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危重患者大便失禁使用造口袋对皮肤的保护效果论文_陈香

探究危重患者大便失禁使用造口袋对皮肤的保护效果论文_陈香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九0三医院;四川绵阳6217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大便失禁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保护处理中,造口袋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当中收治的56例出现大便失禁的危重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皮肤保护处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成基本组与改良组,基本组患者需要接受常规处理,改良组患者则需要接受造口袋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肛周皮肤破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出现肛周皮肤破损的例数明显少于基本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出现大便失禁情况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的保护当中,造口袋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危重;大便失禁;造口袋;肛周;保护;皮肤

对于临床中的危重患者而言,大便失禁是这类患者表现最为明显的症状之一,患者的粪便刺激不够规律,导致其会阴部的皮肤较为潮湿且污染情况十分明显,很多患者的肛周皮肤等都会出现红肿甚至溃烂等。这样一来,患者的肛周皮肤很有可能出现感染症状,感染甚至可以深入患者肌层并且延伸到患者的阴囊、阴唇等私密部位。患者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不仅个人较为痛苦,也进一步加重了会里人员的负担等[1-2]。我院在此类患者肛周皮肤的保护中应用造口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12月被送至我院治疗的危重患者中选择56例大便失禁的患者开展相关分析,所有患者的家属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根据患者处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作基本组及改良组,每组各28例对象。基本组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14—80岁;改良组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12例,患者年龄为13—7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后未见任何差异(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基本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处理,护理人员遵医嘱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被大便浸渍的肛周皮肤进行彻底的清洗,并且用方纱抹干,之后在患者的肛周部位涂抹氧化锌软膏,这种操作需要护理人员在患者每次排便后进行。改良组患者则需要接受造口袋处理,主要方法如下:

患者以侧卧位接受处理,膝盖需要朝向胸部位置。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肛周毛发剔除干净,用生理盐水清洗患者被大便浸渍的肛周皮肤,并且在抹干皮肤后抹上造口粉。护理人员需要将造口袋的底板沿着中央孔剪开,开口需要稍大于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大小为3—4cm即可,之后将造口袋的底部外缘相隔1—2cm位置剪放射状小口,将造口袋的底板粘贴纸撕开。之后,护理人员需要用手将患者肛周部位皮肤的褶皱撑开,并且将造口袋的中央孔对准患者的肛门,将造口袋贴在相应位置,并且由内向外进行抚平及按压处理,确保造口袋的贴合较为紧密,最后需要在造口袋的排放口部位用夹子夹住。患者的造口袋出现粪便渗漏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当及时更换,若无渗漏情况可以2d更换一次,当造口袋出现胀气情况或者粪水量为1/3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排放。等到患者每日排便的次数减少至3次或者腹泻症状消失之后,护理人员可以遵医嘱将造口袋拿掉[3]。

1.3 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处理后患者肛周皮肤受损的情况进行对比,并予以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患者的各项计数资料都需要接受SPSS21.0软件包验算处理,若两组患者的具体数据在比较后显示P<0.05,则可视为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基本组患者出现肛周皮肤受损的例数为10例,而改良组患者出现这一情况的例数仅为2例,数据对比后X2为6.788,P=0.009<0.05。

3 讨论

大便失禁主要是指患者的肛管相关括约肌与相应的神经等出现损伤而造成无法控制粪便的症状,也是临床中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主要情况。对于危重患者而言,其长期接受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体内的胃肠道菌群很容易出现失调,很容易出现大便失禁[4-5]。危重患者在出现大便失禁情况后,肛周皮肤很容易出现损伤,所以,对患者这一情况进行处理十分关键。

对于危重患者的肛周皮肤部位保护处理而言,氧化锌软膏等药物是此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是患者接受药膏涂抹之后,排泄物仍然可以继续浸渍患者肛周皮肤,且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每次大便失禁后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也不利于患者肛周皮肤部位的有效恢复。与常规的方式相比,造口袋可以较好的收集患者排出的粪水等,并且由护理人员进行定时排放,这样可以避免患者的肛周皮肤被粪水污染,可以为患者的肛周皮肤愈合等提供较好的环境,并且可以缩短患者肛周部位皮肤的愈合时间。此外,在应用造口袋之后,护理人员就无需在患者每次大便失禁后进行清洗,并且可以较好的控制排便的臭味等,不断提高患者的个人舒适度,护理人员的肛周部位处理工作量也会出现降低。此外,造口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记录患者粪水的排出量,这样可以为患者的后续治疗等提供较好的依据。

在本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了不同形式的临床干预。在对比具体的肛周皮肤破损情况后可以看出,改良组患者出现这一情况的例数明显少于基本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结语:

针对临床中出现大便失禁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的保护方案选择来讲,给予患者科学的造口袋应用效果较好,患者应用造口袋后肛周皮肤破损的情况会得到有效控制,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实施。

【参考文献】

[1]龙赛英,廖静,贾颖.一件式造口袋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在大便失禁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7(01):72-75.

[2]白艳玲,董兰菊,张珊珊,陆燕英,朱燕妮,赵冬梅.一件式造口袋在大便失禁病人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02):293-294.

[3]张晓梅,邓逃生,张钦缔,董晓航,洪婧,罗冬华.造口袋在危重症病人肛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4,28(36):4526-4527.

[4]魏红云,张艳,周燕莉,史秀英,傅卫军.造口袋负压吸引用于危重病人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10):24-26.

[5]梁丽敏.造口袋负压吸引用于危重患者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1):242-243.

论文作者:陈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探究危重患者大便失禁使用造口袋对皮肤的保护效果论文_陈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