿胀若不能及时消除会有极大的危害,不仅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的供给还会影响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更甚至会导致肌肉坏死进而瘫痪[2]。因此骨折后的肢体肿胀处理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采用正确有效地消肿方式,减少肿胀时间不仅使得患者快速康复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在临床中有多种方法可对其进行治疗,效果不一。我院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对患者肢体肿胀消肿,本研究主要分析中医疗法对骨折患者肢体肿胀消肿的治疗恢复效果,并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伤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伤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范围都在15岁到62岁,平均年龄35岁,骨折时间长短不一,在一个月之间,患者都没有其他疾病及心理障碍疾病,本研究也经过患者同意,患者在研究前有医疗诊断确定为骨折导致的肢体肿胀。将所有患者以统计学原理,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采用西医治疗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结合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肿胀消失时间的长短。分组以后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为两组患者进行常规骨折治疗,对患肢进行抬高,进行静脉注射及配合相应的肢体锻炼,为实验组进行中医治疗,喝中药散淤汤如当归、川穹、苏木、牡丹皮、赤芍、桃仁、枳壳、大黄等[3]。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用,在配合日常按摩和肢体运动。

1.3效果判定

效果评定参照相关医疗肿胀治疗标准,分为四个程度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治愈的情况就是说患者可进行自由活动,肿胀明显消除;显效是指患者可自由运动,肿胀程度按标尺法记录肢体小于0.3厘米;有效是患者可进行自由运动,肿胀程度大于显效中的肿胀程度;无效是指患者肿胀消除不明显,不能进行自由活动[5]。还有一个就是消除时间,对于相同的恢复程度,时间越短就越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采用??检验,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不能用来进行参照[6]。

2.结果

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一段时间后,查看两组患者的恢复程度。实验组的治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70%),明显看出两者有18个点的差距,治疗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再进行试验前两组患者没有什么太差别,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试验后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满意度,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普遍为较为满意。根据这些数据调查显示,中医疗法对于治疗骨折患者后期肢体肿胀具有明显的效果。

3.讨论

骨折患者后期肢体肿胀的情况在骨折患者中是比较常见的,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一面更多的危害发生,影响患者健康。目前在临床中比较普遍用到的就是运用西药进行消炎再达到细胞的水平衡状态,效果比较缓慢,一些西药不适合一些患者使用并会产生较大副作用。对于中医疗法有效地可以避免这一系列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前实验组的患者和对照组的患者并没有太大区别,在试验后,很明显地看出进行中医治疗的试验组恢复结果优于西药治理的对照组。这些表明中医疗法结合汤药和中医按摩对于骨折后期肢体肿胀具有明显的作用,不仅在生活能力上又明显提高,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患者对治理后的满意度也很高,说明患者对恢复护理比较满意和看好。中医疗法在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贞谦. 中医治疗36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625-626.

[2]司马雄翼. 用中药汤剂联合推拿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20:22-23.

[3]邓志强. 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4,35:116-117.

[4]杨继松,周炳华,江正康. 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产生肢体肿胀效果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6:190-192.

[5]杨冬.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行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5,23:150-151.

[6]郝阳泉. 刘德玉主任医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膝痹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论文作者:杨强 李明波 陈晓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论文_杨强 李明波 陈晓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